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李安然获得了一家纸作坊。
他迅速安排人,生产专门用于印刷的纸张。
这纸张略厚,很平整。
对于造纸的流程,他也进行改进。
人工制浆改成机器,晾晒纸张改为暖房,并加入机器。
这一切,都是在极为仓促的情况下进行,但李安然已经迫不及待。
他该去王城了,王城那还有一大摊子事,等着他。
半个月后,清河郡朱雀大街上,一家书铺高调开业,鞭炮足足有万响。
从门口一直延伸到主干道青龙街上,四个不同的狮子队,在门口热闹。
还有一个沿着主城的四条大街行进,先从书局到东门。
又从东门绕至金水街,沿着向北,至靖安街转向西。
然后,一路穿过朱雀、玄武两条主街,至奎星街向南转。
直至参星街转向西,再至东门,最终回到万国书局。
今天,李安然穿着淡蓝色的圆领官袍,请来郡守王怀岩。
同时,还有其他郡中佐官,一起到书局,见证书局开业。
此时,书局的大门还锁着。
王怀岩领着一群士子,在书局内部参观。
书局里,目前有四书全本,带注释翻译。
采用的,是朝廷颁布的版本,另外还有四书集注之类的工具书。
种类并不是很多。
但王怀岩拿起一本书就震惊。
这书比平常的书本要小,不但小,且厚。
纸张比寻常纸张厚两倍。
书的字迹清晰,段落分明,排版是采用的,从左至右横排。
正文内容与注释内容,完全分开。
上面是正文,书页下方才是注释,且有横线作区隔。
注释的字体更小,跟个蚂蚁差不多大。
难得的是,每个字的笔顺,都清晰无比。
王怀岩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书。
他有些愕然,询问李安然这样的书卖多少钱?
说起这个,李安然眉开眼笑:“朝廷颁布的书,二十文。”
“四书集注略贵,五十文!”
王怀岩当场失态,惊声尖叫:“二十文!”
连嗓音都变了,众多举子更是瞠目结舌。
这个消息,就好像是在滚油锅里泼了盆凉水。
众举子议论纷纷。
王怀岩顾不得他人,他拉着李安然道:“你确定?”
李安然当然能确定,这个价格还是他定的。
当初核算成本时,他发现字模的成本,完全可以在大范围印刷下摊平,接近于无。
当然书局不可能只印一套书,所以字模准备了十套。
方便同时开展作业,日后有可能扩大规模,但目前这么多够了。
当印刷规模足够大,这些字模几乎没有成本了。
这就是边际效应。
所有的工匠都怀疑这套字模,是否能损坏。
因为目前的印刷,虽然加上了机器,但损耗还是非常小。
除此外,就是人力成本跟纸张的成本。
二十文的定价,里面的用纸,差不多就是十文。
如果规模大,以后所有书籍全部统一规格。
成本还能继续降低。
王怀岩听完李安然的解释,脑袋都要炸了。
这么低的成本,意味着,哪怕是小康之家也能读书识字。
他的文教之功,简直可以突破天际。
当场便有十几个举子买了好几套书。
是的,都是成套买的。
每个人至少买了五套。
这样的书,印刷精美,比雕版有过之而无不及,价格跟不要钱似的。
他们以前买本论语什么的,都要花费一两百文。
若是有状元文章集萃之类的,更是突破五百文,差不多顶得上一石粮食。
而现在,五百文他们能买整整一套!
带着各种注释的一套书!
连王怀岩都忍不住买两套。
等到开业时,大门洞开,举子们抢先入内。
看到书籍价格,都怀疑自己眼睛看错。
有些人还问李安然,是不是标注错了。
得到否定答复,他们全部疯狂,拿起书也不管是什么,抱怀里不撒手。
店里放的几百本书,瞬间被抢完。
李安然急忙叫人再各送一千本,印刷厂加急印刷。
这些举子们,甚至都不能等到他们把书摆上货架,直接抢完。
看完这等情况,直叫人怀疑,清河郡是不是每个人都识字。
热闹持续到下午,书店不得不关门,因为没书了!
印刷厂都来不及印刷。
陈掌柜起初对万国书局,并未放眼里。
尤其听说,李安然撒了差不多两万多两,更是嗤之以鼻。
书局生意虽然好做,但里面同样也有门道。
想要入局,光是老刻板工都不好找。
这是书局的核心资产,不会有人轻易放手。
况且刻版工不是一个两个人,起码需要十几二十个。
否则根本无法开书局,一个人效率太慢。
且书籍排版也需要大量工作,是个非常复杂的事儿,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
但当书局开门,他看到人群像流水一样涌进去,然后挤出来,癫狂地抱着书跑开。
他震惊了!
很快,他就知道事情真相,论语只卖二十文!
开什么玩笑!
陈掌柜差点摔了手里的茶壶,急忙叫人进去买几本。
不大会儿功夫,小厮抢回来几本。
陈掌柜翻开书一看,脑子都是晕的。
这是什么情况?我是谁,我在哪儿?
起初,人们以为李安然只不过是为了开业,特意调低书籍价格。
但经过四五天,人们发现书籍依旧没有涨价的意思。
且,这种书的好处非常多。
最重要的是,哪怕一个学识不高的人,也可以借着注释理解内容。
看起来不费劲,读起来轻松,比以前的书好太多。
王怀岩甚至亲自去了李府。
当面对李安然提出要求,印五百套书,他要给亲族送去。
李安然的生意越来越好,印刷工厂已经无法满足订单。
所以他只能再次扩建,并招募人手。
李浩田、李洪涛父子俩,直到李安然开业后,依旧抱着希望。
他们迫切希望李安然需求大量锡。
因为他们囤了差不多五千多两。
他们等待着李安然上门求他们。
然而书店开业,稳定运行。
直到现在,他们也没等到想要的结果。
甚至,他们也没发现大规模的矿产进入清河。
倒是听说,李安然找人买了些铅跟锡。
总量不过区区几百两。
李浩田有预感,这次他们两人被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