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也可以。”
赵寒点了点头:“如今一个网点用几个伙计,确实有些浪费了,将他们打散出去,一个人负责一个网点,正好也趁这个机会,培养他们独当一面的能力,日后你也能轻松一些。”
说着,他看向铁锤道:“去把和掌柜叫过来。”
“是!”
铁锤点了点头。
不多时,一名中年男子跟着铁锤走了进来。
这名男子叫和泓,原本在杨安手下,后来云寒商会进驻枫林郡,赵寒怕大牛没有经验,便朝杨安要人,后者便推荐了和泓。
这一次来工地视察,赵寒便将和泓一同带了过来。
“和掌柜,七七姑娘这边人手有些紧张,咱们商会能不能抽调一些人手,帮帮她?”
赵寒说道。
直接从外面招募新人,一来是会耽误事情,再者,没有经过任何的培训,就让这些新人上岗,赵寒也怕将赈灾之事搞砸了,所以,便想着从商会内部抽调人手。
和泓沉默了片刻,看向朱七七道:“七七姑娘,你这边需要多少人手?”
朱七七回答道:“最少也要个百十人才行,太少了根本打不开点。”
“那就没问题了。”
和泓看向赵寒道:“东家,我是这么想的,咱们在各个县城,都设置有网点,每处抽调个三四人,加起来差不多也有百十号人了,不知您意下如何?”
赵寒闻言,愣了一下。
“咱们商会发展的这么快吗?都已经在各个县城设置了网点?”
这段时间,他先是忙着救援杨安,回来之后又忙着赈灾,对于商会的事情,很少去过问。
“这是之前就筹划好的,如今咱们在枫林郡的工厂已经投产,香皂、食盐等物,已经在各个县城都铺开,设置网点也方便咱们的售后,以及和当地的官府打交道。”
和泓解释了一句。
“行,就按你说的办吧,等会儿你和七七姑娘商议一下,看都是抽调哪些人。”
赵寒吩咐道。
“是。”
和泓点了点头。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朱王氏上前一步道:“公子,我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伯母且说就是。”
赵寒打起了精神来。
对于朱母,他还是相当重视的,他知道,对方一旦犹豫的事情,必然不会是小事。
“这几天我也帮着七七处理贷款的事情,根据计算,殿下交接过来的那些粮食,怕是撑不到明年粮食丰收的时候。”
朱母有些担忧道:“如今江南郡那边的粮食价格,一天一个价格,而咱们修路,已经占用了大量的资金,手头已经没有太多的空余资金去购置粮食,照这样下去,有可能会出现粮荒。”
“所以,我建议您,最好还是缩减放贷的规模。”
“伯母说的这些,我又岂会不明白。”
赵寒叹了口气道:“但是,眼前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放贷的规模和额度,是一点都不能少,否则,那些百姓就得饿肚子。”
“至于后续怎么办,只能到时候再想办法解决。”
其实,情况比朱母所说的还要差许多。
云寒商会有不少的利润,都来自于京城的拍卖行。
一件琉璃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利润,简直就是暴利中的暴利。
然而,就在几天前,二牛写信说,拍卖行的生意受到了无故的打压,生意一落千丈。
对于这一点,赵寒早就预料到了。
京城可是那些世家的大本营,他得罪了这么多的权贵,拍卖行就在他们眼皮子底下,这些人如何会让他痛快。
所以,那些世家便接二连三的派人上门找事,甚至还放出风去,谁在云寒商会购买东西,就是他们的敌人。
碍于这些世家的淫威,那些商贾一个个都不敢再登门,琉璃便第一次遇到了滞销。
这些天来,赵寒一直思索对策,却没想出什么好的办法来。
将朱王氏和朱七七送走后,赵寒心里有些烦躁,便来到了李婉儿所在的卧房,直接推门走了进去。
李婉儿正坐在桌前,看到赵寒进来后,她的俏脸闪过一抹红晕,强做镇定道:“你来做什么?”
“你这话说的,我不做什么就不能来了吗?”
赵寒在李婉儿身旁坐了下来。
“快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婉儿了解赵寒的性格,若不是有事的话,他不会在这个时候过来,而是会选择到工地上看一看。
“果然还是你了解我。”
赵寒给了个赞许的眼神,被李婉儿直接无视,他倒也没有在意,神色一正道:
“刚才七七过来了,接下来,她会从商会抽调人手,将灾民贷款全面铺开,到时候,咱们每天消耗的粮食,就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以咱们手头上的这些粮食,怕是撑不了太久,所以,咱们该想想办法了。”
“那你的意思是?”
李婉儿看向了赵寒。
她知道,赵寒肯定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咱们现在能采用的法子不多,就咱们手头上这点钱财,能买到的粮食根本不够用的,所以,我建议,向那些乡绅豪强借粮。”
赵寒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听到这话,李婉儿沉默了下来。
虽说枫林郡遭遇了寒灾,但那些乡绅豪强手里,都有不少的存粮。
这些粮食加在一起,比那些权贵囤积的粮食,要多上许多。
毕竟,这些乡绅豪强哪一个名下都有着上千亩的良田,前几年粮价不高,他们都囤积在了粮仓里,就等着价格高了之后再卖呢。
“向那些乡绅豪强借粮,怕是不太妥当吧?”
李婉儿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那些乡绅豪强手中的粮食,都是从地里收上来的,完全合法合规,即便她身为长公主,也不好强行所求。
“不如先等等看,若是真的没有其他好的办法,咱们再向那些乡绅豪强借粮。”
“殿下,未雨绸缪啊。”
赵寒劝说道:“咱们手上虽然还有些粮食,但现在不去借粮的话,等到手上粮食剩余不多,万一有个什么意外情况,咱们到时候再去借粮,怕是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