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洛水的水位已经在下降,勉强可以通过水陆联运的方式向南阳郡输送军资。
至于南阳郡现在唯一的主战场,李陵与乐羊又战了一场,还是打了一个平手,甚至乐羊军处在下风一些。
乐羊军已经疲乏到了极点。
这十万魏卒,乃是因应白起的大军而各处征召而来,先去上党,再来南阳,从魏西来到魏东,更加上中间还有连续数日的一场大雨,又有霍去病神出鬼没,让乐羊军不但损失不小,更是日日夜夜都是心惊胆战,不知什么时候,霍去病的骑兵就突然的出现在面前。
更大的短处是,乐羊又开始缺粮。
反观李陵军,士气高涨。
而且随着天气见好,骠骑军已经不用顶在南阳郡外与乐羊死拼血战,而是退入境内,凭借高大城池和手榴弹,与乐羊军慢慢周旋。
南阳郡的民心士气,皆在大周朝。
甚至李陵征召义兵的消息传出,整个南阳郡都震动起来,纷纷要去骠骑军中效力。
南阳百姓皆是言道,欠天子一个个的恩情,再不能让天子白白为他们而战。
六十万南阳百姓,竟有二十万人要应征入伍。
李陵反复交待说清,义兵只有少量军饷,也挡不住南阳郡百姓的热情。
无可奈何之下,李陵下令各县的义兵,只在本县助守,由县里多发米粮,暂无军饷。
又从各地的义兵中,招募了两千人作为骠骑军的补充。
倒不是李陵不想多收青壮,只是魏国百姓本来就不富足,今岁又是天灾人祸连连,先是夏蝗,后是黄河大水和秦军入袭之祸。民众无以为食,皆是骨瘦如柴。
能选出两千义兵已经算是不错。
听完齐思远的述说,众臣皆是松了一口气。
吴理站起来道:“大王,以现下看来,南阳郡虽不能说万无一失,却也易守难攻,以冠军候忠勇侯之力,保下南阳当不是太大问题。”
众臣皆是点头赞许。
霍去病本就是一代名将,威震四方,再加上近乎无解的大周水师,这一战怎么打也败不了。
要知道,黄河斜着穿过南阳郡,只要水师不乱,大半的南阳郡就能保住。
至于仅余下的小部分,也有城池之利,火器之威。
而且有水师保护骠骑军的后路,根本不用多担心。
就是姬延自己,也颇为认可的。
吴理又道:“大王,当务之急,还是先议一下然城军如何布置?”
然城军大胜,竟然以本部人马,打得郑国举手投降,降表也已经送到周朝。这让朝中主要大臣议说纷纷。
虽是然城军大胜一场,却也是擅自出军。
这一条大罪,不下于然城军灭郑的大功劳。
就算两下相抵,吴庭芳擅自从各地抽出然城军所部,已经造成了连锁后果。
整个陈地叛乱,这可又是一桩大罪。
姬延同样有些头疼。
这一议题,已经议过数次。
只不过这一回,郑国战事已了,陈地的叛乱也成定局。
于情于理,都得要给大周朝上下一个交待。
关键时候,姬延还是看向万古流,“不知丞相大人可有教授之法?”
万古流站了出来,“大王,臣以为,当再等一两日!”
哦?
姬延有些不悦。
如此做法,岂不是糊弄?
万古流好似猜测到姬延心头所想,又道:“大王,此法非是拖延。只是给吴庭芳一个机会。”
吴庭芳身上背的过错,他岂不自知?
只有先行上一道罪表,以待罪之身,伏首听任朝中处置。
做足了态度,大周朝才好放他一马。
毕竟然城军也是有功劳的,陈地虽乱,不难平复。
得到郑国的疆域,却是大功一件。
万古流如此解释,诸臣也都不再反对。
谁都听得出来,万古流如此处置,必得姬延心意。
果然,姬延只略一沉吟,就道:“然城军和吴将军皆是大周朝的功臣,若是处置太重,也有失朝廷的体面。丞相大人老成谋国,孤受教了!”
万古流连呼不敢,方才敢重新落座。
吴理在一旁若有所思。
看起来万古流提出的方案是得到了大王的首肯,但在吴理看来,更想是君臣之间的灵犀相通。
万古流负责给梯子,让姬延体面的下来就是。
就在这时,一名小太监匆匆入内禀告,“大王,兵部八百里加急!”
姬延目光一凝,“拿上来。”
小太监赶紧将封件转与吴典。
由吴典拆去印漆,呈与姬延。
信里内容,只一眼就能看过。
“然城军吴庭芳,以待罪之身,自设囚车,正独自行向洛邑。”
众臣哗然。
一时间,又是分作了两派。
一部分大臣认定这是吴庭芒罪有应得,理当以此谢罪天下。
另外一些大臣却是以为,吴庭芳此举同样有失大周朝的体面,毕竟吴庭芳现在还是一方大将,主掌一军。
这一回,姬延倒是自己当下决断。
“吴庭芳有过在先,不可不罚!他自陷囚车前来,倒是正好。”
“至于然城军的将士,虽是有功,却受吴庭芳的牵连,所有军功减半,校尉以上诸将,皆是无功可赏!”
“至于然城军战死、受伤的将士,所有抚恤不受影响。”
王权不可轻侮,若大周朝的将军都不听号令,那还了得?
何况大周朝当时与郑国并非是敌对状态,不可能一点不追究。
特别是要给那些带军的将领看得清楚,此事再不可有。
至于然城军的将士,连番厮杀战斗,功劳不能尽免,就减去一半,以作警告就好。
可以说,姬延这番操作也是没有任何的问题。
众臣皆以为然,一起道:“大王圣明!”
姬延摆摆手,“再来说说然城军先要处置哪一头?”
姬延的意思,是然城军是否先去支援骠骑军,还是先去陈地平乱。
只是姬毛站出来道:“大王,以老臣看来,然城军先以郑地为主才是。”
郑国的民风强悍,正是因此,郑侯才有小霸王之称。
哪怕先前郑国被姬延灭国一回,余下的郑国百姓仍是与郑平一起再来侵犯大周朝。
以姬毛看来,然城军至少得有一万大军在郑国各处镇守,方才妥当。
至于余下的数千人,已经起不到太多的作用。
姬毛之言,众臣也无反对声音。
郑国这个诸侯国,确是给大周朝留下太多的不良印象,或者说是被欺负出了阴影。
姬延仔细思忖,也不得不承认姬毛所言在理。
好不容易打下了郑国,正要派驻大军镇守,的确分不出太多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