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反秦头子,上演碟中谍
一笑云天2025-07-02 18:301,989

”不行,嬴政不死,灭国仇恨平不了。“

张良足足思来想去,终于笃定心思。

”狗皇帝再好,也是装出来的高明。“

”若是这就被折服,我怎么配当张氏子孙。“

朝堂之上,张良佯装拿下特区元首位置。

朝堂之下,张良重新稳定心智,在复仇与立业之间,做了选择。

张良告诉一众儒家弟子:”目前咱们有一个首要的任务,那就是建设东海。“

儒生左右张望,传递着眼神。

在过去,他们每每聊天,也只是谈及起义。

至于东海郡,充其量只是一个中转站罢了。

”建设东海?张良兄何出此言?“

”众所周知,东海郡远离都城,地理位置不算太优越,日后即便起义,也易守难进攻。“

”再说了,我们没有官职,没有出师之名,即便筹谋天下,百姓也不会念及咱们的好。“

一时间,儒生们不太服气。

毕竟在他们眼中,造成东海郡甚至天下万民生活困苦的原因,不是建设不足。

而是该死的秦朝统治啊!

”呸!“

角落里,一向沉默寡言的陈东,吐了一口唾沫。

张良等人望过去,陈东丝毫不怕,站了起来。

”我不知道你与秦王达成什么交易。“

”但是,要我们花费精力心血,为秦朝提供养分,养活他的子民,我陈东第一个不答应!“

陈东也是六国亡人,在战乱中失去至亲。

国仇家恨,双管齐下,让陈东每日生活在痛苦之中。

他正愁没有机会接近嬴政呢!

怎么可能愿意委身皇帝,提供聪明才智,发展东海郡。

”哎哎哎,陈东有话好好说,不必这么疾言厉色的。“

旁边有人拉着陈东,省得闹出大麻烦。

然而,张良没有急赤白脸。

因为在他眼中,这不过是小事一桩。

”陈东,你不肯?“

”不就是因为,觉得东海郡壮大起来,也是壮大秦人实力么?“张良问道。

”明知故问。“

陈东的话,给其余儒生心里留下阴影。

说实在的,没人愿意给秦朝打工。

何况,大家之间的血海深仇,根本不是一天两天能化解的。

张兄突然性情大变,难免会让让人胡思乱想。

”张良,难道你真的......收受什么了?“

陈东眼眸微颤,眼底是压不住的失望。

”胡言乱语。“

“我志如山,坚不可摧。”张良抚摸胡须,坦然望向前方。

有张良这句话,无疑注入强心针。

“那就好,那就好,那你怎么突然......”

张良的锐利眼神,在所有人脸上扫视一圈。

最终,定格在信念感十足的陈东身上。

“从今日起,我将出任东海特区唯一元 首。”

“未来,东海的发展,我一个人说了算。”

众人哗然,房间内像是被丢下一个重磅炸弹。

”此话当真?“

”秦王能有这么好心?“

”张良兄,从此在东海郡,你说了算!“

一时间,众人为张良高兴。

可紧接着,他们也担心,张良会不会成为万户侯之后,忘了初心。

“我们长途跋涉,走过六国,难道就为了游山玩水么?”

“还不是为了寻求明君,壮大反秦力量。”

”可我们无钱无权,搜刮浑身上下,只是凑出这么点东西,何谈反秦?“

”难不成上了战场,我们几个老骨头,要用嘴皮子抗争么?“

张良的话,略有余威。

他的话虽然听起来糙,但是苍白刺骨。

”张良兄,你这话太伤人了。“

”伤人?“

张良冷笑一声,面对这群年龄明显低于自己的儒生,他目光如炬,仿佛在看着稚子孩童。

”虚有头脑,手中没有实权,注定要被人鱼肉。“

”放眼天下,明君在哪?即便遇到个别突出势力,谁又能保证,他能礼贤下士?善待儒士?“

这些道理,众人不是不懂。

只是,脑力工作者在大秦时代,位置就是尴尬的。

空有万军之材,却无实际权力。

即便是最顶尖的谋士,只能附庸强权,做权力的刽子手。

生为菟丝,从来无力抉择。

顺应时代,顺应权力,似乎才是谋士的最佳归宿。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机会。“

”要反秦,就得有铁拳。“

”机会来了,你是抓,还是不抓?“

张良要的,就是勾动他们心中的底气。

儒生们面面相觑。

他们互相看了眼,感受着单薄瘦弱的身体。

往后,这群人的一句话,极有可能左右东海郡的休养生息。

”那你说怎么做?“

”以东海为根据地,暗中发展。如果大秦有什么举动,能第一时间察觉,也能积攒反抗的能力。“

众人纷纷附和。

原来是想上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戏码。

这倒是一条清晰的康庄大道。

”是啊,与其慢慢等,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还不如赌一把。“

”秦王敢用,咱们就敢干。“

”我这就把同门师兄弟都喊出来。“

很快,第一届东海特区的领导 班子,初步成立了。

史称:东海事变。

转眼。

半个月过去,东海特区全面进入建设阶段。

这些天来,张良带领儒生们,入住别苑。

宫里面单独开辟一个院子,好吃好喝供着。

”不行啊,陈东你过来!“

张良望着送上来的众多情报,有些头疼。

”这往年税收目,怎么能糅杂到一起呢?“

”还有均摊到每个户籍的田地面积,可是一模一样?若是不同,光按照男丁收,不太公平啊。“

治理一方,这事情不是一般的多。

陈东挠挠脑袋,着实没想到:这都能打回来。

”这些工作都是小吏做的,我还没适应。“

”胡说,事关百姓生存,哪有小事?“

”拿下去,重新刻。“

张良提起十二分精神,还是没能整理清楚东海郡的烂账。

往年欠粮食,百姓苦不堪言,更别提发展。

要在废墟上铸造繁华盛世,几乎不可能。

而且最关键的是,张良发现了一个事情。

嬴政制订的一系列的政策,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升百姓的收入。

继续阅读:第四十四章 朕乃真龙,岂是蓬蒿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秦:我跟秦始皇畅聊历史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