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郡,厌次县。
几间茅草屋。
东方朔正在屋内读书,他读书和别人不一样,可以一目十行,而且,过目不忘。
此时,从外面走进来两个人,看上去身材容貌都极其相似,一样矮,也一样胖。
两个人拉拉扯扯,不知道他们要干些什么。
东方朔放下了手中的竹简,说道:“李大,李二,你们兄弟俩到我这里来有什么事儿吗?”
这李大,李二乃是亲兄弟,住在村西头。
“东方朔先生,我们有一件事,想请你给我们评理,到底是谁对谁错。”李大气呼呼地说道。
“可以,你们说说吧。”东方朔斜着眼睛看着这兄弟俩,脸红脖子粗的,好像刚干过仗似的。
“我们兄弟俩的父亲早亡故了,还有一个老娘在堂,在老娘身体健康、能劳动的时候,供李二读书,并且,把家里的四间草屋都给了他,说什么如果不把四间茅屋都给他的话,人家女方就不答应这门亲事,后来,李二成了亲,生了孩子,老娘又帮他带孩子,帮他们家干活。
我和我媳妇儿没办法,找亲戚朋友四处借钱,又盖了两间茅草房,才有藏头之处。如今,老娘年龄大了,不能劳动了,卧病在床,需要人照顾,李二却说,要和我平摊,每人照顾老娘一个月,你说这合理吗?”李大说。
李二听了他大哥说的话之后,说道:“先生,大汉以孝治天下,并且律法规定,作为子女有共同赡养父母的义务,李大作为我的兄长,他自然是要赡养老娘的,他怎么可以此为由推卸责任呢?”
东方朔一听,笑了笑说道:“你们兄弟俩说的都有道理,接着往下说。”
李大说:“我认为这不公平,如果说老娘在能劳动的时候,供你读书,也供我读书;分财产时,房子一人一半,你两间,我也两间;帮你带孩子,也帮我娃儿;帮你干活,也帮我干活,那么,我赡养她是应该的,可是,她太偏心眼儿了。”
“你说的这些都是片面之词,你忘了,当初你曾卧病在床三年,都是我和我娘照顾你,把我们家的钱都花光了,并且,债台高筑,后来你终于康复了,而所欠的债都是我去劳动还的,难道你把这些都忘了?”李二说,“要不是我和我娘照顾你,到处为你请郎中治病,你早死多时了,你说,你还有点良心吗?”
李大听了之后,低头不语。
东方朔看了看他们兄弟俩,长叹了一口气,说道:“我东方朔少年时,就失去了父母,依靠兄嫂的抚养长大成人,你们俩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最起码还有老娘陪你们说说话。
我看这样吧,把你们的老娘送到我这里来,我认她做干娘,我来照顾她,你们看行不行?”
“先生,那如何使得?”兄弟二人顿时羞臊得满脸通红。
“那又有什么不可以呢?我现在倒是想行孝,可是,老天已经不给我机会了。”东方朔伤感地说。
“先生,我们已经知道错了。”李大、李二兄弟俩趴在地上给东方朔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