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姬发的理念
弎鲜2025-07-28 18:096,304

  第54章姬发的理念

  失而复得的西岐军权在握,剩下这政务、税赋之权吗?其实也很好应对,因为这天下,就没有军权换不来的东西!

  姬昌表示蓬莱甸候的要求不算过分,乐的大方,就此点检三百甲士赐予姬震随身护卫。当然,这些甲士,大多是姬发这些年积攒在军中的心腹小臣。

  如今也全给姬昌连根拔起,丢手给姬震祸害去。汝等玩得过蓬莱甸候,能把祂弄死,吾自无责备也。若彼等玩不过人家,或者被蓬莱甸候弄死,那就是活该!

  不过姬震还是硬把跟自己回来的那三十个邦属甲士,也要回来做了添头。这些人相从姬震日久,眼见蓬莱之军战力无双,渐渐都死心塌地想要跟着姬震去征伐天下。

  “这却不成,难道吾兄便忍庶子之名终生吗?吾兄何其怯懦也!”

  生性暴躁的姬度狂乱不已,便是次兄能忍,自己也实在忍无可忍啊。母后都六十有余了,每日还要在那殷商的狐媚面前逢小做低!?

  母后可忍,姬度不可忍也。

  “啪!”一声清脆的掌声响起。姬度摸摸脸颊,看看气得瑟瑟发抖的母后,不敢言语。

  “姬度,汝亦不小矣,如何敢这般妄言汝兄?”妇姒恨恨不能再言,哽咽不止。

  “母后息怒,都是孩儿鲁莽。望母后息怒。”姬度虽然暴躁,为人却极为至孝,匍匐请罪。姬发几个也跟着匍匐在地,不断安慰母亲。

  “母后,此事却极为棘手。儿子也曾极力交好神人,平素得力也是极多。然而此事上,那些神人都要纷纷退避,甚至一两月前都在布局退让之法。

  儿子实在不知道彼等是如何测度到今日局面,一时也是手足无措也。”姬发的检讨可谓非常诚恳,无论如何,他都没有为权力去丢掉性命的打算。

  “唉,都起来吧。神人退避又有甚奇怪之处?姬鲜横死朝歌,蓬莱甸候西征。此后又在骊山脚下虐我邦属甲士,那都是一两个月前发生的事情。”妇姒仔细捋了捋思路。

  “姬震逃出太乙神庙,却随后拜在蓬莱甸候的门下,这些神人如何不会思谋因果?

  蓬莱甸候西征之后,自是要携姬震顺路探视汝父和那、那妇姝,这本就水到渠成之事。何况那妇姝的身体一向不好,更加是一个说辞,神人如何会看不清这些道理?”

  这样一理会,便是姬度也回过味道:“莫非神人也觉得蓬莱甸候甚是棘手么?”

  “若非如此,神人惧留孙何故要驻足那龙门神庙。荒野所在,那里又能收到多少贡奉?还有太乙神人,倒不说也罢。

  姬震当日不过是个十三岁的小娃娃,他又能多大神通,如何说逃就逃了?

  总是这些神人还不肯与吾辈呼吸与共也。姬发,汝却要仔细思谋这些事,为何神人受汝贡奉,却又不肯尽力臂助与汝?若只一昧推说惧那北海之神,怕也未必啊。”

  妇姒缓缓又道:“这天下,仁义礼仪廉耻,君父师尊天伦制度,都是通用的。那些神人遵从的,其实与吾等也差别不大。则吾等内心所思,彼神人果然不知否?

  要知道,这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昔日广成神人之言,老身记忆犹新。姬发,汝却要拿出这天下施政的根本才行。那些神人,也是可以利欲熏心的!”

  “母后所言,姬发亦曾深思。”姬发对母亲的智慧由衷感到佩服。

  “姬发以为,神人驻足之地,散布天下名川。祂们不聚集一起,非不想也,实不能也。供养神人花费甚巨,彼等只能分域就食。故这天下诸侯自行其道,才是神人想要的结果。

  那朝歌王受,或者蓬莱甸候,彼等想要怎样之天下?虽无明言,然而昔日吕尚曾有朝歌奏对,结果却不会错的。彼等要的,却是一统的江山。

  然而江山一统之后呢?天下何人再去贡奉神庙!?则天下神人根基尽毁也。儿臣猜测,这才是神人四处行走发动的根本所在。他们是在自救也。”

  姬发理了理思路,再次兴奋道:“母后,吾西岐当以天下诸侯和而不同为上策。

  其一曰,吾当以父王《易经》为本,与天下诸侯约定,使西岐为天下共主,公天下财富封建,永不掠夺。然后行井田之法,使诸侯仆隶、庶民无得逃亡他处,则诸侯自安也。

  如此,诸侯、大夫可各守其疆域,世代享子孙祭祀,而不虞因逃奴或人口相互征伐也。诸侯皆自守牧疆土、卫宿王室。

  诸侯皆隶周天子之属,尊周礼,守疆域,治邦国,养甲士,从王击不臣。其余不过年岁朝觐贡奉,国事皆可自决。

  其二曰,吾西岐兄弟、子孙亦当封建立国,与天下诸侯杂相陈。使天下诸侯,其一为姬姓宗亲,其二为功士,其三为古帝王之后,其四为从周之诸侯。

  如此,诸侯皆尊西岐宗法制度,行周礼,则诸侯反侧自消也。而神人供奉亦得保,其必为吾西岐之援也!

  此后百年间,这天下诸侯封国,当半属姬姓,诸侯间有宗族血脉相亲。所封功士,有臣属之忠义羁縻。便有其他诸侯杂陈其间,也决难二心反复,此吾周天下永固之道也。”

  妇姒与姬度等众都是听得连连点头,这的确是个取天下的好办法,事半而功倍。天下诸侯、甲士、国人皆各有所得,所以就能合力共赢。

  便是神人,也有了后续繁衍的保障。

  “然而此事亦有危殆之处。”妇姒仔细琢磨半天,缓缓道:

  “其一,合纵之始,周当为诸侯宗主之国。这传国体统,需要落在礼法的实处。而礼法之要,不外传国社稷之物,以及长幼嫡庶之别。

  昔日殷商九世之乱,便是因为他们没能搞清楚这些道理。此后虽然有了嫡长子制度,却又在立后之事上反复。以至于嫡子年幼,王权渐移母、叔、兄、太宰等人之手。

  吾西岐亦当以天子领天下,这传国社稷之物,需要理会清楚。故西岐当行嫡长制度。则首要王后之位不可轻废立,后宫妃子不得簪越为后,则嫡子自然年长者居之。

  只是姬发,若欲行此事,汝当先为嫡子方可行之。母后老矣,些许名利早已看的淡了。这身体也还能多挨些日子,平日便是委屈些,又算的什么?

  但那妇姝,却是阻碍吾儿为嫡子的阻碍。此事若不能早做了结,便是姬震封神了不回来,难道那妇姝就不还再生养了吗?

  以汝父今日心意,殊难猜度也。那时姬震之外,或还有嫡子争位之忧。彼以蓬莱甸候为依仗,则吾儿当何以自立西岐之土?

  其二,宗族血脉,过了几代后便要渐行疏远,实不能永固宗室。待异日诸侯国力强大时,则天子之威恐易受挫折。吾儿欲以周礼羁縻人心,原本是极好的。

  只不过,礼法之重在于权柄威严,权柄威严在于兵戈犀利,兵戈犀利在于人民众多、国土广阔、物产丰饶、制度严谨,此皆缺一不可得也。

  吾西岐分封宗室,原本是为了藩卫宗主。然而西岐之土有限,怎能经得住咱们世代分封?岂不是正落了昔日吕尚推恩令的圈套中?

  然若也令天下诸侯行推恩令,人家未必理会咱们,阴奉阳违势在必然也。咱们要行仁政,求大同,便不能无故去征伐这些诸侯人家。

  如此五代以后,必然是王室日弱,而天下诸侯日强的格局,此尾大不掉之患也。故而,咱们也要两条腿走路。

  其一,这礼法的尊卑制度,却要赶紧催着汝师尊闳夭与濮太颠去制定施行。

  其二便是犬戎、蛮夷之地,要去不断征伐。使诸侯之国贡献甲士,所得财货可分配诸侯。然而所得土地,却要尽归王室所有,然后再拿这些土地去分封王室中人。

  想来那些偏僻蛮夷、犬戎之地,要去封建立国将何其艰难?就正好拿去做了吾王室弟子的磨刀石,遂使新封邦国兵戈犀利,则诸侯之国不敢言叛也。”

  “嗯,母后所言有理。儿臣今日的身份,已尽失先手。此后却要靠了父王回心转意才行。儿臣自当以孝道侍奉父王,只是如今看,大概旬月不可成也。

  至于我西岐的传国社稷之物,还要大费一些周折。彼之殷商社稷传国,自有琴瑟之鸣,一历千载。咱们若是也照办了糊弄一套,却又嫌资历不足。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也!咱们终不能就此真去做了他殷商的宗室之臣!此后又当如何去周革商命?

  所以儿臣的意思却是,将吾西岐祖脉推到夏禹之时。儿臣还记得,昔日南宫括与师尊闳夭辩母后为夏正统有曰:

  成汤卒受天命,乃放夏桀,散亡其佐,乃迁姒姓于杞。

  如今杞国虽失社稷,为王子仲衍所居,然母后族系源出于夏,则无异议也。

  此前又有濮太颠在朝歌时,曾与胶鬲论战,以为西岐出自后稷曰: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

  父王亦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

  如此,儿臣索性借着这段时间空闲,请了哪吒、土行僧来,一起重铸夏禹九鼎,以为我西岐传国社稷之物。

  此后纵然西岐伐他殷商,也有了正当理由。所谓君子复仇,虽十世可也!

  说到此后宗室的长治久安,儿臣的意思却是,其一之要在于,王畿选地要土地肥沃,地广千里,最少能应付三代人的封建制度。

  三代之后,天下诸侯间难免世风日下,文恬武嬉,不尊周礼者比比皆是。吾王室自然会有了征伐四方的理由,收其田亩,再次封建可也。

  其二要在礼法尊卑制度严苛。吾若得天下,当与天下诸侯共约。吾当称为天子,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分封卿大夫,皆由其嫡长子世袭其国,为宗子,因此称为宗法制。

  其三在乐统同,礼辨异。天命靡常,人无于水鉴,当以民为鉴。今惟股坠殿命,吾其可不大鉴抚于时。诸侯有不尊周礼者,天子可帅天下诸侯共伐之。”

  姬发想到自己痛失权柄,如今只能靠嘴炮治国,忍不住心生寂寞。妇姒也是叹息一声,勉强认同儿子所说,并无他言。但是她的心中却甚是不以为然,暗暗思谋道:

  “汝那嫡长子身份,当真想要靠你父王的心意就能得来吗?汝执掌国家三权不下七年,今日还不是要被汝父夺了去?说不得,一些事情,还是要吾这婆子做去。

  但使这天下之谤归吾一人,天下之利归汝一身,吾亦无憾也。只盼汝以后能善待兄弟,莫要兄弟相残就好。”

  ===================

  眼看姬震父母无恙,再看到姬发等兄弟的各种强颜欢笑,吕绍安也是兴趣缺缺。晓得自己这次过来,无意中坏了人家兄弟的筹谋,大约不会让他们心生钦慕吧?

  而且自己也有一堆事情等着处理,这西岐风景虽好,却委实不能呆得太久。原本还想拜访一下故人,就是那啥太乙神人嘛,结果人家却又进山采药了。

  只留下一个小小的童子看守神庙,你蓬莱甸候好意思祸害,你就继续祸害吧。吕绍安惆怅不已,看着山壑云烟弥漫,小小童子依着松枝怯懦狡辩,不禁诗兴大发: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同行姬昌、闳夭、南宫括、濮太颠、散宜生一众饱学之辈纷纷惊为天人,反复唱和不已。

  穷奇实在不耐烦听他们这些酸文腐句,一声低吼,探身就想钻进深山,某家且去捉了那太乙神人过来讨好国君,却被主人无支祁一脚踹倒地上不起。

  穷奇委屈极了,如何俺拍一下国君的马屁也算错啦?更加撒泼翻滚不起。

  那个童子就被它吓得一屁股坐倒地上,甚至还尿湿了裤子。正在兴高彩烈的众人纷纷尴尬不已,一齐鄙视穷奇的粗鄙。

  其实吕绍安也只是面子上风雅些,因为那些更加粗鄙的事情都被姬震干绝了。

  三百三十甲士呢,那个装备的细致周全,心疼得姬度差点要向他这幼弟爆了粗口!若非姬奭手快捂住他的嘴巴?

  这可是庶子诽谤嫡子的大罪啊!姬震惋惜不已,否则自己还能再多祸害一些。

  这次乘船自渭水直下大河,当真浩浩荡荡。因为都是骑兵装备,而且甲胄齐全,铜刃锋锐,此外随军粮草辎重无数。

  “或说这些西岐的船?”姬处年龄与姬震相仿,性格绵软,就被二哥打发过来,想要问问这些船只,到了嚣张之地后,如何安排转程的话题。

  “什么船?什么船啊~船的!!!啊?兄长所言为何物哉?”姬震斜眼看了一下这个最小的兄长,好像没能理会小兄长的话语意思。

  “没,没什么,没什么~!”姬处心头一突,赶紧退后。心中大骂二哥姬发的嫁祸于人。

  到了济水之畔,自有木吒领了蓬莱水师赶上前交接。吕绍安这次,却打算在济水的封父之地上岸,他要南下人方,接应尚父和攸候喜一行。

  因为申吟此前派人传来的确切消息就是,东南之地,神人出手了。人方军卒本来并无多少战力,却在神人参与布阵之后,依托淮水与攸候喜所部足足僵持了俩月有余。

  还好神人没有亲自过来捉拿攸候喜和尚父,真要那么干了,尚父或者还能在武吉枪炮的保护下仓惶逃命,但是南征的主帅攸候喜,却绝对要死翘辫子。

  因为神人的介入,吕尚就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家的蓬莱国君也该过来打个招呼。说到底,这都是乃们神界事情,休要波及到俺们人间才对。

  攸候喜也有同感,作为人间智者,他哪怕一时会被吕绍安蒙蔽,但也架不住经常地的夜不成寐,左思右想?比如昔日赢土之岛上遇到的夸父之神,就很古怪。

  那夸父,曾今就是青丘九姓的神明。而千年以降,诸神不愿驻足青丘,也是因为昔日青丘,陨落过太多神人的缘故。

  据说,神人陨落的理由,大多源自夸父之神的背叛!师兄王受曾经很神秘地与自己说过这些神界故事。那时候,申公豹刚刚封神,自己也开始受命缉拿无双国士吕尚。

  也就是说,夸父之神其实是不必尊守神界规矩的。所以北海之神就能肆意驱逐逢莱之神。后来无支祁宁愿与师尊黄龙神人作对,也要辛苦去投奔他蓬莱甸候。

  也只能解释说,他蓬莱甸候,便是那夸父之神!否则这天下的神明,还有谁能得到无支祁的信赖?!要知道,无支祁可是夏禹时代的上古神兽,存世千年有余。

  如今天下诸神风起云涌,纷纷开始涉足人间,自然也是因为,夸父之神降世的缘故。神人间的又一次大战,看来还是不了避免地就要发生了。

  这果然是一个末世啊!攸候喜慨叹。但这末世,却是那些诸神的末世。对夸父之神来说,人家却依然走在复兴的大道上,正在仰首阔步地负重前行呢。

  攸候喜出身神界,哪怕以他的资质,还不足以真正体悟神界的规矩,师兄王受也会与他仔细分说。其实神界并非人间看到的那样高高在上,祂们也会有恐惧,也曾经失败过。

  祂们不断收纳人间的“骨骼清奇”之辈,固然是为了延续神界的存在。可是另一方面说,也把那些容易为祸人间的英豪之徒,及时与尘世隔离,为这人间带来了长久的和平。

  因此,神人的存在,从某个方面说,非常符合殷商王朝长治久安的需要。祂们就算要享受一些人间的贡奉,也并非那样难以接受。

  这本就是当年大禹封神后,神界与人间达成的协议。神界放弃对人间的统治,换取人间的贡奉。当然,在这个协议达成前,也曾有过数次的人神大战。

  据说,哪怕师兄王受,他也不能确认这些消息的来源是否正确?反正在师尊与其他神人闲聊时,听说当年挑起人神大战的祸首,就是夸父之神。

  自然,还有一个更加荒诞的说法就是,夸父之神不愿人间一直这样愚昧,于是就启蒙了人间的觉醒,祂要让人间不再甘于被神人统治。

  这个传说就曾被王受不屑一顾,这怎么可能?夸父之神也是神人,祂没有理由去背叛神界利益,转而扶持不是同类的人间世俗?

  但在攸候喜当时,却听得莫名心弦震动。他曾与夸父之神有一面之缘,清楚感受到那种阳光般慈悲。祂连一对羌人都不愿拿去牺牲,听说被祂收做了仆隶。

  所以?恐怕这后一个传说故事,才是千年前人神分离的真相。

  太阳照耀大地,不断为人间送来温暖,恒古以来,太阳可曾与世人斤斤计较过?祖神僻居不可知之地,怜悯世人的不易,祖神又何曾向尘世讨要过哪怕些微的好处?

  可以说,若无祖神的怜悯感化,若非神人三定律的红线划定,千余年来,一直绵延不绝,法力无边的神界子弟,又怎能甘于长久地僻居荒野,眼看着自家的学问枯萎?

  祂们只需直接统治这人间,把这人间愿景、财货尽数拿做自家学问的研发经费,这神界的神通,又怎么可能堕落到如今需要蔽亲自珍的地步?!

  就是因为祖神的存在,所以这人间才得以苟活。就是因为有夸父之神对人间的启蒙,所以这人间文华,也在日新月异,革新功效甚至不差了神界的祖传学问。

  所以?如今的神人也不再本分,祂们甚至已经开始直接干甚人间战事了!

  攸候喜知道,神人就在前方的孟方军中坐镇,所以哪怕攸师面对的只是一群乌合之众,攸候喜也已经无能为力。

  攸候喜听说过,当年夏桀时候,神人就曾经短暂插手过人间事情。后果就是商革夏命,打造了我殷商六百年的江山社稷。

  所以攸候喜还打算再看一看,夸父之神究竟会把人间带去何方?攸候喜自问没有勇气去挑战神人,但若让他匍匐在神人面前唯唯诺诺,却也绝非他所愿。

  “攸良,汝携带一行甲士再去朝歌,看看蓬莱甸候究竟何日能来?嗯嗯,记得走嚣张之地,闹不好就能接应到蓬莱之军呢。”攸候喜满怀希望道。

  按说,这是派武吉过去,才最合适。但是武吉却要留下守御营帐。对面有神人出没,自己和吕尚,可不能稀里糊涂搭进了性命。

  武吉的功夫难说强多少,但是武吉明显是有备而来。而他需要备的,也只能是神人。蓬莱候可不会随便在这事上开玩笑,所以武吉就是咱们保命的手段呢。

继续阅读:第55章 莱师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商谴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