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鸡犬升天
九皋王2025-07-02 18:562,351

一队人马杀向淮南王府。

  早有探马来报,淮南王府一团乱麻。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父王,咱们反了吧!”刘迁乞求道。

  刘安眼中空相。他无力地摇了摇头。“你放眼看一看,还有什么?树倒猢狲散的道理,你难道不明白吗?”

  “可咱们怎么也不能做待宰的羔羊吧?如果不行,咱们就跑吧?”刘迁现出颓色。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往哪跑?哪里还有咱们的立锥之地?”

  “往漠北跑,要么就越过南越之地……”

  “堂堂大汉王爷,做蛮夷?这种辱没祖宗的事情,亏你想的出来!滚出去!”刘安怒不可遏了。

  撵走了刘迁,刘安心内一片悲戚。家族正在遭受灭顶之灾。身为家住,他却无计可施。此刻,他真切感受到,纵然自己贵为王爷,但在王权面前,也如同草芥。可恨自己昔年在文学上沉吟日久,却未能积蓄更多的兵马。没有了筹码,只能坐以待毙。

  “唉!”

  只有一声叹息。过眼繁华!过眼繁华啊!他闭上了眼睛,任凭时光缓缓流淌。他似乎已经听到了萧萧班马鸣,那是刘彻的队伍!

  王府内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繁华。那些门客早已经偷偷溜走了,如今,门可罗雀。

  “王爷——”管家垂手而立。

  刘安慢慢睁开了眼睛,“你还没走?”

  “小的从小伺候王爷,断没有走掉的道理。”

  “唉,你的心意我明白。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你在这里,白白丧了性命罢了。常言说得好,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更何况你一个管家了。走吧,都走吧,逃命去吧。”刘安一脸悲戚。

  “王爷放心,就是死,我也要死在王府。”管家凛然,若万古松。

  “何必呢?徒增伤亡罢了。”

  “王爷,咱们还有一张牌没有打。”

  “什么牌?”

  “八公……”

  “嗯?”刘安眼放精光。

  “王爷可以求一求八公仙人,他或可助咱们王府躲过此劫。”

  “好,好,你不说,我倒忘记了。可是,八公向来居无定所,不知此刻,他云游到何地了。想来,皇上的队伍马上就到了,即便是八公,也恐怕来不解了。”

  “王爷忘记了,八公走时,曾经留下一炷香,让危难时刻点燃……”

  “对对对对,我呀,老糊涂了。赶快拿来,点上!”

  管家急忙拿出香,点燃,插在鼎炉内。香烟袅袅,飘向四方。

  刘安看了一眼管家,不置可否。一盏茶的功夫,八公款款而来。

  刘安慌忙下拜,“恩师,救我!”

  “起来说话……”八公一身仙风道骨。

  “恩师,门客雷被诬告我谋反,皇上已经派遣大军前来缉拿,说话间就到。我恐怕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红尘滋扰,纷纷扬扬,王爷还没有悟?”

  刘安一脸懵逼,他期待着八公指点迷津,却等来了他的疯话,未免有些气馁。

  “这是上天要征召王爷去高就,若不如此,王爷只会一味地高乐,贪恋人间富贵,难以离开世俗……”

  “可是,大军马上就到了……”

  “那又何妨?”八公将一炉丹药递给刘安。

  刘安吃了一粒,顿觉神清气爽,身轻如燕。有一股力量托举着身体往上飞升。

  “管家,快,每人一粒,分下去。”

  管家不敢迟疑,将黑色的丹药分给众人。众人服下后,缓缓升腾。

  刘安命令将剩余的丹药洒落庭院,王府中的鸡犬吃了丹药,也一同飞升。

  “多谢恩师救命之恩!”

  “多谢上仙救命之恩!”

  众人在空中拜谢八公。八公一笑了之。

  这时,大军赶到,烟尘茫茫。

  “淮南王听旨——”

  刘安在空中回道,“多谢皇上惦念。从今往后,刘安不受皇上辖制。你就替我回复我皇,告诉他,想要成仙,可以随时来找我。哈哈哈哈——”

  这一幅幅画面,在静波水岸演绎得栩栩如生。苏轼和陈太初蹲在岸边,观看错落时空的大汉往事。

  矮道人李伯祥则看着苏轼和陈太初二人的反映。每每看到八公之际,陈太初眼中则射出一道道精光,那份心驰神往,无以言表。而苏轼则现出一脸的大悲悯。从帝王将相,到贩夫走卒,他都现出一幅菩萨心肠。

  “二位,观看了这许久,说一说各自的感受吧。”望着溶溶月色,李伯祥启发道。

  “八公,仙风道骨,令人敬仰。尤其是他的学问,他的修为,不染尘埃……”陈太初啰里啰嗦,一大通,听得李伯祥有些厌烦。

  “好了,陈太初,你别说了,听听苏轼怎么说。”李伯祥充满期待地看着苏轼。

  陈太初还没有说够,还有许多话想要说,突然被打断,心中很是不爽。可他又无法发作,因为他知道,这个矮道人,是个他招惹不起的存在。他厌恶地看着苏轼。

  苏轼注视着静波水岸,良久,说道,“历经红尘,本身就是一种修行。”说完,又注视着静波水岸,不发一言。

  “我说这个郎君是个贵人,果然没有看走眼。贵人语迟,贵人语简,贵人语深,他,全都占了!历经红尘,本身就是一种修行。一句话,胜过千言万语!”

  李伯祥夸赞苏轼,夸得毫无底线。

  听得陈太初一脸黑线,恨不得一掌将他声声念念的苏轼给拍死!

  “你们两个小鬼头,知道我为什么带你们来这静波水岸吗?”

  “为什么?”苏轼和陈太初齐声问道。

  “想让你们见识见识你们师父的本来面目。”李伯祥意味深长地说道,“看一看究竟谁能继承他的衣钵。”

  苏轼和陈太初彼此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发一言。这矮道人的做法太出人意表了,几乎惊掉了两位骑竹少年的下巴。

  “师父他,就是师父,还什么本来面目?”苏轼一脸狐疑。

  “你们眼拙,怎能看出他的本来面目?就是他本人,由于过境奈何桥时,一时管不住嘴,喝了一口孟婆汤,就变得浑浑噩噩起来,竟然忘记了自己的根本。真是可悲,可悲啊!”李伯祥有些喋喋不休。

  “师父的本来面目究竟是……”陈太初道。

  “就是八公啊!”

  “啊?”苏轼、陈太初二人彼此看着对方,懵懵懂懂。

  陈太初最先从浑噩中醒来,问道,“那究竟谁能继承我师父的衣钵?”

  “继承他衣钵的是……他来了,你们问他自己便是。”李伯祥看着张易简向这么跑来,急忙甩包袱。

  “终于追到你们了!苏轼,陈太初,过来!”

  张易简气喘吁吁地追来。手中是一根藤条,天庆观的镇馆之宝,专司鞭笞学生之责,溶皮蚀骨。

  “苏轼,快跑!老师拿出来那根般若杖!”陈太初撒腿就跑。

  “什么般若杖?”

  “再不走,你死定了!”说话间,陈太初已经越过静波水岸,向月光最亮处飞奔。苏轼闻言,也是一路狂奔。

  “你们这个两个逆徒,都给我站住!”张易简扛着藤条,穷追不舍。

继续阅读:第五十二章 衣钵传人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劫圣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