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然笑着回应,“掌柜的,不是我不卖,是你们这里的规矩,就是如此。”
“白楼的何掌柜我见过,他说不允许我卖出去一瓶酒。”
“我要是卖给你,岂不是坑了你么?”
然而,醉仙楼掌柜,人都快疯了。
明明知道,眼前有钱可以赚,却拿不到手里。
且这个钱是如此简单,根本不需要风吹日晒。
可以说,只要动动手就成。
哪有商人不心动的?
“管不了那么多,爵爷先卖我一百瓶。”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李安然还是拒绝。
仅仅只有个醉仙楼掌柜,这件事,注定闹不出大水花,还需要等。
无论掌柜如何哀求,李安然只是不许。
何昆不能理解,问李安然,为什么要这么做?
李安然的回答是,再过几天,还会更好卖。
醉仙楼掌柜的,是最早来的。
随后,更多人来客栈。
有百花楼,半碗香,一步天之类的。
总之,客栈里闹哄哄的。
让李安然不由想起前世的展销会。
是的,就是这么夸张。
更有甚者,还上楼上房间堵他。
那天晚上,他睡下不久,河阳公主摸过去。
半夜,李安然听到动静,出去一看,吓一跳。
蹭地,把手枪掏出来,对准一团黑影。
“谁?”
“我我我,别激动。”
等到弄清楚,才知道,原来也是个掌柜的。
这些天来,都找不到李安然说话。
他十分强硬,拒绝所有人买卖。
他认为,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一定能说动李安然。
于是,半夜从外面爬上来。
李安然目瞪口呆,这老哥两百多斤。
圆乎乎的,很难想象他能躲过守卫,安全跑到二楼。
李安然不胜其扰,干脆换了客栈。
然而,他们本地人神通广大。
就连客栈老板都知道,眼前这位手里有好货,就是不卖。
有人苦苦哀求,有人放话威胁。
总之这里,简直就是人生百态。
李安然第一次觉得,这些商人这么恐怖。
这种乱糟糟的状况,持续三天,他实在受不了。
对那些前来围堵他的商人道,“你们这么乱糟糟地围上来,有什么话都说不清楚。”
“这样,给你们两天时间,推举出来三个人,作为代表替你们说话。”
“你们看怎么样?”
众人一看,还真是这样。
李安然终于得到,两天的安静时光。
两天后,那些商人推举出来三个人。
其中醉仙楼的掌柜孙有义,万花楼沈章及鸿运楼的张天然,成为首领。
他们的会谈,在万花楼的包间里举行。
李安然不解的是,他们为何会这么热情?
按照他的设想,这场宣传的效果,大概不会有这么好。
顶多也就是,有十几家有合作意向。
到时候他悄悄供货,对方悄悄出货。
最好,鼓动他们往关外走货。
这样酒坊就可以放开全力生产。
没想到事出了误差,这么多人同时涌过来。
那事跟原先,可就有些不同了。
听完三个人叙述,他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酒,本来他们自己也都尝过。
虽然口感不错,且非常新颖。
但对他们来说,并不怎么喜欢。
这酒太烈,不是他们喜欢的口味。
他们给文人送过两瓶,喝完直接醉倒,他们也不爱喝。
倒是那些苦力、江湖儿女,比较喜欢。
但这个市场盘子太小,为此得罪十二家正店不值得。
所以,他们也没放心上。
事情的转折在于,来的一波草原商贾。
大秦朝,禁止和北地的贸易。
但在边境地区,这种贸易,依旧非常火爆。
草原上缺乏生存物资,对中原商品有很大需求。
极大的利润,让他们甘愿冒险。
这群草原商人来了之后,偶然间,尝到这种酒,极为喜爱。
说什么,都要买些回去。
不但如此,草原商人中,还有个最大的,叫做青山的。
匈奴右贤王的白手套,生意做得极大。
这次,也跟着来了长安。
原本是为了寻找走私铁器的可能。
尝了这种酒,认为这就是长生天,赐给他们的酒。
这酒的名头,没几日就传开,带动了酒的需求。
可找遍长安城,也没找到卖的。
这才造成了需求突然膨胀,李安然措手不及的局面。
他知道事情始末后,恍然大悟。
“这酒,我们是肯定卖的。且,这种酒的产量非常大。”
“等到明年,还可能更大。”
“只是,卖酒好说。关键问题是,十二家正店怎么办?”
三个人都沉默。
最后,还是张天然开口:“我们几个商议过。”
“十二家正店,毕竟是正经营生,钱多人多,我们打不过。”
“不过,这酒我们不在长安城里卖,不就是了?”
“直接出口,口外的那些人,长安城里,可管不着。”
李安然点头表示知道,“以前卖酒多么?”
“不多。这种酒,草原上的人不喜欢,但也有。”
李安然表示:“我可以卖给你们。”
“只是出了什么事我不负责。”
“我还有三百多车,合计算下来,五六万瓶。”
几个人目瞪口呆,他们没想到会有这么多。
只是,他们肯定卖不完,全吃下去不可能。
按照每瓶两百文的价格,五万瓶就是一万两白银。
他们要求,先购买一半。
李安然道,“你们人这么多,我不好分账。”
“依我看,你们不如组建个大商号。”
“所有人都出资,股份分配,你们自己来。”
“我这酒,出货量这么大。”
“每次来,都这么零零散散售卖,实在太麻烦。”
几人从来没这么考虑过。
只是,当李安然提出来这个方案后,他们认为可以试试。
李安然隐晦提醒他们。
“之所以你们打不过十二家正店,难道不是因为你们的体量太小吗?”
“如果你们的体量变大,十二家正店又能怎么样?”
三个人认真思索后,认为李安然说得对。
他们突然意识到,对他们来说,这是个绝妙的机会。
摆脱十二家正店控制的机会。
这酒也不谈,他们纷纷表示,要先回去商议。
李安然热心介绍:“我有非常丰富组建商号的经验。”
“你们需要可以来找我。”
三人笑笑,表示一定会来求取经验。
随后告辞,看他们的态度,李安然就知道不信。
不过,他有信心,到最后他们一定会回来的。
事儿,果然如所想的那样。
三个人回去,把事情一说,大家兴趣都很高。
但具体到实际操作,立刻全都傻眼。
他们足足有上百家的酒楼,该怎么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