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细妹和许青栢领着田翠花几个人回去继续做买卖。
田翠花支吾道:“这一上午我们也没干活,还要白拿你的工钱,不然今天就算半天工吧。”
白大妈也附和道:“是,今天啥也没干,不能算工钱。”
乔细妹笑道:“谁说你们没干活的,你们站在我身后就是我的倚仗,田嫂子去将门口的兔子血洗了,白大妈去将萝卜条翻晒一遍,郝师傅去炒菜。”
她对着许青栢道:“青栢哥,一会你将盒饭抬过去,我们继续做咸菜。”
许青栢心里感慨,她媳妇就是这么有主心骨,不管那些人瞎哄哄,知道自己该干啥。
“好,我去把做好的咸菜装上车。”
几个人齐心忙活了起来。
焦大寺村边上的高速公路畅通之后,外来收菜的越来越多。
乔细妹的小门房抢占了先机,抓牢了一些收菜师傅的胃,他们都愿意来乔细妹这吃饭,即便不来,也愿意在这定盒饭。
许青栢进城做了一些卡券,充值五十块钱,多给五块钱,外送一瓶咸菜。充值一百块钱给一百二十块钱,外送三瓶咸菜。
司机们都是常来村里收菜,他们根本不担心乔细妹和许青栢跑路的问题,大伙都对小门房熟悉无比,就算他们跑路了,小门房也不会跑路。
这么一来,小门房的生意就没断过。
村里也有人效仿乔细妹开小吃部,但是都觉得冲值给送钱的事太亏的慌了,所以都没干起来。
刘秋燕消停了一段时间之后,本本分分的给许青禾做饭洗衣服,没事还跟着许青禾干活,给人家做瓦匠活。
她许久没干力气活,吃不消,她天天出来进去的看见乔细妹的小门房买卖红火,心里又嫉妒又恨。
乔细妹能开小卖店,她为啥不能开。
董如花的日子也不如从前了,以前想吃啥买啥,村里的同龄的女人都不如她吃的好,穿的好。
可如今出来进去的,总那两件旧衣裳,也不敢花钱大吃大喝了。
她看着乔细妹两口子赚钱心里也不舒坦。
刘秋燕整天在董如花跟前吹风:“娘,你看咱们这沙发厂这位置,正对着收菜的这地,比乔细妹他们还近呢,咱们要是开小卖店,不比他们有优势吗?”
董如花也有这个想法,但是她不想出钱:“大伙都愿意去乔细妹那买东西,她人缘好,咱们再开怕是不行。”
刘秋燕眼珠一转:“咱们便宜点就行了,她卖五毛钱咱们就卖四毛钱,谁不愿意贪便宜呀。”
她最近学乖了,不仅对董如花毕恭毕敬的,晚上还给董如花端洗脚水,捏脚。
只要董如花肯出钱,她伏低做小也没问题。
“娘,您不为别人,也得为小虎子考虑,青禾这累死累活的也没有小卖店赚钱容易,咱们不能让乔细妹把钱都赚了去。”
董如花心里松动了。
刘秋燕继续劝道:“咱们这沙发厂里有现成的货架子呢,只要进货就行了,回头您管账,赚了钱都给您就是了。”
董如花一听这事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