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槐安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心中对这个陌生的国度,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他希望能在这里,找到他想要的答案。
国际儿童艺术节,在里约著名的市立剧院隆重开幕。
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教育家、政府官员和媒体记者,齐聚一堂。
宋槐安作为特邀评委和嘉宾,受到了高度的关注。
他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简短而精彩的演讲。
分享了他对儿童艺术教育的理解,以及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展望。
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热烈掌声。
接下来的几天,宋槐安全身心投入到艺术节的各项活动中。
他认真观摩了来自不同国家孩子们的艺术作品,从绘画、雕塑到音乐、舞蹈,形式多样,创意无限。
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深受启发。
他还参加了多场艺术教育研讨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交流经验,探讨合作。
伊莎贝拉作为主办方代表,一直陪伴在宋槐安左右。
她对宋槐安的才华和见识,越发敬佩。
也对宋槐安温文尔雅,平易近人的风度,产生了好感。
她会主动为宋槐安介绍巴西的文化艺术,带他品尝当地的美食。
甚至还邀请宋槐安,去她家里做客,感受巴西人的家庭氛围。
宋槐安对伊莎贝拉的热情,保持着礼貌的距离。
他能感觉到伊莎贝拉对他的欣赏,但他心中只有詹流景。
他只是将伊莎贝拉,当做一个普通的朋友和工作伙伴。
慕晚晴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五味杂陈。
她既为宋槐安的魅力感到骄傲,也为自己无法走进他的内心而感到失落。
她只能默默地扮演好助理的角色,为宋槐安处理好一切琐事。
艺术节的活动之余,宋槐安并没有忘记他来巴西的另一个目的。
他向伊莎贝拉提出,想去里约的贫民窟看看。
了解那里孩子们的真实生活,以及他们对艺术的需求。
伊莎贝拉听到宋槐安的这个请求,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犹豫。
“宋先生,贫民窟的环境比较复杂,治安也不是很好。”
“您是尊贵的客人,去那里,恐怕不太安全。”
她有些担心宋槐安的安危。
宋槐安却坚持道,“伊莎贝拉小姐,我既然来了巴西,就想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国家。”
“贫民窟也是里约的一部分,那里有最真实的巴西。”
“至于安全问题,我相信有你们的安排,不会有太大问题。”
“而且,我听说,贫民窟里,也有很多热爱艺术的孩子,我想去看看他们。”
他的语气,充满了真诚和决心。
伊莎贝拉被宋槐安的执着所打动,也对他的人道主义精神,更加敬佩。
“好吧,宋先生,既然您坚持,我会为您安排的。”
“我们会挑选一个相对安全的社区,并加强安保措施,确保您的安全。”
她决定,亲自陪同宋槐安前往。
贫民窟的探访,安排在艺术节闭幕后的次日。
宋槐安和慕晚晴,在伊莎贝拉和几名安保人员的陪同下,来到了一处名叫“上帝之城”的贫民窟。
这里与里约市中心的繁华和光鲜,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低矮破旧的房屋,狭窄泥泞的街道,随处可见的垃圾,以及孩子们黝黑瘦弱的脸庞。
贫穷和落后,是这里最真实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