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延道:“此战危机重重,乃是奇袭左贤王的老巢,原阳城!”
霍去病惊讶,“不是匈奴人并不建筑城池?”
姬延笑道:“也可以这样说的。”
匈奴人并非完全不筑城,只是筑城极少,且筑起的城池并不如华夏城池那样高大坚固。怎么说呢?哪怕是用石头垒起一圈,匈奴人也敢说那是一座城池。
“只是你要小心,原阳城并非是这样的简陋所在,还是有些城墙高度的。具体的情形你只问索木贴便知。”
这些详细,姬延也是自索木贴那里得来。
霍去病一脸坚决,“末将必将原阳城拿下。”
姬延摆摆手,“无须如此!孤要你全军无损才是最好,至少能够得到多大的战果,甚至半途去打别的城池,也皆由你自行作主,自由发挥。”
对于霍去病项羽这样级别的神将,只要给出一个大概的目标就可以。就是尽量打击左贤王的根基,把战火烧到匈奴族的境内。
姬延也一直坚持这样的作法。
他最怕的就是霍去病为了完成任务不顾一切的与匈奴大军血战,那样太不划算。
“记住,哪怕你去原阳城转上一圈,或是别的匈奴族聚集之处转上一圈,也是一场大胜。”
霍去病马上明了,“末将明白,此战以宣我华夏军威为上!”
先别说什么战果,能深入匈奴境内数百里地,就是向匈奴族人和华夏族人证明,大周军也是可以把战火烧到匈奴族境内的。
姬延满意点头,“孤之意,你军可以在营内虚设旗帜,布下一些疑兵。而你全部骠骑和索木贴所部,今日夜里出发。”
张仪插嘴道:“大王,索木贴手下现在可是九千乌桓精骑。”
这是担心索木贴对霍去病有什么想法。
不待姬延答话,霍去病已是哈哈大笑道:“张大人放心,若是索木贴有这份心思,早有不下五六次动手机会。”
比如小河底,比如大平坪等处,皆是如此。
姬延也含笑道:“你自己用心处置就好。若不能带上索木贴,恐你军战力不足。”
霍去病道:“大王恩赐过索木贴一番,又将木哈失的五千精骑给他,这家伙正嚷着还要去草原上立功。”
姬延自是大笑,“如此正好,孤就给他立功的机会。只要他立下功劳,多大的赏赐孤都不怕!”
现在铁头关内,各种军资堆积如山,金银米粮无数,还真是能够让姬延如此夸口的。
又闲说了几句,姬延方才离去。
回到帐内,姬延却又想起一事,先前没有和霍去病商议。
“来人!”
外面周忠赶紧上前应声,“大王!”
姬延道:“给李陵传个话,把他军中的医士都一起找来。”
除了李陵军,还有然城军里也是有医士的,只是在大平坪编队的时候,把所有的医士都集中在李陵军中。
至于霸王军,却是把自己的医士都留在了平郡。
军中配备足够的医士,也是姬延一直在做的。只是大周朝的医用人材一时还跟不上来,军中的医士并不多,眼下全军也就只有二十人不到,达不到姬延的标准。
周忠领令而去。
张仪却有些疑惑,不知姬延又动了什么脑子。
姬延也不解释,只等着周忠将众医士一起找来。
十八名军中医士,或白发苍苍,或中年成稳,青年人却是少数。
为首的,正是那位白发苍苍的医士,“我等拜见大王!”
姬延忙上前扶起,“众爱卿请起!”
众人心情激动。
在这时,医士的地位是很低的,军中更是如此。
也正是这两重因素叠加一起,军中一般是很少有医士的,像这样一次性出现十八名医士已经可以说是大规模的出现在大周朝军中。
姬延拉着那老医士的手,道:“先生姓名?”
身为大周天子,他是不能用‘尊姓’、‘贵姓’这些词的。
老医士更是激动得声音颤抖,“卑职姓王,行七。”
说起来,姬延用先生一词,比用爱卿一词更加尊重。至目前而已,姬延也仅对张仪一人用过先生一词。
这也难怪王七等人激动到有些失态。
姬延笑道:“先生与众卿一道为大周军效力,实是我朝大幸也。”
王七等人连道不敢。
军中之所以不设医士一职也是有原因的。
医士体弱,若留在军中,需要留人照顾,还要另备车马,对大军的出动实是一件麻烦事。
也正是如此,一般的军中能设置一两位军医就算是不错。毕竟真打起恶仗大仗,哪还有多少心思去照顾军中的医士?
医士不乐意从军,也是同样的心思。
还有一点,就是军队出征,最多是轻伤。若只是轻伤这样,治也不治都没有多大的区别,只用简单包扎就可以。作为军中主将,更重要的是这些伤兵短时间内不会影响到全军的战力。
而那些重伤、断胳膊断腿的那种,主将往往是不用考虑的,只管向后输送回去就是。
这样还算是好的,能够有机会回家。
更惨的是整个军队处于极为不利的处境,以致连这一点也无法做到,只能弃之于野,任其自生自灭。
对于这种作法,姬延是不乐于见到的。所以才在诸军之中多设医士,同时这些费用由兵部另行支出,不占全军的费用。
王七等人就是如此心态,“大王,我等只是给将士处置伤口而已,并不能改变战局。”
“是啊大王,我等也想那些将士医治之后,马上就能够再返战场,只实在是手段有限,无能为力。”
姬延笑了,这些医士也是老实人。
只是他却另有想法。
“诸位只怕是言之有误啊!能将这些将士好好医治,却是免去了将士的后顾之忧,这是再多金钱也无法弥补的。”
“所以,诸君的作用不但是有,而且对于我大周军乃是至关重要。”
“孤已经有决议,当重用军中医士,设立更完善的医官制度,提高众卿的一切待遇,以免我大周军后顾有忧!”
众医士大喜,“我等拜谢大王。”
将医官的整体待遇提高,比一次两次的重赏还要好。
不只是给他们奖赏,更是提升医官的社会地位,认可他们立下的功劳。
就连张仪也颇为动容,更似乎想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