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因为是王爷,虽然封地中有百姓闹事,却也并未伤及根本。
但越王家的粮仓,竟然意外被人烧毁。
几万石的粮食,焚烧殆尽!
越王愤怒,发誓要挖地三尺,也要将凶手找出来。
结果闹得封地百姓民不聊生,耽误了种植,封地中粮食不足,饿殍遍野。
还是孟川代表皇帝前来赈灾,才保住了这批百姓。
越王也因此彻底失去了民心。
不久后,竟然被江湖高手闯入,直接暗杀。
据说越王死的时候,身上的肉被人做成了菜,脑袋则被摆放在正中间。
仿佛是在嘲笑他把别人当成鱼肉,而他自己,则成为了别人的鱼肉般。
这件事,对其余两位藩王的刺激可不小。
齐王得知越王惨死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去找了魏王。
为求庇护,不惜将自己的人脉和手下都送给魏王。
却被魏王转手背刺!
魏王得到了手下、人脉和金钱后,自然不打算养着齐王这个蠢货。
皇位只有一个,能坐上那个位置的人,也只有一个!
哪怕齐王表现的再乖巧,可他终究是个有野心的人。
魏王又怎么可能会放任一头狼崽子留在自己身边呢?
原本,魏王是打算将此事扣在女帝头上。
让天下人觉得,女帝就是个小肚鸡肠,无容人之量的皇帝。
毕竟女帝连番出招,三位藩王,只剩下他一个。
女帝的成长,有目共睹!
若是再给女帝一些发育的时间,到时候谁输谁赢,还真不好说!
可魏王 刚打算将女帝杀死齐王的事宣扬出去,女帝却是率先一步出手。
借助孟川的建议,发行了报纸。
凭借报纸的文字和朝廷的权威性,率先给魏王定罪。
再报纸的描述中,魏王为了那不多的钱财和兵力,毫不犹豫的杀死了自己的亲哥哥。
一个连自己亲哥哥都能毫不犹豫下手的人,能是什么人?
魏王准备谋反的大帽子,再魏王准备行动前,就被直接扣下。
原本早就被魏王收买,并且心中一直觉得,魏王才是大乾真正皇者的将领们,这下反倒是迟疑了。
以前他们还觉得魏王是皇室之中,少有的聪明人。
如今看来,似乎也不过如此。
连自己的目的都能暴露,且还闹得人尽皆知。
这种人,能成什么大事?
魏王感觉事态不妙,立即发动了叛乱。
联系上自己之前收买的将领和军队,带着足足五十万大军,朝京城进发。
朝中官员听闻此事,怂的不行。
甚至有人主动提出,让女帝退位让贤,以避免刀兵相见。
说这话的人,被女帝毫不留情以霍乱军心罪斩首示众。
让那些有其他心思的大臣,瞬间认怂。
五十万大军压境,那些反水的将领也并未站出来驰援。
魏王率领大军一路来到京城附近。
拱卫京城的千牛卫只有五万人,以五万对五十万。
怎么看,魏王都占据绝对优势。
女帝也趁这个机会再次清除了一部分朝中的墙头草和魏王的狗腿子。
丝毫没有受到大军压境的影响。
就在朝中大臣都以为,女帝是受到剧烈刺激,已经疯了的时候。
魏王的大军突然发生了兵变。
锦衣卫的探子游走于参与叛乱的将军之间,不断游走挑拨,让本就各怀心思的大军瞬间乱起来。
不仅自相残杀,甚至有那胆大包天之人,竟然想杀死魏王自立为王。
结果就是大军还未与朝廷开战,便自乱阵脚。
孟川带着锦衣卫和千牛卫的人冲出城,用自制的扩音喇叭加内力不断宣扬谋逆的后果,以及投降的好处。
这些参与谋反的将领和魏王,自然不无辜。
他们野心勃勃,想要推翻女帝的统治,改天换日,死有余辜。
但那些兵士却是无辜的!
他们也只是奉命行事,为何要替将领们承担后果?
许多兵士直接放下武器,也放弃了自己的将领。
大势已去。
一些将领选择跟着投降,希望能活命。
还有一部分,包括魏王在内,不甘心想要继续攻城。
却被孟川率领的锦衣卫直接冲破阵型,但凡反抗者,就地格杀。
最终,魏王被抓,其他将领死的死、伤的伤。
反倒是那些早早投降,退出谋反的将领侥幸留下一条命。
当然,女帝也不可能放过他们。
事后,魏王被问斩,跟着他一起造反的将领们,也被一并处斩。
区别是,主动投降的将领,并未祸及家人。
而那些宁玩不灵之人,自然是被诛九族。
自此,女帝已经彻底完成了削藩的工作。
且只用了短短一年时间。
完成这番壮举的女帝,也彻底坐稳了皇位,朝中大臣再无一人敢质疑她的能力。
可女帝对此并未感觉到欣喜。
反倒是有些纠结。
因为这一切都是孟川帮助她完成的!
过去将孟川留在锦衣卫,留在宫中,是为了方便两人共同行事。
如今呢?
天下已经平定,朝廷百官也都归顺女帝。
接下来,她又当以什么理由继续留下孟川?
至于放孟川离开?
这种事,女帝从未想过。
她早已习惯有孟川陪伴在身边,出谋划策也好,解决问题也罢。
孟川总是能在关键时刻出现,帮助她清理所有障碍,解决所有问题。
女帝自己都没察觉,她早已芳心暗许。
龙玉得知女帝的心思后,终究还是决定帮女帝一把。
孟川被叫到乾清宫,第一次见到了穿着女装的女帝。
他没有克制,女帝也没拒绝。
他们都等这一天良久!
事后,女帝似乎是做出了艰难的决定,她要退位让贤。
将皇位交给孟川。
当皇帝,太累了!
于是乎,在女帝彻底掌握大权一个月后,竟然直接退位。
孟川,这个锦衣卫指挥使,顺利继任皇位。
有人想要反对,但反对之人,很快都闭了嘴,以各种方式。
孟川登基为帝,保留了大乾的国号。
并立女帝为后,皇后次年诞下一子,自出生之日便被封为太子。
原本属于女帝的后宫,也自然而然成为了孟川这位新帝的后宫。
大乾,在孟川的治理下,逐渐蒸蒸日上。
孟川完成了女帝并未做到的事,丈量土地,惩治贪官,铲除世家望族,科举吸纳人才。
后世,被称为德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