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樽与皇后一同前往去了养心殿,不足半个时辰便赶了回来。
沈云音猜到此事已然处理妥当,便随着顾樽一同出了宫。
直到上了马车,她才好奇询问:“今日之事,殿下大可以不必让音儿前来,为何非要拉着音儿在此等候,莫不是有旁的原因?”
“大婚在即,本宫与旁的女子多言几句,自是不好。何况后宫人多眼杂,此事若是传出宫,那时音儿多心生疑虑,不愿嫁与本宫,本宫岂不亏了?”顾樽玩笑似的说道。
他抬手握住沈云音的手。
“如今大婚在即,本宫不愿与音儿心生嫌隙,所以今日之事才让音儿来一趟!”
沈云音低垂着眼帘,紧握着他的手:“音儿信殿下,也知晓殿下今日所为是为了西境刘家,音儿自是不会多疑。”
话落恍然想起顾樽和叶荷儿所言。
“殿下应当是已经查了那位南境郡主的处境了吧?”
顾樽嗯了声:“自是已经查明,否则也不会有意让她嫁去嘉国了。只要嘉国一事解决,也就不用担心父皇会引起刘家不悦了。”
话落不自觉的叹了声气。
“若不是从音儿口中得知此事,也不知等本宫知晓此事的时候,会是何等的局面!”
“那殿下打算何时告知皇后娘娘?”
沈云音脱口而出,更是觉得好奇。
这么大的事情,总归是要告知皇后的吧,毕竟纸包不住火。
闻言顾樽转头看向沈云音:“不必告知母后,本宫自是会及早处理。等母后知晓时,此事也已解决了。音儿也莫要与她多言此事,只当未曾发生过此事吧。”
沈云音紧抿着唇,好半晌才依靠在他肩上,双手捂着他的手,柔声问道:“殿下不觉得委屈?”
“何来的委屈?这不过是朝事罢了!日后等本宫承继皇位,诸如此事只会更多!”顾樽另一手抬起,揽着她的肩膀:“不过,只要有音儿在本宫身边,这些事本宫皆能应付。”
沈云音抬眸看他,顾樽低垂下眼帘。
二人四目相对,纷纷红了脸。
“音儿会一直守在殿下身侧的!”沈云音轻声许下诺言。
顾樽唇角扬起,揽着她肩膀的手不由得收紧:“本宫知晓,音儿定会一直都在。”
二人相依看向马车帷帐。
片刻后,顾樽恍然想起一事:“对了,明日嘉国三皇子入京,到时还需音儿与本宫一同前往,总不好只带着南境郡主一人前去。”
沈云音点了点头:“音儿记下了。”
南境候府。
叶荷儿刚回到府中,南境候便急匆匆的赶来。
“如何?殿下对你……”
他问的隐晦,未能明言,毕竟身后还跟着秦公公。
叶荷儿冷着脸应答:“父亲,女儿早就说了不会嫁与殿下做侧室,父亲也不必抱有希望了。今日入宫,不过是陪皇后娘娘闲话家常罢了,并非父亲所想的那般。”
“你这个……”
南境候刚要怒骂,可顾及着她身后还跟着秦公公,自是不敢说出口。
秦公公识趣的稍稍弯腰:“既然已将郡主送回府,咱家就先回去复命了。”
“有劳秦公公!”南境候又掏出了一张银票给他:“这些时日在京城,还要仰仗秦公公多多提醒,一点心意,不成敬意!”
秦公公笑着收下:“既如此,咱家就不客气了。”
话落便慢慢退出了南境候府。
南境候见他离开,才压低声音斥责:“为父让你入宫,是为了让你与殿下能亲近些,你怎的这般愚笨,竟连这也不明白!罢了罢了,为父是指不上你了,早知你如此愚笨,该带你妹妹来才是!”
叶荷儿侧头看他,眼底尽是厌恶:“姨娘所生的庶女,也配出现在太子殿下的大婚之上?”
南境候眉心一蹙:“你……你好啊,现在当真是脾气硬了不少!好,好!你既不愿嫁给殿下做侧室,等回了南境,便嫁与那王员外做个续弦,也算是正室了!”
话落襦袖一甩,转身就朝着正厅走去。
叶影从东屋走出,寡淡嗓音响起:“妹妹这般不识抬举,让父亲拿你如何是好啊?不过嫁给王员外做了续弦倒也不错,至少那王员外富可敌国,乃是大顺朝如今的首富啊!日后妹妹在银两方面,自是不必愁了!”
语气中透着阴阳怪气,眼底更是透着嫌弃。
叶荷儿余光斜了他一眼:“我要嫁与谁,父亲做不得主!更没你一个庶子插嘴的份!”
“你——”
叶影气得咬牙,看着叶荷儿冷冽的眼眸,又忽地噤声。
“哼!”叶影襦袖一甩,双手背后:“庶子又如何?府中无嫡子,我便是南境小世子!你纵是嫡女又如何?还不是难以承继南境候府之位!何况成亲一向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要父亲应允,这王员外你嫁也得嫁,不嫁也得嫁!”
叶荷儿双手紧紧攥着,眼底翻涌着恨意,咬牙道:“那也未必,兴许我能掌控自己的亲事!”
叶影勾起一侧唇角:“呵!我也不怕告诉你,父亲已经收了王员外的银两,这亲事已然有了着落!如今只需父亲一句话,你便要嫁与王员外了!如今你若老实些,兴许嫁妆能多些,否则最后难堪的只会是你!”
说罢十分得意的朝着正厅而去。
叶荷儿双手紧紧攥拳,滔天恨意席卷而来。
好似要将她吞噬一般!
娘亲之的仇她还未报,如今父亲竟要将她嫁与一个古稀之人。
如若这一生都要由父亲掌控,她宁可搏一把!
那嘉国三皇子再不堪,她至少还能得一个公主之位,身后还有顾樽。
总好过如今这般,过的人不人鬼不鬼的……
“圣旨到!”
门口马蹄声停下,数十人一同下马。
赵公公手举圣旨,身后跟着数十个侍卫,气势汹汹的进入南境候府。
南境候与叶影赶忙出来,府中上下一同跪拜接旨。
“老臣接旨!”南境候应了声。
赵公公打开手中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南境候之女叶荷儿,天资聪颖,知书达理,性成温和,淑德含章。今特收为朕与皇后之义女,尊其为长乐公主,是为从一品!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