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敢抢大王的田
小猪2022-04-10 16:362,054

  吴理身为户部尚书,对米粮等物自然是最为熟悉不过,当下笑道,“如此让利于民的善举,当为天下先也。”

  不用说,若是推广成功,他这个户部尚书也是脸上大有光彩的。

  万古流也同样这一观点,只是却道:“大王,此法虽好,只是要推广下去,只怕也需要时日。”

  让所有的百姓无条件去相信官府,这太不现实。

  哪怕大周朝已经治民最善,也抵不过人心难测。

  换了姬延自己,就一定会以粮换票?

  现在太平时日,大周朝有粮可兑,可若是不太平呢?

  此际正是天下战乱之时,哪一日没有征伐?没有战争的号角声?

  再者,以粮换票,三个等次的米粮,各处粮仓能不能做到公正?

  甚至会不会粮仓被那些贪污之辈都换取了银钱?

  如此等等,姬延事实上也是没有太好的办法。

  “此为长期国策,非在一时之功,只能是慢慢的推广。”

  姬延不得不承认,这粮票之事,真是不能着急的。

  前期,当派遣宣礼官,四下乡里,劝说民众。

  先从情况最好的洛邑开始,慢慢的展开。

  万古流沉吟,“若由洛邑开始,当是最好。”

  这一年的治理,洛邑及其邻近的大周朝百姓,是有感情的。

  每一道富民便民的措施,百姓也都是心服口服的。

  虽然还做不到仓禀充实,余粮也是有一些的。

  只要洛邑的百姓能出一些米粮,眼下这难关也算是过去。

  米粮的总策定下,接下来就是派遣何人使郑,那一份米粮,姬延可是已经算计在内。

  没有至少五万石,郑王最好就把脖子洗洗干净吧!

  敢打大周朝的主意,就得有被反杀的准备。

  吴理提议,“大王,老臣以为,礼部侍郎刘潜,知礼能言,可出使郑国。”

  级别、能力,缺一不可。

  姬延却是笑了笑,“孤倒是以为,由兵部遣将,作为正使,刘潜作为副使就可以。”

  像郑王这样头铁的家伙,找一个不讲理的去对话,效果想必要好得多。

  吴理当下心领神会,“大王圣明,此事老臣自会去兵部说明。”

  姬延点点头,“丞相找到合适的人选,也不必再来报之乾坤宫,只教他径直使郑便是。”

  吴理应下。

  姬延猛然又想起,“爱卿暂理副丞相一职,也有一月了吧!”

  吴理应声道:“正是!”

  姬延轻轻点头,“爱卿这一个月里,也是有功劳和苦劳的。从即日起,调户部尚书吴理为大周朝副丞相!”

  吴理赶紧跪下谢恩。

  “爱卿起来吧!”

  “至于户部任职,爱卿即日且撤去,专心在内阁做事。”

  吴理自是唯唯诺诺。

  “至于户部尚书一职,却是不可久缺,不知两位丞相以为何人可以赴任?”

  吴理早有准备,“大王,户部左侍郎刘兼,可以胜任。”

  姬延不置可否。

  吴理优先推荐自己的属下,也是人之常情,一来落下一个好人缘,二来毕竟也熟悉,至少不会在户部给惹出什么大乱子来。

  姬延方才许可,“孤准了!”

  “只是户部左侍郎一职,先挂上半月。”

  姬延如此处置,吴理就有些不能够理解了。

  还是万古流转得快,“大王可是有合适人选?”

  姬延缓缓道:“道郡的主官,此次应对不错,安置好这些魏国流民以后,可升至户部左侍郎。”

  万古流马上就明白过来,“大王这是要培养齐真啊!”

  过往,大王只提拔军中将士,如宁虎臣霍去病等人。

  宁江山和王景二人是情况特殊,等于是撇开朝廷另起炉灶,新开了两个衙门。

  唯有这一次,大王真正对朝廷插手高级官员的任命。

  对于这一点,姬延也不加以隐藏,“能将五十万流民短时间里安置下来,且无大的过失,此人必有能人之处。”

  按姬延的想法,这个道郡郡守齐真,不但是要调至朝廷中枢,以后更可能是万古流吴理的接班人。

  万古流和吴理办事能力是不错,不过姬延希望以后每一个丞相副丞相,都有地方官的经历,再到朝廷六部里熟悉动作,才有可能入相。

  只有如此这样,才可以对整个大周朝的方方面面都有完整的理解。

  才够资格成为他的助手。

  “大王圣明!”万古流与吴理自无不可。

  一句话,老老实实做好自己的事就可以。

  姬延又道:“丞相大人,听说这五十万饥民,卿已经各有安排去处?”

  不等万古流表示,姬延又加上一句,“丞相,孤已经决定,洛邑的新城,暂且放下也是无妨的。”

  没粮,什么也干不成。

  哪怕这是姬延很想要的大工程。

  不建新城,米粮这一块节约不少,但万古流又得要多些地方来安置近五万的魏地民众。

  “大王,只五万人,倒是不妨事的。”

  万古流早有算计。

  单只是洛邑和然城等左近之地,就有大量的王田,这些都是过去遗留问题,甚至有一些王田出现荒芜迹象。

  还有然城本身,也可以吸纳大量的用工之人。

  各处矿业,同样也是如此。

  新收的蔡、陈、随等地,也有大量的王田产生,都可以迁民去耕种。

  “只是大王,有两件事须大王亲自定夺。”万古流最后道。

  姬延的心情已经大好,遂笑道:“爱卿且说来。”

  第一件,就是王田的产权问题。

  比如说蔡国,周军打下了蔡国之后,原来属于蔡侯的王田,却被当地的豪强占去了不少,而大周朝派去的地方官,出于维稳的心态,只要对方不是做的太过火,一般都是捏着鼻子认下来。

  然而集腋成裘,你一口,我一口,分到最后,轮到姬延这里却是所剩下不多。

  王田的归属又是内府所管理,地方官员自然又失去了一层动力。

  而内府派去的人员,却也不好与当地争利。

  听到这里,姬延的脸色已经渐渐难看起来。

  丫的,合着是本王给你们这些豪强在打工啊!

  又是豪强!

  姬延已经有了杀人的冲动。

  若是这些王田尽归自己,也许先前不会发粮荒这样的情况。

  有粮有田,还怕什么?

  洛邑新城都可以建设起来。

继续阅读:第二百四十三章 王田新制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