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男孩闻言,满脸激动,当即叫带着两个娃儿往不远处的小村庄跑去。
其余的人,则下了水,开始像模像样的捡螺蛳,翻螃蟹。
瞧那些小孩手脚麻利的模样,定是在家做惯家务的,瞧了半响,发现这些娃儿确实都会凫水,而且见自己盯着他们,全身紧绷的模样,楚榆让萧云醒留意孩子们的安全后,自己便沿着湖岸瞧瞧有没有其他能吃的东西。
忽然,在芦苇丛中楚榆看到了一抹端芒状的长披针叶片。
为了瞧得更仔细些,楚榆又朝那芦苇处走近了几步。
果然是茭白!
茭白的花果期本在秋冬时节,可楚榆瞧着那茭白的根茎处已经形成了纺锤形颖果!
据史书的记载,这茭白的树开花抽穗后可得菰米,‘六谷’中的菰食。
后来后来"菰"受到黑粉菌的寄生,植株便不能再抽穗开花,转而茎尖形成畸形肥大的菌瘿,古称"茭郁"。
也就是现在的茭白。
既能生食,又能蒸了当主食,还能入菜,简直是个宝贝!
茭白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微量胡萝卜素和矿物质等。
嫩茭白的有机氮素以氨基酸状态存在,并能提供硫元素,味道鲜美,营养价值较高,容易为人体所吸收。
这么好的东西,得薅一点回去,炒个菜下饭!
奈何那茭白长在淤泥里,楚榆只好向萧云醒求助。
不管任何时候,萧云醒对自己的要求,总是毫无异议的满足。
这一点,让楚榆很是心动。
一个事事有回应的男朋友,简直男友力爆棚有木有。
就那么两刻钟的功夫,那男孩便带来了不少人,其中还有那年迈的老头和老太,瞧着他们那兴冲冲的模样,还有满是补丁的衣裳,楚榆默了默。
好在捡螺蛳和翻螃蟹的活儿并不累。
“姐姐……”
楚榆数了数后面的人,不多不少,加上他们兄妹7人,正好五十个。
“这小哥儿应当与大家伙都说了吧!这尖团和螺每斤1文,你们自去捡吧,自己捡的自家保管,到了时间后统一称重发铜钱,切记要给水养着,别让他们死了才好。”
见楚榆跟那男娃儿说的一样,大伙儿齐声应了“是”后,便提着木桶篮子下了水,有些人却往别处去了。
大概是瞧着人多,怕捡不到。
后来楚榆又说了不局限地点,又约了称重的时间后,他们都以‘家’为单位分成了好几组。
而这时,侍卫1也带着伙房的人来了。
还带了渔网。
没想到渔网在这么早就被普及了,人类的智慧果然神通广大。
楚榆让人带着伙夫们去了更远的地方,让他们多捕些鱼虾来。
伙夫们瞧着楚榆兴冲冲的模样,美好泼冷水。
这鱼和虾,煮一次,三天伙房里都是那土腥的味道,怎么洗都洗不去,这好不容易吃上一顿肉,没想到这萧娘子竟打起了这鱼虾的主意。
可军令如山,胡将军说了,萧娘子说往东就往东,说往西就往西,虽然知道像午间那样的饭食不是天天有,但是,这忽然从云端低到尘埃里,莫说那外头干苦力的将士们,就连他们不怎么干活都没办法接受。
一行人面带愁容,唉声叹气的拖着渔网和虾兜去去捞鱼捉虾去了。
萧云醒留了一行人给楚榆掰茭白。
有人件螺摸蟹,有人掰茭白,楚榆带着萧云醒又在这湖边摘水芹和野葱。
两万人的队伍,有五百个伙夫。
这来了将近三百个,加上那五十个童子军、老年军,两万人的口粮,应该能筹备吧?
申时初,到了约定称重的时间。
楚榆让侍卫1去城里钱庄换回来了许多铜钱和碎银子,以及买了杆称,让侍卫2喊了些人来帮忙,将这些孩子和老人捡的螺蛳和螃蟹称重。
为了发生不必要的麻烦,楚榆还让认字的人登记造册,称重后领了钱,都要派人按手印。
每称一次都会将那撑杆给人确定斤数后再登记,然后再发放银钱。
公开、公正,这样这群老人欣慰了不少。
捡了最多的属那七个孩子加上他爷爷和奶奶,九个人,螺蛳和螃蟹加起来都快有七百多斤。
七百多斤在现代可是不小的数目,若不是因为这朝代每人理会这螺蛳和螃蟹,也不至于跟捡石头似的这般简单。
而且螺蛳压秤,别看七百多斤,可也并不算多。
两个时辰不到就赚了七百多文钱,这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一笔巨款。
领到钱的都不肯走,直到最后一家人称完重,领了钱后。
那小男娃才支支吾吾地询问楚榆,“姐姐,明日您还要这螺和尖团吗?”
“要的!”
小男娃的爷爷听了楚榆的话,眼睛顿时又亮了几个度,忍不住又问:“这位小娘子,我瞧见您有带人收捕鱼虾,还有那植株,可还收?”
“收!”楚榆想了想便爽快的回答,虽说这伙房有五百人,可厨房里还有洗碗刷锅的活,若是有这些人帮忙自然减轻了些伙夫的活计。
毕竟这些伙夫都是些老弱病残的伤员,楚榆也不敢用他们用得太狠。
“这鱼虾活的三人每斤,死的两文,那植株也一文一斤。你们送到那边,看到了没,很多帐篷的地方,就说是找萧娘子卖东西的就成。”
那五十个人恨不得当场类目,红着眼眶喊着楚榆“小娘子真是菩萨心肠!愿上天保佑您一世顺遂安康!”
小娃儿也跟着念念有词,楚榆笑了笑,冲他们挥挥手,“大家快回去吧!”
村民们带着鼓囊囊的荷包回了村,楚榆便和萧云醒教人处理螺蛳和螃蟹。
螺蛳刚捡回来,还带着许多泥沙,若要马上用,自然得将那螺肉挖出来,这是个慢工细活,好在人多,应该不会太难。
杀螃蟹和杀鱼也不难,楚榆说了一遍后,伙夫们动手几次后,便已熟能生巧。
还有那茭白的剥叶处理,也不难。
相信在申时末便能收拾完毕。
楚榆和萧云醒便带着侍卫1、2回了楚宅。
借口回家拿调料,实则是去仓库搬了辣椒和辣椒酱,剁椒鱼必不可少的剁椒呀!
不过考虑到有人不吃辣,便准备做红烧和剁椒味的,供大家选择。
“萧娘子,这辣椒……”怎么跟他们见过的不一样。
长得翠绿又大个,还有跟螺丝似扭曲的,还有红色的,真是五花八门。
瞧那辣椒把子,还嫩绿嫩绿的,一看就像是从地里刚摘下来的。
“用了特殊的方法保存,你们想办法拉去驻扎军营里的伙房吧!”
楚榆睁眼说瞎话。
就在这时,温子吟身边的侍从忽然朝她奔了过来,远远地便嚷嚷着道:“萧娘子,萧娘子你可让我好找啊!地里,地里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