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秦将话一说出,诸将皆以为然。
象鼻山脉道路难行,这事早就知道。
只是近日的连绵大雨之下,道路竟是艰难至此。
能作为全军的斥侯,都是精锐之士。
这样的折损率,兵多将广的大秦国也难以承受。
帅案之后,王翦目光闪动,“你等,皆是此意?”
眼见大将军话里有了不悦之意,众将不敢再言,只是低头不语。
哼!
王翦起身。
“你等可知兵贵神速?”
王翦虽然用兵稳重,却并非不知变通。
能成为一代名将的,岂有迂腐之理?
“我军虽是人少,却是整整三万精兵,更何况洛邑已经再无精锐之兵!”
这便是王翦的真实想法。
为了迷惑大周朝的探子,王翦打乱旗号,暗中将全部的秦国精兵充作前锋。
所谓十万大军,只有这三万精锐,才是主力,才是中坚。
身后的那七万中军,所起到的作用,只是掩人耳目,让人误以为秦国大军还在后面。
甚至王翦的中军帐,将旗等等,都留在后方。
“若是我军现在不能征伐,那死去的两百六十七名秦国精锐,才是枉死了一回!”
说到这里,王翦手掌重重落下,镇得帅案一声大响。
诸将方始振作,“我等听凭大将军指使!”
好!
王翦闻言大喜,“诸将听令!”
“在!”
王翦取出军令,大喝,“大将王离何在?”
帐下,一员虎将站出,“末将在此!”
“令你领两千秦军将士,充作右路前锋,两日之后,此时,向东滩发起进攻!”
才两日?
不只是王离忘记了领取军令,众将皆是惊住。
如此天气,至少也得要三日甚至是四日后方才可以到达。
王翦冷哼。
那王离身躯一颤,咬牙上前,“末将得令!”
王翦的话却没有讲完,“若有差池,军法从事!”
王离急应了一声,“末将知晓!”
众将一听王离应下,皆是倒抽了一口冷气。
只听王翦又是大喝一声,“大将屈御听令!”
帐下,又是一员虎将站出,“末将在此!”
王翦却令其引军八千,作为右路军的中军,跟在王离身后冲击周朝防御。
秦将王贲,点作左路先锋官,引两千人马,秦将熊亦,引八千人马,作为接应。
中路。
却听王翦大喝一声道:“大将吴通,大将军王翦,充作前锋,引军两千!”
众将大惊。
“大将军不可!”
“大将军须坐镇中军,怎么可以轻易涉险?”
秦国的军规最严,若是主将战死,无论战果如何,全军皆斩!
然而王翦却是道:“不必多言!吾意已决,誓与诸军共生死。”
只有主将在前,诸秦将才不至胆怯畏战。
眼见王翦如此,众将只能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片刻之后,三军齐出,直奔洛邑杀去!
乾坤宫。
姬延收到吴庭芳的奏折。
“众爱卿来议上一议吧!”
正好内阁和六部主官都在,姬延将吴庭芳的奏折传下去。
当下,礼部尚书姬毛站出来,“大王!吴庭芳身为一方主将,更要负责大半个周朝的安危,如此轻动,实属不该!”
刑部尚书陈济时也站出来道:“大王,既是吴庭芳要放缓攻击,不如先令其后退。若郑侯大军前压,我军再择机一战,若郑侯不战,然城军当回防洛东四郡,以守境土。”
大半个周朝疆域,再没有一支野战军存在,实在让诸大臣有些不安。
别说惹来楚国那样的强大存在,就只是一支流寇大军,都要令大周朝陷入到险境之中。
一时间,针对吴庭芳的言论再次激起。
姬延目光一转,看到兵部尚书齐思远,“爱卿以为如何?”
齐思远沉吟道:“大王,兵事,势也。若是我军冒然后撤,怕是反而引来郑侯大军。若是两军对峙,倒是正合适。”
姬延轻轻点头。
齐思远这么一说,反对吴庭芳的声音也压低了下去。
“既然如此,先安抚一下然城军吧!”
郑侯先前手里有三万大军,在具石城一战,损失大约在四五千人。
只是郑国的动员体制与大周朝的精兵体制不同,很容易又将全军数量提升到四万人。
这样的大军,对大周朝的压力也是很大的。
僵持,也是一种选择。
而且只要天空放晴,火器跟上去,不怕然城军对付不了区区一个郑侯。
却听姬毛道:“齐尚书此言只怕是不妥。”
眼见然城军停下攻势,郑侯就看不出来?
就算郑侯是废物,郑国怎么样也是有人才的。
倒是吴理站出来道:“正因为郑国也有人才,郑侯更不会急于与大周朝死磕。”
之所以如此说,吴理自有道理。
“诸位,现在最为关键的战场在哪里?”
不用说,一在东滩,一在南阳。
之所以是这两处,只因为大周朝主要的对手在此。
秦、赵、魏!
若是这三国联军不能胜,郑国就算是一举打垮然城军,有用?
拖住大周朝的一万多然城军,已经是郑国能够做到的最大作用。
吴理如此一分析,诸臣工再无异议。
郑侯当然想一口气打到洛邑,可他有多少本钱?
就算是趁机得到洛邑,秦王怎么看?赵王怎么看?魏王怎么看?
随便一个大佬发飙,也不是郑侯能够惹得起。
郑城。
郑侯的脸色果然正是阴沉当中。
殿内,白眉丞相正在劝说,“大王不必多虑,我郑国大军已经歼灭然城军一部,更引得然城军全部实力,如此动作,已经足以证明郑国不可轻侮!”
另一位大臣也道:“大王,丞相所言不假!现在整个天下,都知道我们郑国打了一场大胜仗!就算是秦国赵国,现在也要正眼来看我们郑国。”
“区区然城军万余人,不过大王的盘中之餐,随时可以拿下。只是如此一来,郑侯您再拿什么去争锋天下?”
“是啊大王!郑国好不容易打了胜仗,得好好利用才是。”
“失去疆土,早晚拿回来,还要好好看看,姬延小儿要付出的代价。”
“大王,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也!”
众臣劝说之下,郑侯的脸色好转了一些。
“姬延小儿,若不能将你一举拿下,郑平愧对天下百姓,愧对郑国上下。”
众臣大喜,纷纷进言。
“大王如此,方是一代明君。”
“以大王之能,拿下周家天下,不过易如反掌耳!”
“区区姬延,如何与我家大王相提并论?”
哈哈哈!
郑侯满意大笑,露出睥睨天下的傲然风姿。
这天下,迟早是他郑平一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