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大踏步走进屋内狠狠瞪了萧淑妃一眼,不等她开口便大声说道:“朕今天来就是要宣布,皇五子赐名李弘,封代王,册封武媚娘为昭仪,册封大典待弘儿满月之日举行,朕要三喜盈门!”
满屋子一下子安静了下来,看着萧淑妃呆若木鸡的表情我竟然觉得好痛快。我不是一个幸灾乐祸的人,可是那一刻我突然看到了自己人性中的另一面,也突然明白了一些争宠在后宫中的意义。
李治说这并不是他一时的决定,他原本打算在弘儿满月的时候再宣布的,好给我一个惊喜。我依偎在他的怀里假装欢喜,但心底却苦涩无比。我发誓做一个保护孩子的好母亲,可原来我是如此脆弱,我什么都做不了,只有依附着他的羽翼才可以存活,这是多么的悲哀啊!
“武媚娘,算你狠!”萧淑妃回头望着明月楼狠狠说道,“我一定要找出你的破绽,看你还能得意多久!菱角,去查一查武媚娘回宫之前的经历!”萧淑妃的直率或许是她人性中的一种魅力所在,却也正是她致命的死穴。自那天之后,李治对她便完全失去了好感,不禁宠爱全无更是连见都不愿再见她一面,即便她搬出雍王作借口,李治也不再上当。这种失落让萧淑妃更加不平,她的愤恨越积越重,就更加急于向我报复。我无意惹波澜,怎奈风起波涌,就像大自然的法则我无力违抗。
那天,我一步步登上汉白玉的台阶,头上摇曳的珠钗让我有种不堪重负的感觉。我的对面,李治坐在高高的龙椅上,冕冠之下我看不清他是否在冲我微笑,但我能够清楚地听到两旁的朝臣们是如何的唏嘘不已:“只不过是册封个昭仪又不是皇后,用得着这么大排场吗?”
“哎,这叫母凭子贵,一下子就跃居九嫔之首,这武氏可不是简单角色!”
“如此看来,武昭仪果然妖媚。只怕以后皇后娘娘的日子要更不好过啦!”
“皇后娘娘没来,说是身体不适,其实——哎!”
“苍天无眼,伦常何在?先帝啊!”
我不觉轻轻地笑了,这些老夫子们恪守正统或许并不是坏事,只是以他们狭隘的思维定式又如何能了解一代唐宗异于常人的胸襟和决断?
在朝臣们的山呼声中我第一次居高临下望着这些大唐帝国的栋梁们也第一次体会到俯视的感觉原来是这么的奇特。李治的手指光滑温热,我冲着他嫣然一笑却在心底声讨着自己:我此刻的笑容是发自内心的吗?
册封典礼之后便是弘儿的满月宴。李治无比得宴请了群臣,他亲自抱起弘儿逐一向臣子们炫耀道:“看,这就是朕的五皇子——代王——李弘!”言语之间满满的都是一个父亲的骄傲。面对皇帝群臣自然是百般逢迎,各种赞美之词不绝于耳,越发说得李治神采飞扬。而另一边的后宫席位上,皇后的座位空空如也,一旁的萧淑妃侧目,德妃低眉,贵妃和贤妃在懒洋洋地聊天。
“代王的确是大福大贵之相啊!”柳奭突然晃晃悠悠地凑了上来,这才多大工夫就喝了不少,看来王皇后的不痛快全都折射在了舅舅的身上。“不过——”只听他继续说道,“臣怎么看着不大像皇上呢?”此话一出群臣一片安静,连后妃那边也听到动静不由纷纷向这边张望了起来。柳奭完全屏蔽了周围的反应依旧自说自话:“皇上眉峰如刀,而代王是剑眉,不像,实在是不像!”
“柳大人,您喝多了!”一旁立刻有官员上前去搀扶他。虽然大家都会认为柳奭是醉酒才口不择言,但那时我的心几乎揪成了一团,我甚至不敢去看李治的表情。
“男孩儿小的时候大都像母亲!”出来打圆场的不是别人正是长孙无忌,“还记得皇上当年就更像长孙皇后多一些。”
“可是,皇上和武昭仪都是重睑啊!”一句话让大家再次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弘儿修长的双眸上。后宫和前朝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有人在这个时候继续火上浇油我一点也不意外,这只不过再一次让我认识到自己在朝堂上是多么的孤立无援。我窘迫、无助地站在那里就像一个木桩,我不能争辩,那样反而更显得心虚,可是如果我不争辩,李治会不会为此事而上心?
就在我手足无措的时候,一个人缓缓走上前探头看了看然后用洪亮的声音大声道:“如此看来,代王殿下的眉眼倒是像极了先帝!”一句话立刻改变了周围的气氛,这是一句实话,弘儿的眉眼确实有他祖父的风采,这一点毋庸置疑。“是像先帝,这么说还真是!”大家纷纷议论道。这时长孙无忌抓紧吩咐内侍:“中书令大人醉了,快扶他下去休息!”接着来到李治身旁半开玩笑道:“皇上,代王长得像先帝可是福气哦!”“是啊,先帝庇佑!”众官员一片说笑。隔着嘈杂的人群,我充满感激地朝刚才扭转事态的人望去,上官仪看着我只是浅浅一笑。
宴席结束众人散去,我踏上华辇正要离去看到长孙无忌和上官仪正朝这边走来,我见此时四下并无他人便停下来向长孙无忌微微施礼。长孙无忌看到我便径直走了过来,上官仪则十分知趣地站在原地。
长孙无忌看着我有那么片刻尴尬地沉默,然后他叹了口气笑笑:“命运真是耐人寻味啊!昨日不知今日之事,我也不知该如何面对现在的你。”
一年的时间比起十几年的情谊原本让我不觉得有多久,但此时面对长孙无忌我竟然有一种生疏的感觉,这种感觉让我失落更让我害怕,“是啊,世事难料。太多的无可奈何、太多的身不由己,或许只能用命数来解释吧!”
长孙无忌深深叹了口气,“无论怎样,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耐心地走下去吧。后宫的琐事我也听到过一些,不过以你的聪明才智应该应付得来。皇后秉性纯善又知书达理,是先帝亲自挑选的佳媳,你若是能多帮帮她,为她着想,她定是会念你的好,这往后你和代王在宫里的日子也自然会更顺当些。”
长孙无忌的话表面上是提点我后宫的生存之道,但我怎么听出了别种滋味,难道他在暗示我什么,他该不会是要提醒我皇后的威仪是不可挑战的?我的心霎那间有一丝寒凉,原以为这份忘年的交情是至纯至真的,我可以体谅他的身份和诸多难处,所以并不求依仗他在朝中的地位为我和弘儿做些什么,但他至少应该是懂我的,可原来高高的朝堂之上那个男人的世界是我一介女子根本无法参透的。
我笑着施礼,或许我应该立誓做李治的贤内助以消除长孙无忌的疑虑或是担忧,但我不想那样违背自己的内心,于是将话岔到一旁:“那边可是上官仪大人?我该向他道声谢才是。”说罢在长孙无忌的引领下向上官仪走去。
“上官大人,武媚在此谢过大人了。”我上前深施一礼。
上官仪诚惶诚恐地回礼:“昭仪娘娘何出此言?”
“今日宴席之上多亏大人解围才能及时化解尴尬。武媚代代王谢过大人了。”
“下官惶恐,下官只是说了句实话。柳大人也是醉酒才口不择言,还望娘娘大人大量不要往心里去。”客气、礼貌、距离,或许上官仪和我一样都不愿别人看出我们早就熟识,这也是我们之间的一点小小的默契。
“那是自然。武媚也就此告退了,二位大人请便。”只是三言两语我便转身上了华辇,只是在我的心底依然有些什么翻江倒海般不是滋味。好不容易得以单独说上两句话,我本以为长孙无忌会问的事情他却只字未提。也许是他早已有了答案,也许是他已经不再关心,但我能想到的最大的可能是他已经从心底里把我划定再也与这些事这些人无关了,既然做了李治的女人,那么往事就不该再有任何牵绊。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为我好,但这就是长孙无忌的原则,在我们各自的人生天平上称量的规则已经在悄悄发生着变化。想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回头望去,长孙无忌和上官仪还站在那里,我甚至还能清晰地看到他们的表情,只是我的心已经混浊了。
“武媚娘,你这狐媚到底还想勾引多少男人!”萧淑妃暗骂着轻轻从树后面走了出来。这时,菱角急急忙忙赶过来低声禀报说:“娘娘,宫外面有消息了。”说着她伏在萧淑妃的耳朵上低语了起来。只见萧淑妃的柳眉逐渐挑了起来,她低声道:“天呐,她果真没有出家,真有她的。菱角,回宫!”
萧淑妃回到寝宫又让菱角把得来的消息反反复复讲了几遍,她细细品味着其中的关联自言自语道:“上官仪是明月小馆的常客,进宫前她曾独自前往长孙无忌府邸,难怪今天她跟他们两个说话时的神情——这两个人和她武媚一定有什么牵连。”想到这里萧淑妃吩咐道:“菱角,你再去好好查一查,任何细节都不要漏掉,包括馆子里的那个伙计也不可疏忽。”与此同时,在萧淑妃的心里已经有了重点怀疑的对象,但是要如何应证自己的猜测呢,她决定主动制造这样的机会。
于是,萧淑妃在第一时间拜见了王皇后。王皇后一直托病拒绝宫里一切大小活动,其实也就是为了躲开册封武昭仪这档子事。现在萧淑妃前来,她本以为是向她八卦庆典上的事情也就没什么心情听她捻酸吃醋,谁知萧淑妃来说的竟然是给太子找老师的事,这倒让王皇后大吃一惊。
“上官仪?”王皇后从她舅舅那里对前朝的事情也有所耳闻,只是没想到萧淑妃会突然向她推荐这个人,一时还是摸不准她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也就不敢随便应承。
“这满朝文武论学问无人能比得过上官仪,由他教导太子自然最合适不过了。”
王皇后知道萧淑妃说的是实情,可是她怎么会平白无故关心起太子,于是便问她:“妹妹怎么会突然关心起这件事了?若是妹妹还有什么其它想法不妨也说出来。”
萧淑妃知道王皇后不可能不对自己的初衷有所怀疑,所以她早就编好了说辞,“姐姐,太子一个人读书未免寂寞,所以妹妹想说让雍王陪读,除了能做个伴也好彼此激励!”
“哦——”王皇后明白了,这哪里是为了给太子找个好师傅,分明是为了她的李素节,她这是想给自己儿子找个学问第一的先生,同时又让朝臣和皇上都看看两个皇子相比究竟是不是他李素节比太子要聪明善学。她萧淑妃还真是自信啊!不过,上官仪的学问好是不假,如果她因为萧淑妃的用意就拒绝此事,那反而更如了她的愿,到时候她就有理由要求皇上将上官仪指派给李素节一人。
“好啊!”王皇后心想既然你早有准备,那么我也不能完全随了你的意,“上官仪的确是上佳人选。就让杞王、许王和雍王一起陪太子读书吧。我这就跟皇上说去。”
这件事就这么顺顺当当地成了,得意之余萧淑妃也开始谋划起自己的下一步。这天,菱角兴冲冲地跑来回禀她宫外又传来了最新的消息:“娘娘,这回可是查清楚了。经长孙无忌府邸的看门人亲口验证,说有一日武媚娘是去找过他们大人,但恰巧长孙无忌不在,武媚娘执意要等。后来长孙无忌回来了,没多久就见武媚娘出了府,以后就再没来过。另外,倒还有条新消息,武媚娘也去过上官仪的府邸。”
“哦,是吗?”萧淑妃这下子可来了兴致。
“有人亲眼见过,算起来就是她入宫前几天的事情,据说呆了好一段时间,掌灯时分才离开。”
“你确定是武媚娘?”
“嗯。是上官府邸前面的摊贩说的。因为下车的是漂亮女人所以他们格外留意,根据描述必定就是武媚娘本人。娘娘,您说那武媚娘去找两位大人所为何事啊?”
“长孙无忌是皇上的亲舅舅,位高权重,武媚娘想必是为自己入宫的事情去求他支持。但想来长孙大人似乎并不买她的帐,否则也不会在她入宫当日率领众位官员前去阻拦。倒是上官仪,俊逸儒雅,人都说他是风流才子,那武媚又狐媚风骚,凑到一起能有什么好事?待到掌灯时分?”萧淑妃鄙夷地笑道,“仔细这么一算,如果代王当真是足月而生,那时间岂不是刚刚好?”
萧淑妃想着转向菱角道:“咱们得多找些证据,当日送武媚娘去找上官仪的那个车夫如果能找到就最好不过了。哦,对了,上官仪这会儿该入宫了吧?”
“是的娘娘,今天是他第一次上东宫授课。”
“走,咱们瞧瞧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