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而在另一边的太师府,陈平得到了桓司年博得今年小状元的消息,心中很是诧异。
没想到这宣宁侯府,倒是人才辈出,就连桓司明的弟弟,都能拿到这次考试的小状元。
原本这宣宁侯府中有桓司明和亓官瞳,就已经足够让陈家的人头疼了。
眼下桓司年小小年纪便能有如此才学,日后若是等他成长起来,入朝为官,怕是更难对付。
想到这里,陈平不禁皱了皱眉,按照桓家如今的权势力量。
绝不能让他们的权利继续发展!
如今这京城内外,四处都有人议论桓司年夺得今年小状元的这件事情,宣宁侯府,怕是风光无两。
若是能在这件事情上动点手脚……
陈平心中生出一计,当即便将自己身边的心腹叫到了房中,让他在京城内外中传出消息。
说桓司年在此次考试之中有循私舞弊的迹象,这成绩,不得作数。
桓司年已经被先生从学堂里赶出来一段时间,这件事知情的人也不少。
也未曾听说宣宁侯府替他请过什么先生,他留在府中无人说教,却能夺得这状元之位,不得不叫人心生怀疑。
一时之间,京城里流言纷纷,许多人都开始怀疑,桓司年的状元之位来得蹊跷,怕是其中有文章。
此事传到了那些与桓司年一同考试的学生耳中,学子们自然是个个心中埋怨不平。
同家中长辈说起这话,不少达官贵族便心生疑虑,也觉得此事有问题。
同在京城为官,这些人自然不能直接当着桓司明亦或是亓官瞳的面问个明白。
想到不日后便是科举考试,如今的京城中可住着不少的备考学子,若是得知考题泄露,怕是对着科举也心存怀疑。
众人想了些法子,鼓动这些学子的愤愤不平之心,这些学子皆是寒窗苦读,数载几十载。
若是科举考试也如同这般有内幕,多年的努力又有何用?
于是,几个学子商量一番,便齐齐堵在了宣宁侯府。
京城里的一举一动又如何能瞒得过闵皇的耳线,这消息很快就传入了他的耳中。
闵皇与桓司明相识这么多年,自然是相信宣宁侯府的人,断然做不出此等循私舞弊之事。
可京城中这一事件,闹得实在是有些大,闵皇也不能装作不知,只好派出官员镇压那些学子,想要压下这件事。
于是当日便从皇宫里出来一群侍卫,想要强行的将宣宁侯府外的那些学子赶走。
被强行驱逐,那些学子更是愤怒。
“身为读书人,宣宁侯府敢做不敢当,就算把我们全部都赶走了,也堵不住这天下的悠悠众口!”
“对,你们宣宁侯府的人要是当真没有做亏心事,为何不敢出来见我们!”
碰巧此时,遇上了下朝回府的桓司明。
瞧见府邸门前这混乱的一幕,询问一番过后,这才明白事情起因。
他当即便让那些侍卫全部都收回兵器。
“各位请听本候一言!”
桓司明的身份这些学子自然是知道的,此时见他出面了,便也都识相的安静了下来。
“桓司年乃本候的弟弟,桓家的人断然不会做出徇私舞弊之事。各位若是不信,还请明日前往太学,桓司年将会在众人的见证之下,重新考试,以证清白!”
这下,原本闹哄哄的人群,瞬间就安静了下来,众人皆是不可思议地看着桓司明,眼中依旧存有疑虑。
可桓司明既然都已经给大家了一个保证,真相黑白明日便可见分晓。
很快,混乱的人群便四散开来,各自离去。
将府前的这些人赶走之后,桓司明当即便向皇帝上了一道折子,要求明日让桓司年当着众人的面,重新再考一次,以堵住这些人的悠悠众口。
为了表示公平,皇上将考试的地点设在了太学,并且放话,所有学子皆可旁观。
这一下子,可是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凑热闹。
这京城中,不枉想要利用这次机会,对宣宁侯府进行打压的。
桓司明担心有人会利用这次考试,在考题上大做文章。
于是向皇帝提出意见,增加这次考试的人选,并且要求所有的考生现场抽取题目。
这样也就避免了考题泄露,亦或是有人在考题中暗做手脚的可能。
那些人围在府前闹事的时候,亓官瞳就已经从容碧那儿得到了消息,却并未出面处理。
而是让她叮嘱桓司年在院中不要出来,此事显然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她还未想好要如何处理,却见桓司明已然处理好了这件事。
桓司年明白,如今的宣宁侯府,被不少人盯着。
自己此次夺得小状元的称号,定是有人在暗中瞧着红眼嫉妒,才会诬陷他。
他原本只是想好好考试,不让嫂子丢脸,也没想到会拿到这个状元之名。
既然他们对自己有所怀疑,考一次与考两次也没什么区别。
所以在桓司明对他说,明日要在太学重考一次试,他也并未有任何的惊慌。
考试当日开学,人满为患,主考官讲清楚考试规则之后,各位考生们便开始抽签准备考试。
桓司年今日的运气倒是格外的好,抽到的题目极其简单,很快他便答完了题目准备答完了题目交卷。
各位考官们看完桓司年的答卷之后,个个赞不绝口,极力夸赞他的才学,确实当得上天才之名。
可他今日的运气着实太好,那考题也未有什么刁难之处。
于是不少人便觉得他不过是碰巧,才答中了这一题,依旧有不少的人对他心存怀疑。
面对众人的怀疑,桓司年神色淡定,“各位若是不信,大可向我提问,我便口头作答如何?”
这个提议,瞬间就得到了其他学子的附和。
“好,我先来!”
混乱声中,有人朝着桓司年提出了第一个问题。
随后便是接二连三的问题,不断的朝着桓司年抛过来。
口头的提问能思考的时间很短暂,更没有任何作弊的可能。
很快,桓司年小小年纪,却有如此深的才学知识,便叫在场所有的学子纷纷惊住。
众人再不敢怀疑他。
因为眼前的这小小少年着实当得上天才之名,众人甚至可以联想到,日后他若是参加科考,在官场上将会散发出何等的光芒!
桓司年当着所有人的面证实了自己,无异于将他小状元和天才的名头又打响了一番。
一时之间,不仅仅是桓司年,连带着整个宣宁侯府,都成为京城茶余饭后的谈资。
何正德听说桓司年不仅夺得了小状元的称号,还在太学之中,一人面战几十人。
心中更是懊悔得不行。
不少私塾学院的先生们得知了,桓司年如今还并未上学,纷纷开始往宣宁侯府递拜帖,想要让桓司年去他们的书院学习。
毕竟这日后新科状元的人才,谁也不愿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