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辉,我老了,也快退休了,这位汉大过来的同志,和我对接工作的同时也将担任你们编辑室的主任,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我明白的,谢谢社长提醒。”
没过多久,一辆自行车停在了原联合出版社那略显破败的办公楼前,祁同伟身着干部服,步伐稳健地步入了这栋历经岁月洗礼的旧楼。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斑驳地照在他坚毅的面庞上,为他平添了几分不容小觑的气场。
出版社内部,光线略显昏暗,空气中弥漫着纸张特有的陈旧气息。祁同伟穿梭在狭窄的走廊中,审视着这家即将倒闭却又非常幸运地因为他一个临时起意而起死回生的出版社内部的一切。
可以看出,联合出版社也曾辉煌过,可惜已是昨日黄花,物是人非,现在的出版社,已经没落到即将解散,只剩下一个即将退休的老社长再加上一些没有关系,无法申请调离的留守员工以及底下的一些印刷工人。
来到社长办公室门口,祁同伟轻轻敲门,得到应允后才推门而入。室内,社长董国庆正笑眯眯地等待着他,祁同伟礼貌地点头致意后又和一旁的郑东辉打了一个招呼。
简单寒暄了一阵后,祁同伟先是向董社长详细沟通并了解了一下出版社的人员构造以及其他问题。
随后,又拿出了一份详尽的工作计划,他的眼神变得锐利而专注,仿佛已经预见了这里即将迎来的崭新面貌。
“郑东辉同志,咱们编辑室接下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先出版一本可以快速打开市场的畅销书籍,我这里正好有一本我老师高育良教授和我一起编写的小说,质量还算不错,正好可以先应应急,印刷一批铺到各大书店,试探一下市场的反应,渠道和书号方面,我想知道咱们出版社有没有问题。”
原本联合出版社改制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过硬作品,也没有资金签约著名作家做出改变,无法走出越来越差的死循环的缘故,现在有了汉东大学作为后盾,这一硬伤问题基本已经完美解决。
郑东辉正襟危坐,简单组织了下语言后回答道:“祁主任您放心,书号咱们还很充足,这些都是出版总局定量分配的名额,渠道方面也没问题,再怎么说,咱们也是正儿八经的国营单位,除了穷之外,其他方面都没任何问题。”
听到这里,祁同伟也不在多说什么,随手从包里拿出一叠手稿,“既然如此,这些稿子你现在就可以看看,如果没有问题的话,咱们再研究后续的出版问题,尽快安排印刷工作。”
听到这话,郑东辉急忙起身,从祁同伟手里接过厚厚的一叠手稿复印件。
接下来的时间,郑东辉一直在小心翼翼地翻阅着手中的手稿,他的注意力格外专注,仿佛每一页都蕴含着无尽的活力与希望。随着他手指不断地翻阅,他的眼神也逐渐明亮起来,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他才意犹未尽地抬头看向祁同伟,眼中闪烁着坚定与决心:“祁主任,这稿子太棒了!虽然不是热门题材,但内容深刻,情节紧凑,文笔更是妙笔生花,它绝对有成为畅销书的潜质,并且,我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一个剧本,如果拍成电视剧的话,将具有更大的商业价值。我马上组织团队进行校订,争取今天之内完成,随后立即安排印刷,三天之内,我们一定能紧急印刷出至少一千本,让这本书尽快面世,让联合出版社重焕生机!”
说完,他又有些忐忑地看着祁同伟:“祁主任,您也知道,咱们出版社刚刚起死回生,所以经费方面,非常紧张,稿费还有合同方面…”
看着郑东辉欲言又止的忐忑模样,祁同伟微笑摆手:“行了,再怎么说我现在也是咱们出版社的一份子,合同方面,稿费分文不要,但分成方面,就必须按照市场上顶级作家标准签约才行,毕竟即使抛开稿费让步的问题不谈,高育良教授也是咱们汉东文化圈的知名学者,他的作品本来就该享受这种待遇,这一点没问题吧?”
“没问题,您是编辑室主任,这些问题本来就需要您拍板敲定。按照惯例,作家与出版社签约的分成通常为8%-15%的版税,具体比例取决于作品类型、作者知名度以及其他一些细节,咱们可以按照15%的最高标准版税来签合同,另外还有其他收入来源,除了版税之外,作家还可通过影视改编权等衍生收益增加收入,这个分成会比较高一些,通常会有50%到70%分成,咱们可以按照70%的最高标准来签。”
“祁主任,你觉得可以吗?”
“合同整体没有太大问题,但是我要再补充一点,影视改编权这些我不会授权给任何人,如果未来出版社牵线搭桥让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了,咱们可以按照这个分成比例来分成,但事先必须经过我本人的同意才行。
如果没有问题的话,这是高教授的授权协议,我可以代表他和咱们出版社全权进行签约,你现在就可以安排签订合同了。”
…
签订完合同,郑东辉回到办公室后,立刻就联系校订小马,开始了印刷前的准备工作。
现在的他,斗志昂扬,充满干劲,他已经在心里下定决心,最迟明天,就必须联系负责印刷工作同事,紧急印刷一千本出来,然后赶在后天早上之前,送到各大书店。
安排好一切,郑东辉坐在凳子上,点了支烟,恍如隔世。
到现在他还没有彻底平复心情,这段时间,他的前途犹如过山车般,从地狱到天堂,实在是太刺激了。
祁同伟今天带来的手稿,更是让他看到了出版社否极泰来的真正希望。
假如这本书一本定价五块钱的话,一千本就是五千块钱,一万本就是五万块钱,扣除成本,光凭这一本畅销书籍,就能赚到至少三个万元户。
这还只是开始!虽说这本书历史题材的,但内容很有意思,也很有想象力,可以说,在相同题材小说中,以他多年的见识,他还没有发现能和这本书相提并论的,所以,它的潜力,可能更高。
另外,由点及面,通过这本书也能反映出汉东大学的文化底蕴,接下来,他们出版社绝对不会再差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