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争霸的战火暂时平息了下来。
杨锋忙着推行新的赋税制度“一条鞭法”。
同时还要治理入手不久的冀州。
把九品中正制、一条鞭法、均田制等各项制度推广到冀州。
当然刚刚城里的太医院也在推广之列。
太医院只是对洛阳城中吴普、樊阿等人暂时掌管的医院的总称。
太医郡院和太医县院是下一步要着重打造和建立的。
让治下每一个郡、每一个县都拥有相匹配的医院是杨锋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兵马调动和新兵训练方面杨锋也没有放松。
之前就任命的几员大将各自赶赴去了各自的驻地。
关羽依旧是雍州牧。
总督关中诸事。
一个月前就离开洛阳回到长安去了。
和他一起离开的还有薛仁贵和张飞。
薛仁贵是新任的凉州牧。
自然是要回到西凉的。
张飞则是接替了薛仁贵之前的事务。
成为了新任的司隶校尉。
总督洛阳八关的一切军务。
并负责镇关军的训练事宜。
岳飞这位新任的并州牧将会接替杨无敌的职位。
在杨再兴、田丰的帮助下镇守并州。
留在冀州没回来的赵云被任命为了冀州牧。
负责冀州的军、政要务。
再加上吕布、张辽和左慈等人镇守的豫州。
大汉十三州又一部。
并、冀、雍、凉、豫五州和洛阳周边地区的司隶校尉部以及益州北部的汉中等地悉数落入了杨锋的手中。
不夸张地说。
他已经在名义上拥有天下的二分之一了。
不过这仅仅只是名义上的。
毕竟益州占据了西南的大片土地。
荆襄九郡更是几乎占据了整个长江以南的地盘。
仅仅这两个州就要和杨锋的地盘差不多大了。
真的计算起来。
杨锋入手的地盘只有大汉的三分之一。
另外的三分之二。
益州和荆州占据了其中的三分之一。
另外的三分之一由曹操、公孙瓒、袁术和孙坚四个人共同占领。
其中曹操的地盘是最大的。
公孙瓒位居第二。
不过幽州位于大汉的最东北。
气候寒冷、地广人稀。
在实力上反倒比不上盘踞淮南的袁术和割据江东的孙坚。
说起来袁术被张辽击败之后。
老老实实的回到了淮南。
近期也没有什么那大动作。
似乎是在等待出手的好机会。
而拿到朝廷正式任命大司马、幽州牧官职的公孙瓒也老实了许多。
一门心思整治幽州内部不和谐的声音。
丝毫没有向外扩张的意思。
刚刚拿下徐州的曹操这段时间志得意满。
他把兖州、青州、徐州三个大州连成了一个三角形。
进可攻、退可守。
背靠大海。
日子过的别提有多么春暖花开了。
割据江东的孙坚虽然是头猛虎。
时时刻刻想着吞并对手、扩充地盘。
但他所处的江东就像是一个保险箱。
北边有袁术的淮南。
西边有荆襄九郡。
剩下的两面全是大海。
别人很难攻击到他。
他想向外扩张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刘表和袁术就像是两座大山摆在他的面前。
就算孙坚有愚公移山的毅力。
也不是三、五年之内能打通向外扩张的渠道的。
他只能一步步的完成既定目标。
通过小规模、骚扰性的摩擦。
不断试探袁术和刘表的底线。
一点一点的抢夺淮南和荆州境内江夏郡的钱粮、人口。
让自己逐步走向强大的同时极为缓慢的削弱着对手的实力。
通过不断地试探。
孙坚发现刘表比袁术好对付多了。
因为镇守荆州江夏郡的人是黄祖。
黄祖出自荆州四大家族中的黄家。
多年在一直镇守在江夏。
渐有尾大不掉之势。
就连刘表也不能让他完全服从。
抓住了这一点。
孙坚的大部分注意力便集中到了江夏。
暗中小动作不断。
而江夏的黄祖仗着江夏兵精粮足。
根本不把孙坚的小动作看在眼里。
来来回回和孙坚打了几次。
彼此互有胜负。
但总体上来说也还算是安稳。
毕竟孙坚只是试探而不是真正的进攻。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前几年战火不断的大汉进入了短暂的平静期。
老百姓们难得的过上了一段安稳的生活。
先不说能不能吃饱穿暖。
最起码不用再经受战乱之苦了。
所有的人都知道这只是下一次战乱前临时的平静。
但谁都盼着这样的平静能够稍微长久一点。
洛阳城中。
杨锋也很享受这样的平静生活。
虽然他是天生的战士。
但不代表他就喜欢每天在战壕里打转。
这一日。
杨锋和往常一样。
起了个大早来到院子里练习武艺。
杨戬、杨素和姜维已经到齐了。
而且今天还多出了一个小小的身影。
杨锋的大女儿杨琪杨妙真!
或许是受到了孙尚香的刺激。
她现在越来越喜欢练武了。
本来杨锋是想把孙尚香和步练师送回江东的。
可是后来因为杨彪的病情。
杨锋把心思放到了寻找华佗和张仲景上。
再后来找到了华佗的弟子吴普和樊阿。
杨锋又忙着跟他们学习药理和针灸之术。
还要忙着组建太医院。
就把孙尚香和步练师给忽略了。
而她们在杨玉环的挽留下。
也就住了下来。
不过为了避嫌她们依旧是住在蔡邕的府中。
并未住在天波王府。
尽管如此。
饱受相思之苦的孙尚香和步练师隔三差五的就到天波王府来转一圈。
虽然来十次顶多只有两三次能见到杨锋。
可她们还是乐此不疲。
痛改前非的孙尚香再也不像之前那么跋扈任性了。
一身的公主病大大改善。
渐渐地也就被杨戬等小一辈的所接纳了。
因为性别的关系。
小一辈的人当中和孙尚香关系最好的就是杨妙真了。
然后杨妙真这个本来文文静静的小丫头就跟着孙尚香走上了歪路。
竟然开始舞刀弄枪了!
对此。
杨锋也只能徒呼奈何。
谁让蔡邕给杨琪起了这个名和这个字呢?
杨琪的名和北宋杨家将的杨八妹一模一样。
妙真的小字和南宋杨家枪第一人女将杨妙真重名。
所以这小丫头要是不爱武装爱红妆。
那才叫奇怪呢!
见到杨锋到来。
杨妙真甜甜一笑:
“父王!人家也要学武!父王教教人家嘛。”
都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
是前世的小情人。
没有父亲能抵挡住女儿的要求。
蔡邕、王允如是。
吕布、孙坚如是。
杨锋亦如是!
脸上露出儿子们根本不可能看到的宠溺。
杨锋弯下腰来抚摸着杨妙真的小脑袋瓜。
腻腻的笑道:
“好啊!我的妙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看谁敢阻拦!”
一旁的杨戬几人无奈的对视了一眼。
都是亲生的。
谁也不是垃圾堆里捡回来的。
差距咋就这么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