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马邑之谋(六)
相遇依旧2025-07-28 17:272,916

  尉史一五一十,把汉军的计划和盘托出。

  “你胡说!聂壹不是那样的人,我明明看见他把县令的脑袋剁下来挂在城门之上的,怎么会有假呢?”呼延胜说。

  “那颗人头并非马邑城县令的人头,而是监狱中一名死刑犯的脑袋!”尉史说。

  “那马邑城中,聂壹手下几百名兄弟又是怎么回事?”呼延胜问。

  “聂壹是个大商人,长期与你们匈奴做生意,想必你们也知道,他走私盐,铁,兵器,贩卖人口,马匹等等,什么赚钱干什么,这些年下来,也积攒了不少财富,而那几百人并非他的手下,而是他临时花钱雇来的。”尉史说。

  “什么?这个该死的聂壹,我那么相信他,他居然敢骗我!要是再让我抓住他,非把他撕碎了不可。”呼延胜怒道。

  “原来如此,我本来就疑心此事,”军臣单于听了之后,大吃了一惊,“几为汉军所卖。”

  “单于,现在已经真相大白了,赶紧撤兵吧。”中行说说。

  “可以,”军臣单于点了点头,“呼延胜,快去传命吧。”

  于是呼延胜,骑上一匹快马在匈奴军队的面前来回奔驰着,高声喊道:“所有人听着,单于有令,前队变后队,后队变前队,即刻班师回营。快,快!”

  十万匈奴骑兵闻令而动,迅速地退了回去。

  当他们走出边境时,单于感慨地说道:“我得到这个尉史是上天的意思,是上天要让他告诉我内情的。”

  于是封尉史为“天王”。

  汉军曾约定,等到军臣单于进入马邑城后,再纵兵出击,结果军臣单于没有到马邑城来,所以汉军主力一无所获。

  王恢与李息率领三万人马从代郡出发,埋伏在匈奴返回途中的两侧的山谷中,打算攻击匈奴的辎重部队。

  “报告二位将军,匈奴十万骑兵没有进入马邑城,而是从武州边塞撤了回来,即将经过此处,返回匈奴王庭,请指示。”此时,有一名哨探跑过来报告说。

  “你说什么?怎么会这样?”王恢听了之后大吃了一惊。

  “王将军,经过我们详细地打探,了解到,是因为聂壹又献计在马邑城北边一百里左右的地方投放了大量的牛,羊等牲畜,却无人放牧,有意让匈奴骑兵来抢夺,没想到,都引起了匈奴单于的怀疑,他们抓捕了一名雁门郡的尉史,从他的口中得知了我们马邑之围的计划。”哨探说。

  “这个该死的聂壹真是聪明过头了,还有这个雁门郡的尉史着实可恨,既然被匈奴人抓住了,就应该自杀,怎么可以把我们的行动计划泄露出去呢?”王恢气得以拳击地。

  “王将军,那你看,这仗我们是打,还是不打?”李息问。

  “匈奴骑兵共有多少人?”王恢问。

  “十万。”那名哨探说。

  “这么多,”王恢一听,脑袋比车轱辘还要大,

  “匈奴骑兵有十万人,而我们只有三万人马,而且人家都是精锐,我们却是老弱病残,如果打的话,我们肯定是打不过人家,弄不好就会全军覆没,我不能拿三万兄弟的性命开玩笑呀。”

  “可是如果不出击的话,回去以后,皇上岂不是要治我们怯敌之罪?”李息说。

  “皇上给了我们三万人马,本来是让我们去攻打匈奴的辎重部队,断其退路的,并非让我们去攻打匈奴主力军队的,因此,我们的马匹,装备本来就差,如何能打得过十万匈奴精锐骑兵?这不是白白送死吗?”王恢说,“看来这是天意啊,现在战机已失,今后,我们要和匈奴打持久战了,我要为朝廷保存有生力量呀。”

  “那现在怎么办?”李息问。

  “还能怎么办,退兵!”王恢下定决心说。

  “好吧,你是主将,你说了算。”李息说。

  韩安国等率领大军分驻马邑境内埋伏,但好几天不见动静,遂改变原先的作战方案,率军出击,结果已无匈奴踪影。

  长安。

  汉武帝得知三十万大军无功而返,竹篮打水一场空,十分震怒。

  汉武帝以王恢提出战争却临阵脱逃,将王恢下狱。

  廷尉判处王恢畏敌观望死刑。

  王恢让家人拿出千斤黄金买通田蚡。

  王太后的宫中。

  “姐姐,我今日专为王恢一事前来与你商量。”姐弟二人见面以后,田蚡开门见山地说。

  “你是说大行令王恢?”王太后问。

  “是的,姐姐住在深宫,却洞若观火,想必对马邑之围的前后经过,已经了如指掌。”田蚡说。

  “对于这件事我已知晓,他们做事实在是太不小心了,致使整个计划落空,三十万大军从长安到马邑要耗费多少钱粮呀,”王太后说,“计划失败了,总得有人负责,也难怪彘儿将王恢下狱。”

  “姐姐,话虽如此,可那王恢毕竟是朝廷的忠臣,对陛下忠心耿耿,是他率先提出攻打匈奴的,现在匈奴没有打着,却斩杀大将,这样做,朝廷中主和派可能会觉得胜利了,尤其是匈奴那边更是高兴,不费一兵一卒,就除去了一名悍将,这岂不是令亲者痛,仇者快吗?”田蚡说。

  “可是王恢畏敌观望,也难辞其咎呀,你想,从今以后,我们汉朝再想与匈奴和亲,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了,与匈奴开战势在必行,如果今后所有的将领都像他一样临阵怯敌,这仗还怎么打?”王太后说。

  “姐姐,你说得也有道理,不过,这个责任也不能全推卸在王恢一个人的头上呀,本身皇上给他的军队就少,基本上都是老弱病残,装备也差,分配给他们的作战任务是袭击匈奴的辎重部队,并没有指示他们去攻打匈奴的主力,他若硬着头皮与匈奴开战的话,岂不是白白葬送三万兄弟的性命?虽然王恢没有攻打匈奴的军队,却也为朝廷保存了三万有生力量,应该说是功过相抵呀。”田蚡说。

  “还是那句话,打了败仗总得有人负责,皇上总不能自己给自己定罪吧,韩安国,公孙贺和李广三位将军率领主力部队埋伏在马邑城的周围,匈奴的军队始终没有进入马邑城,人家有什么过错呢?你总不能治别人的罪吧?而匈奴退兵之时,却是经过王恢和李息的防区的,因此,他们二人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王太后说。

  “姐姐,一直以来,我朝与匈奴实行和亲政策,皇上受尽了匈奴人的窝囊气,现在难得有这么一个人站出来主张与匈奴开战,用军事手段解决匈奴问题,现在匈奴尚未消灭,像这样的主战的将领仍然大有可为,倘若王恢死了,将来,皇上若再想与匈奴开战的话,谁又来支持他呢?以韩安国为首的主和派必定又会站出来,大唱和亲的好处,千方百计阻止陛下与匈奴开战,那么,到那时,皇上岂不是孤立无援?恳请姐姐能在皇上的面前多多美言,保他不死。”田蚡说。

  “你这样竭尽全力想保住王恢的性命,是不是拿了人家的好处?”王太后问。

  “我——,”田蚡有点结巴地说,“不瞒姐姐,我是拿了他一点钱财,并不是很多,不过,这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我是觉得王恢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就这样死在了自己人的手里,太可惜了。”

  “你倒诚实,你已经有了那么多的财富,你还贪恋这些干什么呢?有空的时候多读点书,将来也能帮助你外甥做点事,不要整日把心思都放在捞钱和玩女人身上。”

  “姐姐,我知道了,”田蚡面带羞愧地说,“那王恢这件事,怎么办?”

  “好吧,既然你张了一回嘴,那我就试试看吧。”王太后说。

  “多谢姐姐!姐姐亲自出马,肯定是马到成功。”田蚡说。

  第二天早上,汉武帝来向王太后请安。

  “彘儿,你且坐下,正好我和你说点事儿。”王太后说。

  “母亲有何吩咐?”汉武帝问。

  “我听说你把大行令王恢下了狱,不知可有此事?”王太后单刀直入地问道。

  “不错,是有此事。”刘彻一听他娘提起这件事,一皱眉。

  “王恢身为大行令,负责外交事务,久与匈奴打交道,十分了解匈奴人贪得无厌,不讲信用的本性,因此,他才向你建议与匈奴开战,以血前耻,虽然此次马邑之围没有成功歼灭匈奴的主力,匈奴军臣单于退兵之时,路过王恢的防区,他没有出击,但他却为朝廷保存了三万有生力量,可谓功过相抵,大战未开,却斩杀大将,于军不利,我看他对朝廷忠心耿耿,也没有什么大错,你就把他放了吧。”王太后说。

继续阅读:第248章 马邑之谋(七)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历代帝王之汉武大帝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