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延遂道:“两位爱卿,这样可不行。孤有一法,可以化繁为简!”
杨辉与徐光启皆是不解。
好在姬延也不耽搁,直接拿出阿拉 伯数字,如此一来,大为的简化运算过程。
虽然震惊和有些不适。
但这两人到底是有进步科学知识的人,马上体会上的确如大王所言,阿拉 伯数字的代入会极大的简化运算过程。
对于数学的传播的深入只会有推动力。
“大王圣明!”
两位大师心服口服。
“只是不知,此法何名?”
这倒是一个小麻烦。
姬延想了想,“就名华术吧!”
虽然有些巧取豪夺的意思,也是没有办法的事,难道告诉这两位大人是他去了一趟阿拉 伯海?
再说了,咱家隔壁那几个小弟可是没有少占便宜,孤这不过是有样学样而已。
想到此处,姬延顿时心安理得。
以后就算是把忍术弄来,也要加上一个“华术”二字。
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都有手榴弹了,整那些干啥?
有了这三位数学大师,姬延手里的新编教材也不必太过着急了。
午后,万古流回到洛邑,首先便是来乾坤宫里述职。
“丞相大人有劳!”姬延赶紧让万古流免礼。
姬延不想耽搁时间去见楚王,这种事就只有丞相代劳,方能显出大周朝的大度,也显出对结盟的重视。
“大王!老臣幸不辱命。”
万古流拜谢坐下。
接下来,万古流将与楚王的交涉一一和姬延说起。
最主要的一条,还是联合周朝给秦王压力,最后促成三国联盟。
姬延毫不犹豫的点头。
“爱卿放心就是,秦王现在应该已经着手退兵。”
姬延拿出一份密报。
万古流接过去,老脸一颤。
李立送来的密报令人触目惊心,连他这位老丞相也是如此。
关中之地,遍地蝗起,寸草不见,无以为食。
秦国已经尽出全力,也只能勉强度日,而眼下,关中之蝗已经起飞,正大量朝着河西一带前进。
“秦国的春粮完了?”万古流的双手都在颤抖。
从时间上来的看,秦国在关中地区的春粮已经没有了,绝不可能收到一粒。
若是河西之地的春粮也收不上去,秦国的麻烦就大了。
姬延摇摇头,“还不至于。”
先前他和万古流已经说过,秦国内部已经注意到关中地区的蝗灾,甚至为此作了各种准备。
包括尽可能从别国买粮,还有河西地带的粮食。
如果秦王早有准备,完全可以在没有完全成熟的情况下抢收一道。
虽然有些损失,却还能保证最基本的口粮。
只是蝗灾一出,秦国至少在上半年的军事行动不会主动,不会大规模。
以秦国的粮食贮备来看,支撑白起十万大军打下楚国上庸郡,已经很不容易。
万古流点头称是。
若秦国经上庸向楚国用兵,一路上道路崎岖,运粮困难。
由此可见,秦国答应三国结盟之事,倒是大概率事件。
反正也无法从上庸出兵伐楚,不如干脆给一个人情,同时给了周朝与楚国两个大国的面子。
而且如楚王所言,秦国正好趁机准备对赵的战争。
至于楚王相约瓜分宋国与陈国,也是正中下怀。
而吴、越两地,相距太远,让楚国去消耗国力也不是不能接受。
说完了外交战略,姬延将话题引回来。
“丞相大人,孤有一计,可令大周朝强盛!”
万古流自然提起兴致。
姬延笑道:“孤之意,建洛邑大学,地址已经选好,就在然城。”
万古流不明白这个洛邑大学是做什么,不过大王连地址都已经想好,他能说什么?
姬延接下来也将自己的打算一一道出来。
洛邑大学,以理、工为主、还包括军、吏、户、刑、礼等等。
甚至以后大周朝的大小官吏,洛邑大学的毕业生至少要占到八成。
法家、墨家、儒家等等的理论,都可以表现在大周律当中。不错,姬延的雄心很大,刑之方面,当首先修法。以法家为主线,以儒家等诸子百家为补充。
有法可依,兼顾人性。
这是姬延重修大周律的指导思想。
兵部、现在各处的守备一层军官缺乏的厉害,这一点从去岁开始就有表现。
以至于开始影响各处的接收。
姬延的办法是建设出一个现代化的军事学院,置在洛邑大学之下,学院的学员可以由军中招取,也可以向大周朝全境招生。
所有的军事教案,不但得要有理论,还得有军事实践案例。与此同时,姬延会令大周朝每一个参与过战斗的高级将领,都将自己的作战经历如实整理出来,充作教案。
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如此等等,当然也要是列入教材的。
理工学院,则是一个包括水利的大理工,所有的涉及用工的人材,都是由理工学院来培养,这样的实践学科,现在因为军械监的存在,倒是已经具有相当的可行性。
至于军械监,以后还是要回到工部之下,而工部所有的大小官员,以后都必须专业化。
万古流听到这里,更是来劲了:“大王,那以后的矿产也要交回工部?”
姬延一怔,他还真没有想到这一条,“丞相大人的提醒有道理,这个问题,孤再考虑一下吧!”
别的矿也就算了,硝石矿和硫磺矿、煤矿、铁矿、银矿哪一个不重要?
好吧!其实所有的矿都重要。
不过让姬延这么一下子交出去,他也不乐意。
万古流还想开口争取一下,却被姬延把话岔开。
没办法,姬延是大王啊!
礼部的任务也被延伸,以后礼部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向下属各郡派人,宣传大周朝的仁政,有德行感化的功能,如此一来,这一部分新增的礼部官员也得先在洛邑大学里接受教育。
户部,主掌天下银钱,现在仅仅只是收取田赋以及各种开支,这样是不行的。丈量土地,清理户籍,这些也是户部以后一步步要做的,同样也得要洛邑大学培养出相应的人材。
至于最后一部,吏部,更是将来的重点。
大周朝不会永远打仗的,或者说无论是否打仗,各地的官员重之又重。
吏部派出去的主官,必须是人才中的人才,这一点姬延极为看重。
总之,没有一个科学的思想,就无法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大周朝!
姬延眼里绽放出火热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