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督察李清
小猪2022-04-11 14:462,140

  万古流赶紧上前,“启禀大王,确是如此!工部缺钱缺人,要完全避免如此大祸,须对整个洛邑重建方可。”

  若是修补一番,所花费的不见得比重建花费要少,而且这事万古流早和工部有过交流。

  只是没有想到这场雨来得太早。

  大周朝只是才喘过一口气,马上又来这场大灾祸。

  一时间,气氛更是压抑。

  万古流提议,“大王,依臣之见,当着一员重臣,专臣赈灾。”

  姬延点头,“爱卿意属何人?”

  万古流早有人选,“大王明鉴,督察院李清可以担当此任。”

  姬延想了一下,“令他速来见孤。”

  大周朝的督察院并没有什么权力,主要就是督学,而士学气氛在战国时期也并不浓厚,甚至姬延到现在还没有想明白,这个大周朝弄个督察院出来干啥?

  也就是督察院人手不多,占不到几分薪俸才被姬延保留下来。

  很快,李清匆匆赶到。

  满身都是泥水,比万古流一行人还要不堪。

  “爱卿何至于此?”姬延惊讶,难道是掉到臭水坑里?

  李清上前一步,“臣失礼,请大王责罚!”

  姬延心里猛然一动,“爱卿可是去四下巡察过?”

  好像督察院还有一个观风的责任。

  只见李清道:“大王明鉴!这数日里,臣皆在城里各处巡视。王城之中,各处损坏的民屋有数千座之多,几近占到王城的三成。其中完全被大雨冲溃的民屋有一千三百余处,死者七十余人,伤者不计其数,至少在两千人以上。没有完全被大雨冲溃的民屋也有一千多处,虽然没有完全毁坏,却也一时无法恢复,再也无法庇护民众。”

  李清说得极为仔细,显然他的足迹早就在王城里每一个角落里反复丈量。

  李清的话只是简单的陈述,却让姬延听来有如亲眼目睹了一处人间地狱。

  无数大周朝的子民在自己的王城里受饥受饿,无衣无着,其中各种惨状,几乎到了无法直言的地步。

  哪怕李清不明说出来,姬延都能够猜测到一两分。

  死了这么多人,城里却连白幡都没有挂出来几副。

  可见情形之危急。

  “臣请大王,打开各处不太重要的衙门,让我朝百姓有安身之所!”

  李清一下跪在姬延身前,整个脸都埋在大水之中。

  姬延缓缓摇头。

  非是他不理百姓死活,只是普通的官衙也并不怎么牢固。

  要知道战国时的建筑水平还是很低下的,除了王宫用粗石巨石建成,普通的官衙却有一多半是黄泥合上木材搭建。

  真正重要的官衙倒是搭建得牢固,却又不适合去收容百姓。

  “吴典,传孤旨意,除了乾坤宫、大明宫、昆吾宫、夏宫、青月宫这五处宫殿,所有的宫殿尽可能腾空出来,准备收纳百姓!”

  吴典还没有来得及反应,万古流已经率众跪下。

  “大王万万不可!天子有天子威仪,岂可让草民污秽了天子行宫?”

  只是姬延心意已决,“没有了万千草民,孤这个天子,岂不真是孤家寡人?”

  姬延顿了一下,“李清,孤令你即刻上任为救赈督察使,王城之中,无论军民,皆听李爱卿调用。”

  “臣,李清替大周子民跪谢大王仁德!”

  李清连拜三下,方才匆匆而去。

  “周忠,备行仗,孤要亲眼看到自己的子民自大水之中脱困而出。”

  万古流喉咙一阵滚动。

  明显是想要劝说大王不可轻易涉险,最后还是忍下。

  大王要出去巡城,众臣当然只有舍命跟上。

  “众爱卿也辛苦了,不必跟孤前往!”

  不是别的,万古流这一班老臣年岁也都不小了,别说外面水深,就是现在也是一个个全身湿透。

  要知道这可是战国,一个风寒就可以要了一个壮汉的小命,更不说这些文弱的老臣。

  “大王亲涉险处,我等怎敢不从?”万古流代表诸臣谢过姬延好意。

  “好,既然如此,众卿先去乾坤宫里换一身便服吧!”

  之所以让万古流等人去换便服,这也因为乾坤宫不可能有众臣的服装衣饰,但侍卫太监的便服应该是能够找到一些的。

  很快,姬延一行人匆匆离开乾坤宫。

  周忠倒是有眼力,和几个小太监带了好些个土豆饼,正好给姬延等人路上充饥。

  姬延的土豆饼和旁人当然是不一样的,里面还夹了一些肉沫,吃起来倒是不错,和他后世的肉夹馍什么的也差不了多少,甚至还好吃一些。

  只是这个时候,姬延也只是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

  除了姬延用上天子行仗,打起一把巨伞,其余诸人也都分到斗笠蓑衣。

  好像知道天子出行,这时外间的大雨似乎小了一些。

  “大王,据一些老人猜测,这雨应该也快要停了!”万古流有些讨好的说道。

  姬延不置可否。

  对于这个时代的各种天气预测他还能说些什么?

  总不过是凭过去的经验。

  然而三月就来这么大的一场雨,以前何曾有过?

  一出宫门,姬延就震惊了。

  王宫的地势本来就高出一些,更有一定的排水渠道。

  而在王宫之外,原来熟悉的街道根本就是一条河。

  没踏出去几步,水就漫上了小腿中间处。

  洛水从北边和东边两个方向包裹着洛邑,洛邑里的积水要排出去,只能是一路经过农地,冲回到洛堤的东段。

  “赵有德,王城的城门可有打开?”姬延猛然想到这个问题。

  赵有德赶紧抢上两步,“大王,各处城门除了西城门都是开启的,只是城外的积水也深,根本无法排解出去。”

  之所以西城门是关着的,乃是因为西城门外面的水位竟然比城中还要高些。

  其中主要是东城门向外排水多些,只不过单凭一处城门,排水的速度还赶不上降雨的速度。

  正说话间,民间已经有不少人看到大王的仪仗,顿时不少人都跪在水里。

  姬延于心不忍,“吴典快去让百姓免跪,就说孤内疚于天下,若是百姓有苦处难处,可直接入宫见孤,找各层官员也可以,若有不接不理的官员,就地免职!”

  吴典赶紧领了几个嗓门大的太监,一嗓子吼过去,连带着比划,总算是让那些百姓起身退开。

  倒是万古流一旁苦笑着解释,“大王,这里乃是王宫附近,能住在这里的都是非富即贵,就算家里也遭了水,也无大碍的。”

继续阅读:第一百三十七章 洛邑之厄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