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朝廷诏书
醋溜肥肠2025-07-28 17:282,125

  仁宗很少与官员单独吃午膳,一般都是和几个妃子一起。

  八王爷有幸和仁宗一起吃过几次饭,可这次的午膳可谓是吃的太久了。

  整整吃了有好几个小时,饭菜热了好几遍。

  饶是开明的仁宗,听到八王爷的超现实的言论,也不由得无法接受。

  自古皇权天授,无论开国皇帝的皇位是如何得来的。

  仁宗也无法避免有这样的观念,百姓就是百姓,不存在所谓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说法。

  况且大宋建国百年有余,从未出现过一起农民起义的事件。

  他自认为他们赵家把大宋管理的井井有条,百姓富庶,虽然近期与辽国的战争吃了点小亏,但不至于伤筋动骨。

  可八王爷对大宋经济的言论,却也让仁宗耳目一新。

  仔细想来,似乎有那么一点点道理。

  大宋的赋税虽然很多,但有超过三分之一来自周边国家的岁币和进贡。

  如果刨去这些岁币和进贡,大宋的财政不知道会不会有这么好。

  吃饭期间,仁宗也提到过这个问题,可八王爷想了又想,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

  八王爷的意思是,大宋目前国力很强,这种假设不可能存在,至少是在仁宗在位的时候不可能出现。

  大宋的经济虽然不是太发达,可也不至于落后他国很多。

  辽国这次的战争虽然是攻下了五城,但也是以举国之力来犯。

  在这次战争之前,宋辽两国已经有近五十年没有大的战争,基本上都是在边境上有一些小摩擦而已。

  也就是说,辽国卧薪尝胆了长达五十年之久,才能以举国之力与大宋一站。

  占领五州以后,辽国原本想减少岁币和进贡,可大宋并没有答应。

  朴一生一咬牙,干脆直接就不交了。

  可大宋上下似乎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妥,好像少了辽国的岁币,官家与百姓的生活也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

  这也是为什么八王爷并没有完全认同秦长义的话语。

  但仁宗和八王爷也不是看不到辽国的进步,至少他们的巨大投石机,让宋军吃尽了苦头。

  巨型投石机除了需要大量的钱财之外,还需要能工巧匠。

  辽国一次性制造了上百辆,这花费估计也是百万级别。

  聊完了经济方面,仁宗与八王爷顺势的聊到了军队这一块。

  “八叔,你的两员大将已经损失了一位,连带着一万精锐也损失殆尽,你后面有什么打算。”

  “当了将军,就要做好随时把命丢在战场上的准备,法伟将军死得其所。”

  八王爷淡淡的一句话,难掩他的痛心与失落。

  “但是我听说,有个叫马天元的将领不错,他是之前是虎贲军的人,使得一手好弓,目前在泸州当知军,现在在前线驻守。”

  “此人我听说过,虎贲军旗下都是猛将,只可惜受小人所害,被迫离开了!”

  “马天元作战勇猛,经验丰富,把他调入你的麾下如何?”

  “甚好,听说他还与秦长义有些交情。现在我们与秦长义走的也很近,可以尝试拉拢一下。”

  “这样吧!先把他调到金陵去做知军,让他重新组建金陵军,然后再把他调任去川路任节度使。”

  八王爷对此建议并未反对,可他询问孙功成将如何任职。

  “孙功成好办,调任江南路布政使。”

  “这不是降级了么?在川路他好歹还兼任了节度使。”

  “江南路的节度使胡道龙已经快六十岁了,就算保守派那些人想继续保他也不可能的!祖宗家法在这里呢,非京官朝官,六十岁必须致仕。”

  “也好,到时候就怕那帮老家伙和太后那边会抢夺这个位置!”

  “后面的事情,后面再说!再说了,我们江南路又不是完全没有势力,至少临安、金陵、豫章三地还不是在八叔的手里。”

  八王爷连声叹气,“三个州城能有什么太大的作用!江南路太富庶了,各方势力都汇聚在这里!”

  “无妨无妨!我们争夺这些地方,不就是为了钱么?之前我们没有帮手,现在有秦长义,到时候让他到江南路搅一搅。”

  “对,让他去搅一搅!”

  两人最后对长义商会的事情做了最后的决定,让他在招人的时候暂时不提医保的事情。

  并且责令各地的官府,务必把朝廷的诏书内容传达到各个书院和私塾。

  秦长义在接到这样的命令后,也是十分无奈,但同时他也认清了一个事实,在封建社会无法照搬现代社会的一些政策。

  一夜之间,长义商会各地的招聘布告全部抹去了医保的介绍,百姓问起来,所有长义商会的员工也是三缄其口。

  而那些有幸去长义商会面试过的人,无论通过还是不通过,对于大家的询问也是守口如瓶。

  越是这样,越是引起了百姓们的猜忌。

  同时,在各地的大小书院和各类私塾,所有的读书人都被告知了,如果现在不参加科考,九族三代内都无法参加科考。

  这个消息虽然只是在读书人内部流传,但慢慢的在百姓中还是传开了。

  聪明一点的人,也知道为什么长义商会抹去医保介绍这个事情。

  朝廷的这一招还是非常管用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想不读书,古代人的亲戚都住在一个州城,来往密切。

  如果哪个人不听话想放弃科考,绝对会被七大姑八大姨,各种大伯二伯三叔之类的人骂的狗血淋头。

  没了读书人,还有普通的百姓。

  长义商会依然是香饽饽,可惜的是职位少,报名的人又太多。

  久而久之,大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那些读书人和习武之人也幡然醒悟了过来,好在没有放弃科举,万一进不去商会,不仅连累自己,还连累了亲朋好友。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虽然依旧羡慕长义商会的员工,但生活还是照常。

  从某种意义上将,秦长义宣传医保的目的达到了。

  他正在考虑何时推出全民医保政策,关于这个问题,他打算亲自汴京一趟,每次都让八王爷跑到渝州来,怪不好意思的。

  另一边的秦怀仁,如愿的拿到了广南东路、福建路、荆湖南、北路的粮引。

  为此,秦怀仁几乎是花光了家底,把这四路的几百个粮店全部收为己有。

  只等待今年的秋收,赚他一大笔。

继续阅读:第572章 过去与未来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宋企业家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