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江夏一呆就是两年。
两年来。
他的势力有了明显的增长。
荆州的各级官员也有五分之一被他暗中拉拢。
必要的时候这些人就会站到刘备这边。
与此同时。
刘备还加快了网罗人才的步伐。
在新野县挖出了邓芝。
他在历史上可是五虎大将之一赵云的副将啊!
单凭这一点还能差的了吗?
在襄阳挖到了向朗。
他的儿子向宠那可是在诸葛亮的出师表中备受推崇的人物!
能教育出向宠这样的儿子。
向朗自然是有过人之处的。
在南阳挖来了李严。
这位更了不得。
演义中描述他的武艺可以和黄忠交战五十多回合不落下风。
军略、计谋更是胜过自身的武艺。
属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后来更是被刘备委以重任。
成为了和诸葛亮一起的托孤重臣!
另外还有文官廖立、潘浚等人。
武将冯习、张南等人。
这些人的加入。
让刘备麾下的人手日渐充足。
势力进一步发展壮大!
刘备看人的眼光没有杨锋那么犀利。
但也绝对不差!
不然怎么能得到那么多名将、谋士的鼎力相助呢?
所以被他看上的人。
最少也是一郡之贤才。
放到人群堆里个个都是千里挑一的!
刘备和孙策齐头并进。
比着劲儿的暗中发展势力。
可他们的一举一动并没有逃过暗影密探的眼睛和耳朵。
千里之外的洛阳。
杨锋总能第一时间掌握他们的新情况。
不仅仅是刘备和孙策。
曹操、袁术和刘表那里有什么风吹草动。
杨锋同样全部知晓!
但是杨锋这边的情况。
他们就没那么清楚了。
他们所知道的。
仅限于杨锋想让他们知道的那些而已。
大多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消息。
比如杨锋两年来迎娶了步练师和孙尚香。
比如糜贞、步练师和甄宓各自为杨锋生下了一个儿子之类的。
说到这。
就要提一下蔡邕这位老学者的能耐了。
他给孩子们起名字的本事依旧是神鬼莫测。
杨四郎取名杨时,字炎光。
和北宋的著名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同名同姓。
杨五郎取名杨荣,字炎辉。
与明朝太师、当时著名的大学士重名。
杨六郎取名杨璟,字炎德。
名字与明朝开国大将的芮国公极度吻合。
搞的杨锋十分怀疑蔡邕也是从后世穿越而来的。
不然他怎么就知道那么多姓杨的名人字号呢?
算上杨修的两个儿子。
杨家小一辈八男一女一共九个孩子。
每个孩子的名字都和后世名动一时的大人物重叠!
就没有跑偏的!
蔡邕起名字的本事真的是没谁了。
从去年开始。
每当杨锋在崇德殿和百官议事的时候。
长子杨戬和次子杨素便以旁听生的身份站立在侧。
与姜维一起听取朝政。
虽然没有发言的权力。
但对他们的成长绝对是大有助益的。
长女杨妙真那边更是风风火火。
不但跟着杨戬他们每日清晨来到演武场。
在杨锋的指点下修炼武艺。
还时常跑到孙尚香那里软磨硬泡。
把孙尚香的本事学了个七七八八。
孙尚香在江东有“弓腰姬”的称号。
一手射术冠绝江东女子。
杨妙真自然不能放过。
在孙尚香的悉心指导下。
她的射术日渐精进。
直追大哥杨戬、二哥杨素了。
杨家其他的几个孩子。
只要是年满6岁的。
杨锋便会把他们送入龙门学府。
交给水镜先生司马徽等人。
由他们悉心调教。
习文演武。
为了督促孩子们学业有成。
杨锋每隔一个月便会到龙门学府去视察一圈。
但凡发现杨家子弟中有不用心读书的。
不管是儿子还侄子。
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
回来就是一顿胖揍!
说服教育那是后代的风格。
这个时代。
不听话的孩子就得挨揍!
在杨锋的严厉督促下。
杨家的几个孩子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哪怕是成为了崇德殿上旁听生的那几个。
也不敢耽误了自身的功课。
这不。
杨锋今日又来到了龙门学府。
准备当着司马徽的面考校一众子弟。
有资格被杨锋亲自考校的。
除了杨家的孩子们之外。
还有杨家将重要官员的孩子们。
以及被司马徽推荐的一些学员。
司马徽认为前来就学的学院中有天赋异禀之人。
便会以龙门学府院长的身份推荐到杨锋面前。
所以此刻站在杨锋面前的孩子足有五十多人。
其中年纪最大的一个看上去有十五六岁的样子。
杨锋看着有些面生。
他不是任何一位杨家将官员的孩子。
那么一定是司马徽推荐而来的。
杨锋不动声色的观察了他一翻。
发现他长的眉清目秀的。
身上隐隐透着一股从容淡定的气息。
在他这个岁数能有如此的气场。
实在是很难得的。
不过杨锋并没有立刻询问他的身份姓名。
而是照旧进行了考校。
对在场的五十多人一一做了问答。
然后根据孩子们的答话做出评判。
对表现优异的给予肯定和勉励。
对表现稍差一些的做出批评和鼓励。
杨戬和杨素的成绩一直很稳定。
始终居于这群孩子们的前列。
老三杨炯甚至表现的比两个哥哥还要好一些。
对答行云流水且极有远见。
不愧是和唐初四杰同名同姓啊!
最后轮到年龄最大的那个孩子上前应答了。
杨锋出了三道题。
从简单到困难。
这个大孩子一一作答。
解答问题的立足点颇为新颖。
且答辩的思路极为清晰。
考虑问题的时候更是周密无比。
根本就不像是个十几岁的孩子能做到的。
等他作答完毕。
杨锋略有些好奇的看着他:
“你是今年心来求学的学员吗?”
那人点头称是:
“回禀大王,小生是半年前才入学的。”
杨锋笑道:
“你的知识储备量可不像是入学半年的样子,在此之前,可曾经过名师指点?”
那人老老实实的答道:
“小生在家中时由长兄教导,后来曾在庞德公门下求学三年。”
庞德公?
荆州名士庞德公?
一听到这三个字。
杨锋的眼神立刻火热起来。
庞德公门下有两个最为出名的弟子。
那边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卧龙、凤雏啊!
难道眼前这个十五六岁的大孩子。
便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