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华把姜元安置在自家楼下的石墩上,立刻抱着这个东西去了门外的邮递处。
几分钟以后,又快步走回来。
赵玉华拉着姜元往楼上走,还笑着表示。
“又给你送了一批书过来,我还没空给你送过去呢,你自己倒先来了,你先挑一挑,有啥着急看的,先拿回去看着,这也是这两年的热闹题目。”
赵玉华带着姜元进了屋子,也没有像如今普通的城里人一般搞什么歧视,进屋换鞋那一套,直接把人带进了房间书架前,就去洗水果了。
姜元看着书架上琳琅满目的书籍,一眼就相中角上放着的那一本诗集。
掂起脚尖,将诗集够了下来,姜元双手捧着诗集看的认真,连赵玉华回来了,也浑然不知。
赵玉华原本惊讶于姜元爱学习的态度,等凑近了一看姜元看的书,立刻笑起来。
姜元被她的笑声一打扰,也看不成了,有些不好意思的把书收起来,低声解释。
“抱歉,没刚刚看到这本书,觉得很有新意,就拿过来看了,我这就给您放上去。”
赵玉华连连摆手,按住姜元的手解释。
“我不是笑你,我是觉得挺有缘的,这本书里就有一部分是我那个外甥帮着翻译的,还真巧,这么多书里,你就看中了这一本。”
姜元点头,这是一本国外诗集,是国内很少看到的浪漫主义色彩的东西。
放在前几年,这也是危险的东西,毕竟涉及到了靡靡之音。
然而,今天却终于得见天日堂堂正正的被摆在书架上了。
赵玉华见姜元似乎真的喜欢这书,立刻双手合拢,把书递给了姜元。
“你要是喜欢就拿去看,我这儿还有呢。”
赵玉华为了让姜元宽心,像是吐槽似的跟姜元抱怨。
“我这外甥每次翻译了书,一出版,我姐必定给我送过来两本,没有这本,还有别的,你先看看,要是觉得好看的话,改天我再给你收拾几本。”
姜元看着这书。对这时代的人越发震惊起来。
原来,对方的外甥竟然还是一个懂得多国语言的人。
在当今这个时代,算得上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吧。
姜元一边想着一边,收起书本跟赵玉华道别。
赵玉华又赶紧追上来,手里还捏着一沓本子,还有几根铅笔和一块橡皮递给姜元。
“这是我那个外甥以前用的,后来他不常写字,就干脆闲置了,这也是我姐姐收拾出来,专门叫我送来的。”
“写字和学习一样,免不了多看多练。你千万别疏忽了写字,到时候考试可是要看卷面分的。”
姜元越发高兴,连连点头拿着书本一起离开。
随着这两天姜家人没有外出营业,市场上没有卖酱料的,卖成品的人自然是此起彼伏,遍地开花,生意也就越来越好。
前几天订过一百斤酱料的女人又来了,这一次她红光满面,也气定神闲许多,更是直接痛快的又加了一百斤。
方才准备离开,狗蛋娘刚巧走过来,手里还拎着一个竹筐,有些感慨的说。
“现在这东西产量真小了,以前是满河里都能摸的,现在大家都跟着去摸,又拿出去卖,越来越难弄了,我今天才捏了不到五十个!”
狗蛋娘这几天一直在努力捡蝲蛄,只可惜这东西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她自然也吃了亏。
姜元心里突然生出了一个念头。
那女人看了一眼狗蛋娘筐子里的东西,显然也觉得少,便迅速离开了。
姜元却再度开口:“婶子,把这点东西卖给我呗,我按照外头收购的价格给你钱,我不嫌少,这点就够。”
狗蛋娘看看这些东西,痛快的点头答应了。
东西肯定是卖不出去了,还不如卖给村里人了,好歹不嫌小。
痛快的把东西交了过来,狗蛋娘美滋滋的拿着钱走了。
姜元看着桶里的东西,询问姜卫国:“爹,这东西就放在咱们家里能养的了不?”
姜卫国连连摇头:“闺女,不是爹说话难听,这东西够呛,这些年我就没听说过谁养活了这东西的?咱们家的水不行。”
姜卫国虽然这样说,但姜元仍然要试一试。
既然蝲蛄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卖酱料的成功经验已经告诉姜元,只要站在上游供货商的位置,就永远不愁卖不了东西。
零售是最会承担风险的方式之一,所以姜元才动了这个心思,直接对姜文说。
“二哥,帮我去河里打一缸水呗!我要养着试试。”
一听妹妹又要瞎鼓捣,姜武就更来了兴致,赶紧跟着弟弟一块儿去河里打水,随后装了满满一水缸的水。
兄妹三人把这些收来的东西扔在水缸里头,还准备了第二天早上用来投喂的馒头片,这才睡了过去。
姜元第二天早上醒来的,第一时间就冲到了水缸旁边看,结果已经死了大半。
姜卫国抱着膀站在旁边,一脸了然。
“我就说吧,这东西不好养活,多少年都没人养活过了。”
姜元看着水上漂起的尸体,心里也开始怀念起后世传进来的小龙虾了,那玩意儿在污水里都能活的津津有味儿,和这个娇气的东西还真不是一回事儿。
“算了,爹,把剩下的拿出来吃了吧?”
姜元直接选择放弃,把死尸扔出去其他的全都扔进锅里,这次姜元做了个蒜香口味,一点都不辣,并且回味无穷,更让姜家人吃的直缩手指头。
就在姜元在家折腾的这两天时间,远在魔都的顾家又收到了东西。
顾夫人这次知道这东西宝贵,赶紧把他们分装成四个盒子,每个盒子里只有小小的一份,仅够一人用的,然后立刻叫了司机陪自己把东西送到学校里去。
顾夫人到学校之时,顾庭莘刚刚下课,正在几个同学的簇拥下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