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间。
蒙恬一身铠甲,连配剑都没卸掉,就堂而皇之上来了。
”浑身的血腥气,像什么话?“
”仗着跟圣上关系好,连规矩都能忘,简直就是一介武夫!“
几个大臣极其不爽,本就挨批 斗,被训成了狗子一样。
好么,偏偏还跑来一个大功臣,风尘仆仆的,陛下还毫无意见。
”北边敌人已被肃清,纳入我朝国土版图,此乃地图书和投降书。“
”酋狄首领的人头呈上。“
说罢。
血淋淋的头颅送上来。
内监打开盒子,腥气骤然喷出,文臣们哪里见过这场面,纷纷捂住鼻子。
“蒙恬!你疯了!这东西合该提前说明才是。”
蒙恬出现,一些大臣顿时都懵了。
尤其是那颗血淋淋的人头,差点没把舌头咬断。
横冲直撞的性格,早就惹人不快。
“好,很好!”
清脆鼓掌声响起,竟然是嬴政,当众喜笑颜开。
虽然,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嬴政很清楚:上一辈子,因为自己忽然去世,导致蒙恬提前回都城,落得一个惨死下场。
这一世,蒙大将军的怒威,没有迟到!
“人头收下,埋葬在边疆交界处,以儆效尤。”
“还有何事?”
君臣二人,无比和谐。
可把那些挨训的家伙,看得眼睛发直。
这北方一带的威胁,这就被扫清了?
这可不得了了。
要知道,本来蒙恬一脉,就备受嬴政的重视。
如今又有了如此战功。
那有蒙恬在,岂有他们发光发热的机会?
表面上还没说啥,但文臣的心思,已经按捺不住。
众人见状,决定好好的给蒙恬一个教训。
“蒙大将军送上好消息,实在难得呀。”
“了却圣上心腹大患,本该大肆庆祝,可你这一身铠甲上殿,合适么?”
蒙恬闻言,甚至不曾侧目。
蒙大将军腰杆挺得笔直,脸上还带着边疆的风霜和刀疤。
“我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尽快带回消息,有问题?”
蒙恬语气略带不悦。
可他的脾气,谁人不知?
刚直有余,柔 软不足。
“是啊,你有功劳,是该大封特封,有功劳的赏,有过错的惩罚,道理也不错吧?”
“没问题,肯定没问题,我们在商言商,您急什么呢?”
文官见蒙恬说话不爽,立刻心领神会。
反而对着嬴政,磕头怒斥道:
“陛下,平定边疆本来是喜事,但某些人恃宠而骄,前车之鉴不得不怕啊。”
“有些话即便不好听,臣也斗胆吐露真言了。”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前。
有人将一些罪名,全部都嫁祸在蒙恬的身上。
其中,也必是出于保命的缘故。
至少在过往历史中,嬴政唯恐功高震主,疑心深重人人皆知。
异心一旦被勾引起来,再难摁住。
“据我所知,蒙大将军在边疆,那叫一个威风凌凌。”
“就连下发到士兵的银两,也能因蒙恬的一句话,瞬间转移到不明之地。”
“边疆百姓远离耕地与牧场,那叫一个叫苦连天。”
“一小小的里长,只不过鞭笞几个贱奴,就被蒙恬痛打一顿,吐血数日不治身亡......”
这些消息,比如贪污银两,欺压百姓,殴打朝廷官员等等。
早就传回都城,只是大伙儿暂时按下不表。
只待关键时刻。
“你放屁!”
蒙恬拔剑四顾,剑指文臣,身经百战的剑锋,可还滴着血呢!
文臣往后一退,眸间闪过阴谋的微笑,不置可否道:"怎么,想杀人灭口么?"
“虽说都是人传人的口头话,可若是没有半分真实,你急什么?”
“有委屈,就说嘛,动手算什么本事。”
说罢,文臣梗着脖子,用手指拨开剑锋。
不屑地道:“自古嫌疑人喊冤,就没有先砍杀证人的道理。”
句句真言,在堂上掷地有声。
至于蒙恬,刚刚才为大秦抛头颅洒热血,转眼间却被架在火上烤。
“你们,你们这些鼠目寸光的软蛋,只敢躲在咸阳叽歪!”
“老子舍身取义,你们安坐粮仓之上,懂个屁!”
蒙恬心里感觉深深的凉薄。
没想到一把年纪,还要为自己多次证明。
累,太累了。
还不如一剑解决了搬弄是非的软蛋。
“发放粮赏日期没到,我先拿钱去安抚百姓有何过错?钱财本就没指定用处。”
“战场刀剑不长眼,不事先驱散百姓,难道坐视不理么?”
“还有,小小里长欺压奴婢,把良民强行打压成奴婢,难道不该打?”
蒙恬做事,虽然凭借着性子,但也不至于那么无理。
可是这时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尤其是缺乏有效的人证物证,肯定是看谁的说辞更有利。
文臣不慌不忙,淡淡道:“蒙大将军,可别忘了,你只是一军之长,不是大秦的主人。”
蒙恬越听越生气,索性朗声道:
“军队在外,有命可不从。”
好家伙。
刚说完,李 斯就为蒙恬的脑子捏把汗。
“武夫就是武夫,除了杀人越货、排兵布阵,半点脑子都不长。”
“这些话自己知道就行了,怎么能摆到台面上呢?”
“生怕陛下不生气么?”
现在好了。
李 斯瞧了瞧嬴政的脸色,感觉不太妙。
即便蒙恬有功,也得受点罪才行。
轻则骂两句,重则不可估量,毕竟,要防止功高震主!
然而。
主位上的大人物,始终一言不发。
对于这些行为,嬴政这里不以为然。
他很清楚,这些大臣这是怕被蒙恬抢了风头。
只不过,目前他们的提议,正和嬴政的心意。
“什么话?”嬴政淡淡开口,李 斯心里跟明 镜似的。
皇上要真是那么好被摆布,不可能在沙丘反杀!
啪的一声,嬴政站起身,笔直走向蒙恬。
就在众人以为,奸计得逞的时候,
嬴政冷笑连连:“你们话说得有道理。”
“可真以为能改变什么?”
满座沉默,搞不懂平日刚愎自用的嬴政,怎么忍得了?
“即刻起推行锦衣卫,监察百官!”
“甭管是蒙恬,还是任何人,通通打起十二分精神。”
说罢,百道人影惊现在大殿前。
望着那绣春刀,飞鱼服。
所有大臣这才明白。
蒙恬只是幌子,这才是真正的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