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本还有心追赶,也好说出心中打算。
可两旁护卫各个是面目冷峻、满身煞气,只是上前两步,便将宋江吓住。
一旁晁盖等人见了,有些于心不忍,旋即上前,又是一番好言相劝,这才缓解了宋江的窘迫。
不过饶是如此,最终宋江也未能与王修再度相见,只得了个事成之后,登门拜访的承诺,便被打发走了。
次日,王修写了一封手书,安排杨志先行率部前往梁山拜见王伦,商讨屯兵之事。
为了保险,王修又将吴用、白胜也一并安排随军,先行返回梁山泊。
而他自己,则带着史谷恭以及晁盖等人,一起点了一千精兵,假扮成一路官军,朝着北方缓缓行进。
由于他手下本就皆是官军出身,只需将宋军旗号打出,便可轻易骗过沿途城镇守军,一路上根本就没引起丝毫怀疑。
这一日,一千人马走到一处镇子停下。
还没等王修安排人进城通报,便有守城官员得了消息,先行赢了出来。
“这小将军,还请您将兵马在城外驻扎,免得惊扰百姓和贵人啊!”
城门口,一名身穿官袍的县令,急匆匆迎向王修,口中连声央求。
瞧见他这幅模样,王修却是有些诧异。
按照大宋官场的情况,他一个武官,绝不该被文官如此对待,因而一时间也有些不知所措。
好在公孙胜见多识广,立刻想到了什么。
他拨马来到王修身边,小声说道:“这厮定然是看你年纪轻轻,便有了这般身份,觉得你身后另有靠山,故而不敢得罪。”
王修闻言,想想如今的大宋官场,心中也就释然了。
王修翻身下马,朝着县官一抱拳,道:“我们兄弟是来剿灭乱贼的,是要护你阖城百姓,有什么贵人,比我们还要尊贵不成?”
他行礼时十分敷衍,语气也刻意带着几分傲气,言行间还真就带了几分跋扈,与一些贵族高门当中的子弟,颇为神似。
公孙胜在一旁瞧着,也是暗暗咂舌,心道若非知道王修根底,只怕也得被他唬住。
县官见状,也是认定自己此前猜测不错,连忙一个劲儿的赔礼。
“将军所言极是,只是今日本县当真是不方便啊!”
说着,他四下瞧瞧,示意王修同他走远些说话。
王修心中明白,可脸上却故作不情愿。
“这里都是自己人,有什么话不能明着说?还要躲躲藏藏的?”
王修一面说,一面挣开县官的手,神情中满是不耐烦。
他这般作态,被众人看得清楚。
矮小的望楼上,一名中年军汉,同着一面老者并肩而立,瞧着王修等人,面露疑惑。
军汉道:“谢老,这人看上去,应该来历不凡;可若真是什么大族子弟,怎么又会跑来这鸟不拉屎的地方?”
被唤作谢老的老者,正是梁中书派遣的谢都管,此时他一身素衣,犹如仆人,可眉宇间却带着几分贵气。
瞧着下面的情况,他冷笑一声,说出自己的见解。
“这还用说?想来也是听说了王修谋反,杀害高太尉的事,想要来这里随便兜一圈,回去报个军功的!”
军汉闻言,一脸疑惑,问:“可若是如此,岂不是走错了方向?”
谢都管骂道:“周牌官糊涂了不是?就他这千把人,还真敢去对付王修那伙贼人不成?
这多半是在梁山泊外围兜了一圈,就假装搜寻过了,现在打算撤回去咯!”
那周牌官便是周瑾,此人本事不错,可却是个软骨头。
此次得了梁中书的嘱托,虽是此行的主管,可却事事都要听从这位谢都管的。
如今被骂,竟也没有丝毫怒气,只是一脸狐疑。
两人正说话间,县官将心一横,用指尖暗暗指向望楼,而后又朝王修使了个眼色。
王修会意,一眼瞧去,虽说看得不大真切,却也隐隐猜到了些。
他心中一动,故作不情愿地随着县官走到一旁。
“到底怎么回事?”
待走远些,王修不等县官开口,就先问了一句。
县官闻言,忙不迭地解释:“将军可听说过大名府的梁中书?”
王修点点头,大咧咧地问:“知道又怎样?”
“这便是了,那望楼上的,一个是牌官周瑾,一个是都管谢老;
他们受了梁中书的差遣,要去汴梁,运送一批紧要的东西。
眼下城中已经戒严,我虽说知道你们也不容易,可也真是不敢得罪这两位啊。”
说完,县官朝着王修拱拱手,显得十分可怜。
王修心中冷笑,脸上依旧满是不屑。
“我还当是什么人物,没想到只是家仆杂兵;若是他们知道我身后的背景,只怕还得滚出来见礼嘞!”
听到王修这话,县官心中一沉,脸色又变。
他试探着问:“敢问将军高姓——”
没等他话说完,王修就怒声说道:“这是你该打听的吗?速速去告诉他们,就说莫要耽搁了我的大事。
蔡相公将要大寿,驸马还等着我回去献功贺寿,若是误了此事,他们可担待不起!”
听得驸马二字,县官再看王修时,眼神已然又有变化。
这蔡京如今已是太师,而且随着高俅丧命,他风头更胜从前。
其膝下,养育五子,已有四人在朝任职。
其中五子蔡條已与茂德帝姬定有婚约,只待帝姬成年,便会行礼成婚。
虽说只是婚约,可为了彰显蔡家显赫,一些和蔡家亲近,或是族中子弟,却也都已经开始称呼蔡條为驸马。
这等事在当今看来,算是颇为隐秘,他也是因为隶属于蔡京一党,这才有所耳闻。
他哪里会想到,面前的这位王修,对于大宋许多秘闻,都有所了解,甚至连送大宋的国运,那也是了如指掌。
眼下在他看来,王修必定是蔡京的族中子弟,或是姻亲、旁支一类。
想想望楼上的两人,也不过是蔡家女婿的下人,县官的胆气随之壮了许多。
冲着王修再次行礼,转身便朝望楼赶去。
待到县官走了,王修转身回到军中,同着公孙胜等人,将前因后果大略说了,临了还不忘又叮嘱了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