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谈判
醋溜肥肠2025-07-28 17:282,868

  十日之后,仁宗下令解除了所有的封锁,整个大宋的又重新连接在了一起。

  随着圣旨的到达,各州各县开始按照朝廷给的药方进行治疗瘟疫。

  大宋终于是缓过来气来。

  没有了后顾之忧后,大宋全力调兵遣将,选择了主动出击。

  一直处在主动攻击的辽军,被突然涌出的宋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原以为主动的出击会让辽军至少退避三舍,可辽军现在势头正盛,只是被稍微打退了几次。

  随后,辽军卷土重来,选择和宋军硬刚。

  宋军在整体实力上本应该优于辽军,只是因为灾情和瘟疫的原因,士兵的战斗力下降了许多。

  可胜在大宋的士兵多,正好借此战争,让原本没有机会参加这种战争的内陆士兵。

  也是好好地练了一次兵。

  大宋的车轮战,逐渐的让辽国有点吃不消了。

  再经过了一个炎热的夏季之后,辽军主动的从云州和幽州的战场撤离了。

  分别回到了之前占领的五州,这五州正好在一条线上,把辽国和大宋隔离了开来。

  此刻的朝堂,分成了两派意见。

  一派是主战,主张继续进攻,收回被占领的五州。

  另一派是主和,主张暂时停战,待秋收以后,根据粮食的丰收情况,再制定相关的战争计划。

  两派争论不休,连续在朝堂上吵了有半个多月。

  最终,仁宗拿出了自己的意见。

  “众位爱卿,吵也吵了,闹也闹了,不如听听我的意见?”

  众大臣停止了争吵,站在议事殿下,准备听仁宗的意见。

  仁宗的想法似乎比较全面一些,他一方面打算派出使者,先跟辽国进行谈判,让他们交出五个州城。

  条件是五年内,辽国的岁贡减少一半。

  另一方面,积极的进行调兵遣将,并且根据秋收的情况,先留下足够多的粮食,以保证未来的收复之战。

  这两个计划同步进行,无论辽国同意与否,这五州是必须在收复的。

  只是收复的时间要缓一缓而已,这样也能增加收复的成功率。

  这个计划一出,众朝臣讨论了以后,一致的通过了这个计划。

  朝廷随后派出了以左相范琳为首的谈判代表,来到了顺州,结果朴一生根本就不在顺州。

  而是在离云州更近的武州,看来朴一生对没有打下云州,有点遗憾。

  当朴一生得知大宋要谈判,压根就不往顺州去,并且放出话。

  让大宋来武州谈!

  这个举动,再次激起了朝中主战派的怒火,他们再次拒绝谈判,要求仁宗立即开展针对五州的收复计划。

  大臣是大臣,君王是君王。

  仁宗并不会因为大臣意见的反复,而终止自己的计划。

  他指示左相范琳,按照朴一生的意思,前往武州进行谈判。

  辽国的谈判使者一改过往的卑微形象,他竟然和范琳拍着桌子,互相对骂。

  “老匹夫,我大辽不是过往了,你说退出去就退出去啊?还岁贡减半?我没听错吧?”

  “呵呵,你不会天真的以为辽国真的可以与我大宋对抗吧?”

  “真是搞笑!你们大宋灾祸连连,云州城我们能破一次,就能破第二次!”

  “你们尽可以试试!”

  辽国谈判使好像很上头,他跳了起来,一只脚踩在了凳子上,指着范琳的鼻子,像极了一个泼妇。

  “都打了大半年了,你怎么好意思说的?”

  “我大辽在朴一生的带领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某些方面已经远超于你大宋,只有你们自己还觉得自己是天下无敌呢!”

  “谁不知道你们大宋,之前就靠着那几支不足十万人的精锐打天下呢!神威营已经被你们自己灭掉了,韩家军也损失殆尽!狄青的亲卫也死了有近万人,你觉得你们大宋还有可以拿的出手的军队么?”

  范琳送辽国的谈判使口中,也是听出了不屑一顾。

  可他说的也是个事实,之前周边各国实力不强,大宋总是以韩琦、狄青、神威营来进攻敌军。

  但这次战争过后,真的有实力的老兵,只剩下狄青的两万人马。

  虽说车轮战,让其他士兵也有了战争的经验,可要单独与辽军作战,那经验还是不够的。

  而且部队轮番调动,对大宋的国力也是一个考验。

  不过这些因素,并不会成为谈判桌上,让大宋退让的因素。

  “你说的我们也承认,精锐是损失了不少,可你们还不是在我们非精锐的连翻攻击下,选择了退回城内么?”

  “你说的这个原因根本就没什么意义!实话告诉你,我们每个城池都囤积了可以供十万军队吃喝一年的粮食!”

  对于谈判使说的这句话,范琳也是将信将疑的。

  十万军队吃一年,这是什么概念,辽国的土地辽阔,但适合中稻子的,也就那么一点点。

  除非是城里面有很多的粮食。

  但这一点立马就被范琳否决了,遭了灾的大宋,如果没有朝廷的支持,这十六州恐怕早就失守了。

  “呵呵,至于你们有多少存粮,我们不太关心!我们就关心你们大宋皇帝的态度!我们可汗说了,还城池可以,就必须换一个人做皇帝。”

  “你放肆,我大宋天子岂是你说换就换的?”

  “你说对了,他在你眼里是天子,在我眼里儿子都不如!哈哈哈!”

  范琳气的胡子都吹歪了,“看来今天是谈不出什么!告辞!”

  再谈下去只能无功而返,范琳只好回到了云州。

  燕云十六州,历来是独立的州府,只听命于朝廷,不属于任何一个路。

  这也是范琳回到云州后,直接找到了韩琦。

  “韩将军,这辽狗太猖狂了,根本就没有谈判的意思。”

  “范相,你也是两朝老臣了,圣上也没有谈判的意思啊?你哪里是来谈判的,那就是来天天陪他们骂街的!”

  韩琦作为云州主事,身份自然配得上范琳,所以说话的时候比较随意。

  范琳想了想,好像就是这么回事。

  “真是豁然开朗,你这么说我就一点都不气了,过几天我就去跟他们对骂去!”

  “这才对!我们要争取更多的时间,等我大宋恢复了元气以后,杀几个辽狗,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范琳被说通了之后,隔三差五的就去武州跟辽国的谈判使对骂。

  为了演的更像一点,范琳在某几次对骂站了下风的时候,让韩琦带着军队在武州的城下溜了几圈。

  吓得辽军为大宋军队真的打来了,都做好了战斗准备。

  可发现韩琦只是带着士兵来给范琳壮壮胆,吓唬吓唬他们的。

  久而久之,辽军都见怪不怪了,甚至好几次用弓箭驱赶,宋军都很克制,并没有任何实际行动的攻城。

  再到最后,有宋军来,守城的看都不看,随宋军在城外骂骂咧咧。

  辽宋谈判了两个月,没有任何成果,范琳见暂时达到了目的,便启程返京,把这里的情况完完整整的说给了仁宗听。

  “看来朴一生是上当了!”

  仁宗很满意范琳这次的谈判之旅,他开始吩咐户部侍郎的蒋中兴,好好地盯着今年的收成。

  蒋侍郎又把这个活,交给了农业司的于侍郎。

  于侍郎派出了不少的人员,去各个粮食种植基地,亲自查看粮食的长势情况。

  在秋收前,一份详细的秋收报告奏折,出现在仁宗的手上。

  仁宗的眉头舒展的很开,连批三个好字!

  随后,远在渝州的秦长义与秦怀仁,同时收到了一封从京城寄来的信。

  信中的内容都是关于本年度秋收情况的预测,两位秦公子看的都非常的高兴。

  秦怀仁召集了秦二狗与刘义泽,将预测告诉了他们,让他们现在开始准备秋收的事情。

  “今年我们秦家,还顺利的拿到了广南东西两路的粮食征收与运输,所以这次事情非常的多。”

  秦怀仁虽然没有按照要求,把足量的粮食送到云州,但也算是拼劲了全力。

  在刘太后的操作下,秦家顺利的拿到了广南东西两路的粮引,这两个地方气候湿润,产量比任何地方都要高出两成。

  拿下这两个地方,相当于拿到了一个钱袋子。

  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这次秋收,秦怀仁也是再三提醒了秦二狗与刘义泽。

  “你们两个要放下恩怨,联手帮我把这次秋收弄好,这是秦家灾年后的第一个大事情,做好了我们秦家的收入要比以往多三成!”

  同时秦怀仁也是保证,如果做得好,今年所有人,在过年时,多发一个月的月钱。

  在这种刺激下,大家也是激情高涨,努力的忙了起来。

继续阅读:第506章 丰收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宋企业家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