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不可征秦
小猪2022-04-10 16:592,174

  一般来说,季家的人都是有义务给祖祠捐赠一些钱粮的,但也并不是说,季家所有的人都应该把败政大权交到族里的。

  只是因为这里面供奉的是季家祖先而已。

  然而祖祠的作用也不能小看。

  除了祭祀之用,还可以对一些特别困难的族人施以补助的。

  比如说有些族人无后绝嗣,也要由族里的长辈安排过继。

  有生活实在是困难的,也要给些米粮接济。

  如果家里没有田地的,也能给安排到族里富贵人家打长工或是耕种。

  再包括婚丧嫁娶等等,祖祠作为族中最重要的地方,也是有相当的分量。

  这一点也是华夏国流传之久的一大因素,在很多地方,百姓都是依附在家族这个社会单位而过活的。

  可以不知春秋,却一定会知道自己由何而来,又去向哪里。

  牛家山辞别了常清,一路缓行,前面不久处已经是常宁家的宅子。

  那宅子好气魄,重重绵绵,占地无数,甚至护墙也高有近丈。

  牛家山不由缓下脚步,不知该不该现在造访常宁。

  还在回去洛邑的路上,姬延接连得到李立的密报送来。

  一份比一份详细,皆是关于魏国上党郡。

  先前第一份中的情报有很多都并不尽然。

  比如秦国这一次的用兵规模,并不是二十万。

  而整整三十万大军。

  前军五万,已经渡过黄河,在秦国的前进支点上野城完成集结,并由王龁领军在攻打魏国的上党。

  中军后军二十五万,却还在征召之中,并没有渡过黄河。

  只是秦军的一大半装备,早就在上野城集结完毕,包括用来攻城所用的床弩。

  这是秦军最新式的床弩,射距竟然达到八百步!

  按秦制,一步为两进,也就是左右脚各一步,八百步差不多就是一千米的距离。

  用这样的大杀器攻城,直接就可以远程对付城头上对方的弓箭强弩。

  就算对手借用了城池高度,双方的射距也能基本上扯平。

  这是因为秦军的军械向来最为精良,眼下突然拿出这样的新式强弩也并不是太令人意外。

  还有一点要说的是,秦兵与其他诸侯国的征兵制并不相同。

  在秦国,民就是兵,兵就是民,可以随意转换。

  农时耕种,兵时征战,只要人员一旦集中起来,马上就是战力。

  虽然不至于有多精锐,可人多啊!

  魏国却是常备兵制加上征召制,看起来和秦国差不多,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包括魏国在内,大多数的征召兵,集中起来后要经过短暂的整训才能形成战力。

  这一个时间差就很可怕。

  再加上魏国今年连遭了两场大灾,饥民遍地,浮尸千里,哪里去征召民兵?

  姬延心头沉重。

  灭国之战!

  秦王的时机选择,真是好到了极点。

  虽然有些不道德,但战国无义战,只认地盘和实力。

  临入洛邑之时,姬延还在收到李立的密报。

  上党郡已经被连破两城!

  秦军总人数达到八万!

  魏王震惊,已调动大军驰援,正是驻守在邺城的乐羊。

  魏国更欲征发全国之兵,与秦王决死一战。

  驻守在上党的庞涓部,已经由郡治出军四万,想去挡住王龁的兵锋,保住上党。

  与此同时,魏王的使者正纵马天下,四下请兵。

  姬延估计,至少赵国是已经得到完整的消息,毕竟现在赵国与周朝是距离最近的。

  昆吾宫内,万古流带着文武百官已经就位。

  大朝,必是有重大事件。

  事实也是如此。

  现在朝中官员,皆是知晓了秦王入侵魏国一事,正在四下议论。

  和姬延想像中的一样,朝中官员分作了两派,一时高下难分。

  但让他想不到的是,主战派却是以礼部为主,旁观派却是以兵部和户部为主。

  姬延甚至没有回去乾坤宫更换朝服,就直接去了昆吾宫。

  这让吴典有些惊讶,更是不得不提醒,“大王,周室大朝,当行大礼仪。”

  大朝和普通的朝会不一样。

  普通的朝会,姬延只用着一般的天子服。

  大朝,是可比祭祀礼仪的大事,一举一动,都得让天下百姓挑不出半点的毛病。

  在大朝上,礼仪甚至比事件本身更为重要。

  焚香沐浴现在是赶不及了,可至少也得更换上大朝的特制天子服吧!

  只是姬延无视了吴典的提示。

  这件事在他的心里,太过重要太过重要。

  这或许就意味着战国大陆,将是谁主浮沉。

  由上党而长平,这段历史在姬延的内心里,实在是太过于深刻。

  王车才进入昆吾宫的侧面范围,呜的一声,声乐奏起,以正天下。

  姬延却是没有按着乐点踏上台阶。

  身后的吴典,脑袋都要埋到地下。

  一来是惭愧,二来是怕丢了头颅。

  大朝,乐起,天子应按乐点来踏上台阶,这才是礼制。

  天子失礼,吴典的责任是逃不掉的。

  谁让他是照顾天子的内监第一人?

  “天子驾到!”

  昆吾宫外,虎扑营待卫一声低沉吼叫。

  吼!

  整个昆吾宫都似乎轻轻一震,殿前九大帝王之鼎更是发出回声,惊动远处无数栖鸟。

  姬延已经一脚踏入殿中。

  “臣等,拜见天子!”

  万古流领着文武百官一起伏下。

  姬延脚下匆匆,上了王位。

  “诸位爱卿,不知如何教孤行事?”

  这是姬延跳过了前面的虚礼,直接进入到正题。

  却见兵部尚书齐思远当先越众而出,“臣有进言。”

  行了一礼,方道:“今我朝于岁间,扩疆千里,收民百万,威名威慑天下,此大周之福也!”

  这头一句,当然是得说大王的好话。

  却也是给后面的铺垫。

  “只是我朝兵锋已疲,斗志难复,只怕难以与秦国三十万虎狼之师对战!此其一。”

  “其二,我朝收民百万,四海归心者众。然,民民安抚,须与时日,所收疆土,更须时日恩威并济。”

  “其三,今岁连遭两大天灾,一曰春汛,一曰蝗灾。虽然幸赖天子仁德,得天之助,周朝度过难关。然,民力尽乏,已至穷时。大周朝已是无粮可用的地步。”

  “其四,我朝虽也与楚、鲁、齐、燕、赵、魏等国交好,然则并无实际保证。伐秦,必是尽我朝举国之力,不然未得竟功。然我朝若是以举国之兵伐之,不但与秦国结下死仇,更恐有诸侯背后施刀!”

  “其五,我朝与秦、魏两国,关系皆是了了而已,我朝不必参与其中,只旁观安坐,方才得其最后大利。”

  万思远道完,满朝一阵哗然。

继续阅读:第二百五十三章 据县粮仓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