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抢了的老伯不慌不忙地捡起地上散落的银子和一些干粮,拍拍上面的土,解下包袱,将它们装上去。
“爷爷,杨将军就快来了,我们慢慢走,不用怕了。”
“狗剩,你去树上摘几个果子,等杨将军来了送给他吃。在外打仗,肯定没时间吃正经饭,拿个果子充饥也是好的。”
“嗯,爷爷,孙儿这就去。您坐在树下歇歇,千万别热着了。”
狗剩把爷爷扶着坐到树下,然后去了旁边树下,三两下就上去了。农村的孩子,上树摘果子对他们来说就是家常便饭。
“咚咚咚”
一大早,就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去大理寺击鼓鸣冤。
“大人,有人击鼓。”
“你,去了解情况。你,去通知荀大人和白大人。”
“是”
“是”
两人各自领了命令,就下去了。
最近京都发生这么多事,冉秋的直觉向来很准,今天那人恐怕是来者不善。
冉秋整理了一番自己的衣衫,步履沉重的向前堂走去。
“来大理寺敲鼓,你有何冤屈?”
那个少女缓缓跪下,慢慢抹泪。
“大人,奴婢是翰林院杨大人府里的婢女。状告我家老爷谋财害命,通敌叛国。”
咚,果然预感好准。饶是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冉秋也还是差点站不稳。
通敌叛国,谋大逆,当诛九族。这样的罪名一般扣在你头上了,就很难摘掉了。
“奴婢的未婚夫是杨将军手下的一个参将,前几日被将军无辜杀害。他临死之前交给奴婢一个锦囊,说在关键的时候可以保命。奴婢今日清晨不小心划破了锦囊,无意中看到里面有戎族,兵变之类的话,似乎还提到了皇后娘娘。”
“那封信在哪里?”
“奴婢怕自己遭遇不测,已经把那封信交给了丞相大人。”
冉秋突然觉得,自己仿佛掉进了一个巨大的阴谋。
奴婢告发主子,去的不是京兆尹而是大理寺,而且还牵扯到皇后娘娘。
他的儿子是太子的伴读,旬末华跟皇后也有交情,白大人生性耿直,他的夫人曾经是陛下的乳母。
他们三个审理有关皇后的案子,无论结果怎样,恐怕都会引起外界怀疑吧。
“大人若是不信,大可以派人去府中查探,西院有几百棵芙蓉幼苗,均是皇后所赐。孝安帝爱芙蓉天下皆知,皇后娘娘无缘无故赐下这么多芙蓉花,难道不引人怀疑吗?还有,静清观的圣女曾说我家大夫人是魔族中人,奴婢大胆猜想,恐怕我家老爷跟魔族也有牵连。”
“按照规矩,奴告主是要滚钉板,受杖刑五十。既然你来了,状也告了,应该做好准备了吧。”
“是。”
她的脸上毫无惧色,更加令冉秋心急,这人摆明了是来者不善。
让人准备好东西,女子先在钉板上滚了一圈,再被打了五十大板。
血肉模糊,连冉秋都不忍直视,那个女子却是一声不吭。若是在平日,他肯定会觉得这个女子好气魄,但是今天,他只是觉得无比寒冷,胆战心惊。
不到半日,这件事就已经传遍了大街小巷。人们都不愿意相信他们国家的保护神杨将军居然通敌叛国,但是在杨家搜出来的几百棵芙蓉幼苗和几百斛夜明珠却又不得不让人产生怀疑。
再加上之前闹过魔族的事,人们心里的天平慢慢开始倾斜。
“杨大人,这几百棵芙蓉可是皇后娘娘所赐?”
“是,,,,,,”
“是陛下所赐。皇后素来喜爱芙蓉花,陛下赐下这些芙蓉是为了表示帝后想要和我们杨家结亲的诚心。”
杨照临刚准备承认,就被刚从云府赶回来的云若打断了。
京兆尹看到事情演变成这样,完全超出之前的预想。突然,他又想到了什么,然后诡异一笑。
“杨大人,不知陛下与皇后想和贵府哪位郡主结亲。”
“京兆尹大人,你不由分说,无端闯进我家,已非君子所为。现在又问我陛下想和我们家谁结亲,敢问大人一句,与你何干?”
杨照临这回反应过来了,他们怕是想要算计皇后。如果他刚才承认了,恐怕麻烦就大了。
不过,也不是人人都敢把事情往皇帝身上推的,就像他自己就不行。
京兆尹气得鼻子都歪了,大口大口喘气。
“大哥,京兆尹大人家里又没有小孩,多多关心咱们家的孩子也是人之常情嘛,我不也是经常抱着聘婷和婉婷到处去玩吗?”
杨照临嬉皮笑脸的样子,让人怎么看怎么气。京兆尹兄弟四个,至今没人生下一儿半女,成为了京都里的一大奇闻。今天被人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了,一口老血已经涌到喉咙口,马上就喷涌而出了。
“杨二夫人,下官之所以会问,是因为陛下并没有下旨,也没有在朝堂上商议过立太子妃的事情。假传圣谕可是形同谋逆,该诛九族的,下官也是为了夫人着想。”
他极力压制,还是难以掩饰其怒气。
“秦大人好大的口气,诛九族,是想要将哀家一起诛了吗?”
“微臣不敢。”
“太后娘娘,长乐未央。”
京兆尹此时已经快被吓死了,他怎么忘了,太后也是姓云。
“起来吧。”
众人恭恭敬敬磕头,然后起身。
至于云若,是被太后亲自扶起来的。
众人感慨,太后对这个侄女,果然跟旁人不同。
“芙蓉是陛下所赐,夜明珠是哀家送给兄长的寿礼,至于兄长将他转送给哀家的侄女,也不是什么大罪吧。至于这门亲事,是哀家跟陛下订的。杨将军为国为民劳心劳力,驻守边疆十年,将聘婷封为太子妃,难道还要遭人非议不成?”
云太后不经意扫了京兆尹一眼,吓得对方立马低下了头。
杨照堇是他们的将军,带给他们和平稳定的生活。而他们居然怀疑他通敌叛国,所有人都低下了头,觉得自己非常罪恶。
“秦大人,这些东西既是带人从里面拿出来的,不如就由你送进去,如何?”
“微臣谨遵太后懿旨。”
可怜的京兆尹啊!忙活了一早上才搬出来的东西,此时又带着人再一件件搬回去。
“若儿,随姑母进来。你们兄弟两个,也随哀家进来。”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