好在文武百官都习惯了姬延各种开场白,马上入戏。
“我等,叩谢大王大恩!”
只有第一回参与朝会的燕江城、项梁项羽、高顺吴庭芳这五人傻眼。
不过一怔之下,虽然再开口已是来不及,还是和文武大臣一起拜下。
这啥情况?
项羽第一个不满,看了项梁一眼。
先前他们满心欣喜的盘算着大王会有什么封赏。
可大王这么一开口,你好意思?
大王都说了,全是他的功劳,请问凭啥赏你?
吴庭芳也是一肚子的苦笑。
这大王,还真是……
也就是燕江城和高顺正常一些,脸上波澜不惊。
燕江城是早被姬延玩过几回,已经习惯。
高顺向来神色如此,泰然自若。
大位之上,姬延看得清楚。
他第一眼看到项羽,已经是吓了一跳。
过去这么久,项羽的忠诚度是多少?
7个点!
一个多月,才涨了一点。
这还不说,刚才他不过开个玩笑而已,好嘛!这家伙的忠诚度马上掉到5个点。
只能一条心对你好是不?
姬延都快要哭出声来。
行,你是哥可以了吧!
谢恩礼毕,先得了昏庸点。
姬延话锋一转。
“不过本王感念你等众将,没有功劳也还有苦劳,所以,封赏还是有的。”
只是项羽等人听了先前那句,早就没有了脾气。
苦劳而已,能赏十两银子?
姬延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接着道,“丞相万古流,所劳甚多,孤封其为忠义候,食三百邑……”
“大王!”万古流果断出班有奏,“大王,臣身受大周朝大恩,更感愧大王厚赏!”
哦?
姬延惊讶,“丞相出使宋国有功,瞒过郑国上下同样大功,为何不能受封赏?”
万古流一身正气,“老臣虽然有功,理应受赏!只是大周朝民不过数万,田不过万亩,若是大王再行封赏土地之议,只怕大周朝后续无地可赏!”
是啊!
朝中不少大臣都是纷纷议论。
大周朝的积弊,天下人都看得清楚。
这让大王很为难啊!
姬延意动,却还在犹豫,“封赏食邑,乃是大周祖制!”
万古流踏上一步,“大王,祖制可变,祖地不可再失!”
的确,连脚下的土地都不够,大周天子,还能节制天下?
姬延完全怔住。
“大王,有功可赏,却不必再封食邑,只以加倍的钱物赏赐,也是可以的。”万古流更进一步劝说。
这样的话……好像很有道理啊!
姬延豁然开朗,“丞相一心为国,实仍国之栋梁啊!”
“丞相万古流,所劳甚多,孤封其为忠义候,赏三千金!”
三千金,比起食邑三百来说,价值翻了十番都不止。
“臣,万古流,谢恩!”
好,一场朝戏演完。
有些鬼精鬼精的大臣,早就看破。
只是这事也无关自己,乐得看戏就是。
“燕江城,带军有功,封忠勇候,赏万金!升本朝大将军,官居一品,节制天下兵马!”
老天!
听到燕江城的恩赐,满朝大员都是震惊。
相比万古流,燕江城这才是一步登天。
可恨啊,咋自己就生不出那样的娇美女儿?
很明显,这其中一半的功劳,被记在了燕璃王后的身上。
“着令燕江城且率本部人马,暂驻洛北郡,扩军至七千人。”
“项梁,带军有功,封忠武候,赏八千金!升本朝镇边将军,官居从一品,节制本部人马!”
“项羽,带军有功,封顺武候,赏五千金!升本朝武卫将军,官居二品,节制本部人马!”
“着令项梁项羽所部,暂驻上道郡,除本部人马,可新编步卒两千!”
“吴庭芳,带军有功,封宁武候,赏八千金!升本朝武卫将军,官居二品,节制本部人马!”
“着令吴庭芳率本部人马,暂驻上徕郡,可扩编至三千人,新加马军三百。”
“高顺,带军有功,封成武候,赏五千金!升本朝武卫将军,官居二品,节制本部人马!”
“着令高顺军暂驻王城洛邑,全军增被新兵五百,马步各半。”
至此,各军主将,皆有封赏。
“诸军帐下将校,由各军呈报兵部,另行赏议!”
“我等,谢大王恩赏!”
好!
姬延大悦,“布告天下,传我军威!”
是!
众文臣武将,缓次退朝。
朝封定下,姬延马上又下旨两道。
“宁江山劳苦功高,有功于社稷,特加封江山候,赏五千金!”
“周喜,孤也想不到啥理由,就要赏他忠义候,赏五千金!”
两道消息传出,王城震惊。
宁江山也就罢了,好歹是主掌大周朝后宫的宁青儿王后之父,更是西滩总督,位高权重,更得民心。
这周喜是个啥?
而且得到的封赏竟然和宁大人一样?
瞬时,整个王城的人都要疯掉,得把这个好运小子找出来。
身价五千金先不说,这小子一定和大王有一腿!
还好姬延没有听到,否则非要收回王旨不可。
至于周喜家里,听到这消息更是狂喜一番,摆宴十里相庆。
乾坤宫里,姬延有点闷闷不乐的回来。
赏出去的钱粮官爵都没有什么。
可气那个项羽,得了这样的封赏,忠诚度才回升到6点。
尼玛的!
这家伙就得是早晚谋反。
一想起这事,姬延就是头痛不已。
偏偏还不能不用项羽。
单凭高顺这一员猛将,还不足以支撑姬延打下万里江山。
“大王!”
才退朝的万古流,竟然再度来晋见。
“不必行礼了!”
姬延笑言,“丞相现在年事渐高,这些大礼都免了吧!”
的确,他给万古流的任务是挺重的。
千里奔波,完了回来,马上又要处置政事。
“丞相大人,你得给自己和孤,多找出几个得心应手的人才是。”
万古流只能是应下。
这样的人,不是万古流有妒贤之意,是真的不好找。
满朝之中,现在忠心的不少,有才能的确是少了一点。
姬延点点头,没办法,这个时代里人的思维还是落后了一些的。
“对了大王,也许有一个人可以。”万古流也不能拿定主意。
“也好,你可带他来见!”姬延还等着万古流的正事。
万古流之所以匆匆再来,乃是因为接到晋王的国书。
哦?
姬延也不意外。
到了这个时候,晋王该要四下求援了。
果然如此。
“不知大王意下如何?”万古流最后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