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回到家之后,何欢在附近找了一个风景区陪我玩了几天。可是还没等我们玩够,她就接到了赵博士的电话。长话短说,这一次是我们来到了一个滨海的城市,见到的人是一个很普通的中年男人,他叫孟长兴。
要说一个人如果在某个行业里面有所成就了,那以后的日子真是优哉游哉。就比如说赵博士,人家很有钱不说,还很有闲。最了不起的,是她的人脉广。桃李满天下的她在哪儿都有熟人,这一次就是她的一个学生,把孟长兴介绍给我们的。
“你们知道不落之星吗?”在介绍孟长兴的个人情况之前,赵博士的学生竟然先问了我们这样一个问题。
“我就知道有首歌叫《日不落》。”何欢回答她说。
“那你知道日不落是什么意思吗?”对方又问。
看何欢被对方问住了,我只好选择抢答给她找回颜面:“这个日不落啊,出自英国的自称。那时候人们就已经知道了地球自转,并且围绕太阳公转的这一事实。因为英国曾经有遍布全球的殖民地,所以对英国来说,他们的领土一天二十四小时都会被太阳照射。因此英国自称日不落帝国,其实就是想说他们地盘大。”
看着何欢对我投来赞许的目光,赵博士的学生说:“对,这个不落之星啊,跟日不落的意思差不多,是对一个女艺人的尊称,表示当时的人认为她会一直红下去,永远不会陨落。”
“我怎么没听过娱乐圈儿里有哪个女艺人有这个称号?”何欢听到这里诧异的问。
赵博士这时候笑着对我们说:“这就是咱们的代沟了,你们这些八零后肯定不知道她。但是对我们这些六零后来说,不落之星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这个不落之星本名叫张玲玉,在八十年代的时候一夜爆红。只可惜她刚红了一段时间就自杀了,没有留下太多作品,所以你们这些年轻人不知道她!”
“那这个不落之星和孟长兴有什么关系呢?”我问。
“据孟长兴所说,他上个月看到张玲玉了!”赵博士的学生回答我说。
“等一下,赵博士刚才不是说张玲玉多年之前就自杀了吗?”何欢这时候听出了问题,立刻打断对方问到。
“这就是我找你们来的原因啊!”赵博士说到这里推了一下眼镜,神色肃穆的对我们说:“其实当年我看到张玲玉自杀的新闻时,就觉得难以接受。那时她正当红,前途不可限量啊!你说事业如火如荼,生活顺风顺水的一个人,怎么可能突然间服用大量安眠药轻生呢?后来很多人都觉得她没有死,前些年也陆陆续续有些报道,说有目击者声称自己看到了张玲玉。不过毕竟手机是从这些年才开始普及,最开始的手机还没有拍照功能。因为所有声称看到不落之星的目击者都不能拿出真凭实据,所以主流媒体还是认为,那些觉得张玲玉并没有死,而是隐姓埋名,找了个没人认识她的地方藏了起来的这种说法,只不过是因为她的影迷接受不了她英年早逝这一事实而已。”
“那您怎么就能判断孟长兴说的话就是事实呢?”听到这里我忍不住问。
“因为……他拍到了不落之星的照片!”赵博士回答我说。
“不对吧,这事儿都过去几十年了,那张玲玉就算成名再早也都变成一个老太太了,孟长兴怎么可能把她认出来?”我又问。
“这就是诡异的地方了……”赵博士说到这里拿出一张照片,一边递给我一边说:“已经过去了几十年,可是不落之星一点都没变老……”
听赵博士这么说,我想起了一句歌词:“多少人曾爱慕你年少时的容颜,可是谁能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我们总是评价某位女星是不老的神话,可是神话终究只是神话,那些女星素颜的时候绝不可能一点老态都没有。当我看到赵博士给我的照片时,我觉得那就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姑娘。可是等我看到张玲玉几十年前的照片之后,我不得不开始怀疑这两张照片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了!
我见过长得像的,可是没见过长得如此相似的两个人。如果你跟一对双胞胎接触久了,都能分辨出两个人之间的差异。当我拿着手中的照片仔细的比对了一下,发现还真就找不出任何的不同之处。何欢平时就喜欢玩大家来找茬,看了半天也没发现有什么明显的区别。不过一张照片并不能说明什么,现在十几岁的孩子都会PS,如果想要证明张玲玉还活着,必须找到本人才行。
“这个孟长兴用你们年轻人的话来说,是张玲玉的脑残粉。据他自己所说,自从他第一次在报道中看到张玲玉没有死的信息,他就开始进行调查。多年以来他走访了所有据称张玲玉出现过的地方,全都一无所获。谁知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前几天他带着家人去一个海岛旅游,无意中看到了张玲玉!”赵博士说到这里,她的学生接着说:“就因为他拍下了张玲玉的照片,所以孟长兴对张玲玉没死这件事情深信不疑。可是你们也知道,这么多年过去了,张玲玉一点都没变老,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孟长兴不信,非要辞掉工作去找他的心中偶像。孟长兴的老婆实在是受不了他的这种举动,认为他心理有问题,就把他带到我这里。不过我跟他聊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他这种追星的行为也不算是严重的妄想症。因为我看了他这些年搜集的资料,说实话,我都开始有点相信他说的话了!所以我觉得他现在不能确诊为妄想症,如果想要打开他的心结,唯一的办法就是找到照片上的那个女人,然后让他自己认定张玲玉已经死了!”
“你的意思是不是……如果想治愈一个疯子,就要先陪他一起疯。这样一来在潜移默化中让他看清事情的真相,最后他自己就会意识到自己错在哪儿了?”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