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高山流水觅知音 (上)
花痴梨2025-07-02 19:353,349

上官仪授课结束正要离去,我便留住他聊上几句。我问到弘儿和贤儿的功课,问到先生对两个皇子的品评。

  上官仪说道:“太子聪慧过人,勤勉好学,而且贵在小小年纪就很有主见,有一些见解在臣看来不仅独到而且已经相当有深度,难得啊。与太子不同,雍王殿下更好诗文,且极有天赋,娘娘可知他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是吗?他才多大啊,就有这等本领?”

  “臣不敢言过其实。总之二位殿下天资聪颖都异于常人,臣只怕过不了多久就教不了他们了。”

  “上官大人谦虚了。以后我的显儿、旦儿也要辛苦你呢!我想啊,太子是储君自然要多教他些治国之道,其他皇儿呢,我可对他们没有那么高的期望,只希望他们知书、识礼,以后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开开心心地做个富贵王爷。”

  “这才是娘娘爱子心切呢。”上官仪说着很有意味地看了我一眼,“娘娘,有件事臣知道可能有所逾越,但还是忍不住想问娘娘。”

  我笑道:“你我还那么见外啊?再说这里也没有旁人,有什么话放心说放心问。”

  上官仪这才说道:“前些天臣上的奏章的御批——是娘娘代笔的吧?”

  他很小心地用了“代笔”这个词,不过我还是有些惊讶,于是说道:“何以见得?”

  上官仪答道:“娘娘的右军体虽然和陛下的有九成相似,但还是无法掩盖娘娘自己的气质和韵味。”

  “好你个上官仪,满朝文武都没发现,还是被你给看出来了。”

  “娘娘,臣想不是诸位大人没有发现,而是大多数人即使发觉了也不敢说。”

  我笑了,上官仪待我还是坦白。我于是解释说:“大人也不要多想。我只是在陛下身体不适的时候代为润笔罢了,所有的批示都是依照陛下的意思。”

  “臣明白,娘娘所做都是为了大唐江山。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娘娘的良苦用心啊。”

  “我知道,你是怕朝中的大臣虽然嘴上不说但却心有不满。后宫干政在你们这些儒家夫子心中可非社稷之福啊。所以,才要请你帮我帮陛下好好调教太子,让他早日出息,日后便能帮他父皇分忧了。”

  我的一席话完全打消了上官仪的顾虑。我从他的脸上看到了满意的微笑。都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由此见得所言真不假,上官仪对弘儿可以说是全心全意,早早地就已经在为他的将来打算了。有他这样的师父在我应该感到欣慰才是。

  走着走着便来到了湖边,那座湖心小筑依然还在,不禁让我想起往事颇有些感慨。不过如今,这里已经不再是太子的私人禁地,不知日后弘儿长大了会不会也有一处自己的秘密花园呢?想到这里我不禁一笑,邀请上官仪亭中一观。

  湖心小筑中放着一把古琴,我想大概是哪个有才艺的宫人在此练过琴吧。看着那把普普通通的琴我不禁有些黯然神伤起来。

  “娘娘,这琴有哪里不对吗?”上官仪看出了我的异样,于是问道。

  还好此时身边是上官仪,我看了看琴,又望了望一池碧水说道:“我只是想起了一位故人。”

  我不知道上官仪是否能猜出我所说的故人是谁,但那段时光他没有经历过,所以我不求他能了解我的心情。上官仪没有再多问,而是来到琴前坐下。

  “怎么,大人还有此雅兴?”我问道。真没想到上官仪除了文采出众还擅长音律。只见他浅浅一笑没有说话,指尖已经在琴弦上舞蹈了起来。

  上官仪的琴声透着诗人的浪漫和洒脱,和着今日的明朗天气,让人瞬间融入其中,忘却了忧愁。我于是望着湖中的碧波和水鸟随着他的琴声和道:“琴音款款,碧水浅浅,鸳鸯翩翩,涟漪圈圈。”

  上官仪似乎也被那气氛带动了,随口接道:“清风徐徐,朗日煦煦,小荷尖尖,佳人媛媛。”话一出口却又似觉得不妥,于是低下头去。

  文人才子都是浪漫多情的,我能理解他的兴致所在,于是在一曲弹罢轻轻拍手道:“高山流水,知音难觅。若是我有了女儿,一定也要她拜上官大人为师,教她琴棋书画,让她成为这世间最雅致的女子。”

  那个时候,我的脑子里不再有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只是单纯地、恬适地和上官仪聊着天。但我没有想到,这一幕竟然会被李治看到。那天,他到紫宸殿没有见到我,只有御案上整齐罗列着的已经批阅好的奏章。

  “皇后呢?”他问道。

  大全立刻答道:“好像是去了东宫。”

  东宫?李治突然也来了兴致,于是带了大全也不让通报就悄无声息地进了东宫,却不巧正遇上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场景。他没有声张,又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但从那时起在李治的心坎上就又卡上了一道鱼骨。

  李治和贺兰丹儿的关系越来越不寻常,宫里稍有些心思的人都能看得出来皇帝待这个小姑娘不一般。大家都猜测照这样发展下去,这个贺兰丹儿得蒙圣宠是迟早的事情。

  “媚主,现在宫里都在传陛下和丹儿的事情。你就不打算管一管吗?”蝶衣终于忍不住对我说道。

  我那时对李治憋着一口气,嘴巴上说得好听,除了我不再会对别的女人动心,完全是口是心非!他越是这样,我就越要不动声色,若是因此就跟他闹那才叫没面子呢。但我也清楚,这只是原因之一,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丹儿本身。每当看到她,我就会想到牡丹,就会想起顺娘,那些记忆总会让我不敢直视这个孩子,于是她的存在竟然让我觉得无可奈何起来。

  我摸了摸肚子说道:“蝶衣,眼下我只有一件要紧事,就是平安地把孩子生下来。其他的,以后再说吧。”

  那天大全来传话说李治晚上不来蓬莱殿了,而是在含凉殿就寝,我当时就感觉不妙。我还要忍下去吗?我还要继续坐视不理吗?虽然内心纠结,但我还是忍不住前去一探究竟。庭廊里,杨氏迎面而来,她看到我立刻行礼,“皇后娘娘这是要去哪里?”

  我根本不想和她废话,于是没好气地说道:“荣国夫人这是连本宫去哪里都要过问啊?”

  杨氏微微一笑,说道:“花开花落都是自然规律,这一处的不好了,还有别处的。只要是开在自家院子里,总好过有一天要外出寻野花吧。”

  杨氏的话还真是露骨,她这是要为丹儿说情还是在向我示威?我瞪了她一眼然后快步而去。虽然心里不悦,但杨氏的话我还是听了进去。我总告诫自己人活着要面对现实,现实就是这后宫是皇帝的后宫,而天底下的男人岂有不好色的,何况是坐拥天下的帝王?就算我相信他对我的真心和这么多年的感情,但也不能不面对时光催人老,有朝一日他会另寻新欢的事实。更别说我的身子日渐沉重,就算是皇后也没有权力阻止皇帝找别人侍寝。所以在含凉殿前我止步了。

  “哎呦,皇后娘娘。”大全一路小跑从台阶上来到我面前,“奴才见过皇后娘娘。娘娘,陛下已经歇息了。”

  我没有理会他而是朝大殿望去,里面烛火摇曳,隐隐约约似乎还能听到女孩子的笑声。原来,真的事到临头,心里的感觉还是百爪挠心啊。我苦涩一笑,什么也没说便转身离去。

  夜风凄凉,我突然想起王玉鸳临终时对我说的话,帝王情爱最是不会长久。我当时那样回答她只是故意的,可是不知不觉间岁月已经映证了我说过的话。难道我真的输了吗?我曾带着万般的不情愿和对他的恨再入宫门,却不料这一切都被时光溶解,变成了今天的模样。如此说来,只不过是我又一次的自作自受。

  蝶衣走上前为我披上披风,“身子重要,还是回屋歇息吧!”

  蝶衣说得对,我当前什么不念也得念着肚子里的孩子。想我怀显儿、旦儿的时候,李治不是也会找别的妃嫔侍寝吗?只不过是个贺兰丹儿,一个单纯的孩子,我或是真的有些小气了。想到这里,我便随吩咐蝶衣准备就寝。

  丹儿获得了李治宠幸的事情立刻就在宫里传开了,于是各种各样的传言开始在宫墙内蔓延。为免被那些风言风语搅扰,我选择再一次躲到东宫。于是,这里变成了宫墙内最安静的地方,陪我的儿子读读书,和上官仪聊聊天,在湖边散散步。生活不过如此,就像仰望天边的云,看着在那里,却每时每刻都在变动。

  湖中的荷花已经盛开,清风徐徐驱散着酷暑,耳边有蛙鸣蝉噪做伴,再煮上一壶清茶,甚是惬意。

  “茶是好茶,不过现在不适合娘娘,闻闻味道就好。”上官仪一边品茶一边打趣道。这段时间我们聊天的次数多了,不知不觉间已经拉近了距离,当我们放下彼此的身段,言语之间便更加坦露出真性情来。

  上官仪给自己的水杯加水,明明已经满了他却还在加,直到水漫了出来才叹口气道:“唉,杯子太小了。”

  我笑道:“不是杯子小,是你太贪心。”话一出口就知道中了上官仪的道,于是用扇子掩面而笑。

  上官仪说道:“人呐,哪有不贪心的?好了还想更好,永远不知足。可是这杯子(辈子)就这么大,水满了就溢出来了。”

  我知道宫里的传言也飞到了上官仪耳朵里,于是接道:“是啊,人生不足百年,是不能什么都想要。所以我想开了,才到这里来躲个清净。”

  上官仪见我挑破,于是也不再避讳,“既然想开了,为何还要躲呢?不怕娘娘笑话,我也有几房妾侍,要说宠爱自然是给小妾的要多些,但我最敬重的,感情最深厚的还是夫人。”

  

继续阅读:第四十六章 高山流水觅知音 (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武媚天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