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如此事情,臣季通实是不知,须报与齐王知晓后决断。”
姬延淡淡道:“此是自然。孤只让你带话回去,齐侯囤了那么多的盐,到底为何?是准备卡住大周朝的脖子?还是担心食盐涌入市场,以至盐价低贱?若只是后者,孤可以将盐价提高一成,并成为惯制。以后齐国所有多余的盐,皆由大周朝收购。”
说到这里,姬延更好意提醒,“不瞒你,霸王项羽那里,孤已经有一个月没有分发食盐,只恐军中焦虑啊!”
季通越听越是惊慌不已,到最后更是汗如雨下。
孙膑虽然有些能耐,却还不是霸王项羽的对手。
这一点就是孙膑自己也不能不承认。
就算是用计谋,也难挡霸王之勇。
正是一力降十会。
姬延特意提到项羽也就是这个意思。
不说大周朝的先进火器,只以项羽之勇,加上对齐国的恨意,就足够齐王喝上一壶。
而且大周朝现在的作风就是,不打小仗,专打灭国战。
甚至一口吞了楚国和吴国的事情也做到了。
区区三四万兵力,前后连吞三国,这是何等的气势?
季通自是清楚这些,当下恭敬道:“大王放心,季通必将天子的意思带到。”
姬延笑道:“来而不往非礼也,孤也给齐侯准备了些礼物。”
几车土豆,一车纸张,一些牛羊等物而已。
姬延可不会白拿出真金白银出来。
不过也算是对齐王另眼相看了。
果然季通大喜,接连称谢不已。
如此,齐使方退。
只要有了齐王的储备盐,大周朝的食盐用度暂时应该是够的。
毕竟齐王攒了这么多年,手里的食盐必是不少。
只要过了今年,明年在吴地的沿海地总可以开采出几处盐场。只要吴地能够产盐,则齐王也没有必要再有别的想法。
想到这里,姬延先令人将齐国送来的丝物布匹都送到各处。
这些丝物布匹有的是成品,有的只是整块布匹。
姬延有些为难,成匹的还好说,每位皇后和施夷光、元清、阴姬各取几匹就可以。但成衣就有些麻烦了。
先给谁挑,后给谁挑?
掌心掌背都是肉。
想了想,姬延有了计较,“吴典,你把礼册拿来。”
献来的礼物都是有册的。
丝织品一共有成衣三十七件,布衣成品则是有六十三件。
姬延道:“各宫皇后、施夷光、元清、阴姬处各给丝衣四件,布衣六件,再另给丝绢两匹,棉布三匹。”
还留了一些丝衣,那是得留给阿青和姬小七的。
如此分配,布衣却还有多的。
姬延又沉吟着道;“再留下丝织四匹、棉布六匹。余下之物,都给宫人做些衣裳吧!至于不足够部分,可在市面上购买。”
吴典道:“奴才替宫人谢过大王恩德。”
姬延笑道:“你们也都跟了孤许久,总该有些表示才好。”
说到这里,姬延又想到,“先前所欠宫人的俸银等等,都有清理?”
吴典道:“先前宫内的确是一阵子紧张,只是大王在燕地之时,将战利品发还,早就作了清理,再无拖延。”
又道:“如今宫内盈余甚多。”
姬延道:“盈余虽多,亦不可乱用。只是今年会有王子诞生,又有国家扩疆之喜。你可另外分出一份银两,等到王子诞生之时,多发宫人一个月的薪水,作为共贺之喜。”
吴典笑道:“大王一下就可以得到五位皇子,实是可贺。”
姬延笑道:“皇子皇女都是一样。”
也许别人不相信,姬延还真是有些担心皇子太多的。
他可不想搞出个什么八王夺嫡的人间惨事。
不过好在现在也不用想那么多。得等到诸皇后生产之后,方才可以早作安排。
当然,有这么多皇后,储位一事早晚会让他头疼。
“吴典,准备一下,孤要去宁青宫。”
吴典赶紧去吩咐手下。
很快,姬延带着礼物来到宁青宫里。
也只坐了一刻钟,和宁青儿墨雨说了一阵话。
女孩子都是喜欢漂亮衣衫的,齐王送来的彩衣果然也是做工精致之极,哪怕以姬延的眼光看来也是足以称得上精细。
“皇后穿上这些,果然如仙女下凡。”
姬延感慨着。
只是宁青儿墨雨换了这一身衣衫,就已经不想再动。
好看是好看,可是麻烦呀!
墨雨笑道:“只好等到生下孩儿以后再穿。”
虽然没有一一试穿,也都在身上比划过。
宁青儿到底是正宫,第一时间就想到万小燕和燕璃那里,生怕姬延有所偏颇。
姬延自是笑着解释,“都有,皇后放心就是。”
除了成衣,还有各色布匹,若是宁青儿想自己制衣也是可以。
不过宁青儿却道:“还是先留给孩儿才好。”
姬延想了想,提醒道:“孩儿出生后,还是穿旧衣为好。”
最好是那种八成新的旧衣,不会硌着皮肤。
墨雨笑道:“大王也知道这些民间的说法?”
姬延道:“孤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这些自然知道。”
宁青儿还是舍不得,“那就赏赐一下宫人吧!”
姬延又解释道:“孤已经下令,所有宫人皆有所得,纵有不足,可由市面上购买。只是这些乃是齐地所产,想必价值不薄。”
墨雨也笑道:“姐姐就应下吧!姐姐可是代表国家体面,总得多几身好的衣裳。”
姬延道:“正是此理。”
宁青儿方才答应。
只是姬延见到宁青儿脸上似尤有愁容,不由问道:“皇后可有难处?”
宁青儿勉强笑道:“怎会?”
倒是墨雨忍不住,“皇后娘娘的父亲年岁渐高,再难任上。”
姬延想想,的确是如此。
不由笑道:“孤这就下令宁江山大人致仕就是。”
宁青儿却是摇摇头,“父亲虽是年岁渐高,却也不愿意离开东滩。”
姬延一怔。
却见宁青儿略带幽怨的看着自己。
想想也是,宁江山在东滩倾注了太多的心力,甚至可以说没有他宁江山,就没有如今的东滩。
这倒是为难了。
姬延想了想,“不如这样,孤在朝中另设一个顾问处,专门安排这些年老功高的大臣,只让宁江山在东滩再兼一个虚职就好。”
这个想法,也不是现在才有的,先前万古流要辞退丞相之职,姬延就有如此想法。
让这些老臣在一起,没事的时候闲嗑一阵,有事的时候还可以出来顶一下。甚至还可以搞搞文化活动什么也不错。
不只是宁江山与万古流,还有燕璃的父亲燕江城恐怕也难在军中主持军务,也都要退下来。
听到姬延如此建议,宁青儿自是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