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有大致的了解
一个多月后的年底,白良华不出意外成为了新的村领导。
至于夏衍,经过村民大会一致推选,成为高竹村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队长。
夏衍当上队长的第一天就遇到了麻烦。
有鉴于高竹村和周围几个村的经济面貌迟迟无法改观,上级部门决定向每个村派一名大学生村官。
协助该村负责人一块搞好村子里的大事小情,着重发展经济建设。
几天后,夏衍表情复杂地坐在村里,看着面前有些局促的年轻姑娘。
姑娘名叫张冰冰,今年大学毕业。
填写志愿时,表示愿意去基层工作。
因而被有关部门选中,派到高竹村担任队长助理。
夏衍观察张冰冰的同时,张冰冰也用眼角余光偷瞧夏衍。
过来之前,张冰冰曾经托人打听过高竹村的情况。
得知村里的队长名叫白良华,今年五十多岁。
没想到等他过来才发现,白良华已经荣升为村领导。
新任队长是一名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的年轻人。
“咳咳咳。”
负责引荐二人认识白良华咳嗽了两声,将两人思绪拉回了现实。
“张姑娘,你别看这小子年纪轻,却是我们高竹村有名的大能人,这回有你配合,咱们村肯定能够发家致富,脱掉贫困的帽子。”
“岳父,我……”
“嗯。”
白良华眉头一皱,训斥道:“现在在谈公事,这里没你岳父,至于支书。”
“支书,我会尽力的。”
夏衍别扭道。
张冰冰马上补充道:“白皮书,夏队长,谢谢你们的信任,我过来担任队长助理,会竭尽自己所能配合你们工作。”
“这就好,这就好。”
白良华淡笑道:“你们两个小年轻先在这聊,我回家看看饭做没做好。”
说完,白良华离开村里,留下大眼瞪小眼的夏衍和张冰冰。
“夏队长,请问我接下来的工作要怎么展开?该从哪个方面配合你?”
张冰冰拘束地问道。
夏衍越听越别扭,试探道:“咱们两个都是年轻人,说话就不要这么一本一眼,以后我叫你冰冰,你叫我夏大哥,这样行不行?”
“这好吗?”
张冰冰紧张地说道:“你毕竟是队长,我要是叫你夏大哥,会不会影响你的权威?”
“哈哈哈……”
夏衍忍俊不禁哈哈大笑。
他一边笑,一边说道:“队长只是个芝麻绿豆大点的官,甚至都算不上是官,哪有什么权威可言。”
“就这么决定了,就按我刚才说的互相称呼。”
经过这么一番插科打诨,两人之间的陌生感渐渐消失。
夏衍本想将张冰冰安排到村里一名寡妇家居住,但是张冰冰却坚持要在村里住。
说是可以随时进入工作状态,能够了解高竹村的全面情况。
见张冰冰态度坚决,夏衍也不好多说什么。
找来村中的木匠,让对方在天黑之前打好一张床。
紧接着,夏衍领着张冰冰前往白良华家享用晚餐。
吃饭过程中,夏衍发现白雨桐看向张冰冰的目光有点不对劲。
又嫉妒又好奇,同时还有一丝丝的警惕。
吃完饭,夏衍和张冰冰去了村中木匠家。
木床已经搭好,两个人一块将床抬回村里。
确定张冰冰这边没有缺少的东西,夏衍这才出门回家。
刚刚回到自己家,白雨桐就杀了过来。
看到白雨铜版着小脸的样子,夏衍调侃道:“又是谁惹你生气?你告诉我,我现在就带你去出气。”
白雨桐阴阳怪气地说道:“你现在一定很高兴吧?”
“高兴?我高兴什么?”
夏衍茫然道。
“刚当上队长,身边就多了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助理,这还不值得你高兴?”
白雨桐冷笑道:“人家长得漂亮,学问也比我高,你是不是后悔和我订婚了?”
“你这叫什么话?我怎么会后悔呢?”
看出白雨桐吃醋了,夏衍嬉皮笑脸道:“在我心里你是最美的女人,就算天上的嫦娥下凡,她也比不过你。”
“讨厌。”
白雨桐傲娇道:“你真没有对张冰冰动心?”
“我敢对天发誓,我要是对她动心,就让我……”
“好了好了,我信你了,你把手放下。”
白雨桐叹气道:“不是我不相信你,就是心里有点难受,你不会怪我胡搅蛮缠吧?”
“当然不会了。”
夏衍挽着白雨桐的手,深情地说道:“你吃醋是因为在乎我,我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生气呢?”
“只要你一心一意对我好,我以后再也不和你生气了。”
白雨桐温柔道:“张冰冰一个城里女孩,能来咱们高竹村很不容易,你把她安排到村里住,是不是有些太冷漠了?”
“我劝过她,可是她坚持在村里住,我能有什么办法?”
夏衍摊开双手,无奈说道:“我估计她跟村民们不熟悉,因此不愿意住在陌生人家里,先让她在村里住两天。”
“等日后和村民们打成一片,我再给她安排新的住处。”
接下来的一周,夏衍天天陪着张冰冰走家串户,熟悉村里各家各户的情况,对高竹村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这天周末,张冰冰和夏衍坐在村里商议工作。
至于白良华,这两天腰椎间盘犯病了,正在家里接受膏药治疗。
夏衍说道:“村里的情况你大致了解完了,有什么想法不如现在说说看。”
张冰冰掏出小本本,说道:“全村一共有两千口人,其中绝大多数都处于温饱线边缘,我认为可以按照你的提议,扩大村里的养殖规模,争取让每一名村民都有事情做。”
夏衍点点头,说道:“想法不错,但是村里账户剩的钱只有几万,想要扩大养鸡场,必须先把资金问题解决。”
村里的钱和夏衍的钱是两码事。
以夏衍现在的资产,完全可以一并承担扩建养殖场的工作。
可是帐不能这么算。
夏衍可以把钱借给村里,但不会无偿捐助。
不是他舍不得这些钱,而是一旦这么做了,会在村里留下不好的风气。
得知夏衍自掏腰包为村里搞建设,大家很可能生出懒惰以及不思上进的想法。
“资金问题的确是一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