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元再次表示了感谢,客气的把糕点推了过去。
“我知道婶婶的好意,但是这东西我真的用不到,婶婶自己拿着吧,不用给我。”
看姜元态度这样坚决,赵玉华也说不出什么来,只得把东西收了回来。
姜元是真的没想到,自己还能有收到书的那一刻,尽管心里早就定下了要靠读书改变命运的想法,但她从未想过,这时刻竟然会来的这么早。
要知道,在遇到赵玉华给的这两本书之前,姜元可是从未在江家发现任何跟书本有关的东西的。
要不是时常听见父母提起,曾经听说的哪家孩子上了大学,姜元险些要以为自己还活在上山下乡的年代。
而今一见父母不曾给自己的新鲜感受,姜元更是啧啧称奇,捧着书本爱不释手。
看出姜元对书本的热爱,赵玉华眼中更明亮了几分。
她想到了什么,客气的跟几人说了几句话之后,才挽着丈夫的胳膊,两人一起离开了市场。
一直回到家,赵玉华都忍不住啧啧称奇,连声跟丈夫感慨。
“真是看不出来,这么一个小丫头,不显山不露水的,竟然还挺爱读书的,可见,人要想读书,最需要的是环境,这比什么都重要。”
陈平安连连点头,他向来不跟妻子争嘴,眼下自然更加听话。
赵玉华主动嘱咐丈夫:“难得见着个读书的苗子,你可跟他们家人说说,别让他们耽误了,这赚钱虽好,可是以后赚钱的机会也多的很呢。”
陈平安拍了拍自家妻子,道:“你就放心吧,他们一家心里自有计较,用不着你操心,对了,你一会儿去给大姐打个电话问问,那些吃的吃没了吗?我明天去多买点回来。”
赵玉华连连点头,三两步就下了楼梯,到楼下打电话去了。
赵玉华到楼下的时候,电话亭那边正好没人,也给了她们姐妹二人煲电话粥的好时机。
赵玉华满脸惊叹的对姐姐开口:“我从没想过,一个从小就跟着家里在地里忙活的姑娘,能心里装得下读书,我看还真是人各有志,与其给这丫头拿点吃的,还不如让她多看看书,以后去魔都的可能性更大。”
赵玉华原本只不过是跟姐姐笑着开一句玩笑,却不想姐姐已经把这事儿记在了心上。
一听这话,又想到自家儿子这几日越发乏味的胃口,她痛快的点头,立刻对妹妹开口。
“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孩子爱读书是好事,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万一他以后能到魔都来呢?”
赵玉华听出了姐姐话里的意思,还没等开口阻拦,就听见姐姐着急的说。
“我这就去把我儿子的书柜收拾一下,那上头有不少书呢,你给那个丫头拿回去看看,就算教不出什么天才来,可这丫头要能考上大学,也算是好事一桩。”
听到这话,赵玉华也十分赞同。
“我也是这个意思!那就麻烦姐姐给我收拾一下书柜了,有合适的书就送回来,我让这丫头多看看。”
……
挂断电话后,顾夫人冲到了儿子的书房里,在书架上对着那些书挑挑拣拣。
她历来不爱看书,尽管文化水平不差,但却对文化没什么兴趣。
也正因如此,她根本没注意到书架上最下方摆着的那本书,还标注着儿子的名字。
顾夫人还以为这只是一本普通的书,压根就没放在心上,顺手直接扔进了自己的袋子里,痛痛快快的打包了出去。
而一直在学校辛勤做学问的顾某人,自然更不清楚这些事情了。
姜元捧着书本看的认真,张彩萍却看出了几分心酸之意,有些感慨地对丈夫说。
“也是咱们两口子把孩子耽误了。要是当初好好让她读书,哪能这么辛苦,都怪咱们家没钱!”
姜卫国深以为然。
“谁说不是呢?现在好了,咱们家有条件了,可惜呀,孩子上学的事还是耽误了,就让她先看看书吧!以后有机会上学去。”
两夫妻不知不觉间就已经把女儿的未来定下来了,姜元还什么都不知道,抱着书本正在苦读呢。
这几日,生意做的正经不错,姜元已经连续三日每天都能在十点之前把所有的货都卖完了。
也正因如此,姜元才更有时间看书。
就在姜元认真看书的空档,一个期期艾艾的声音响起。
姜元抬起头,看到是一个这几天每天都来买小龙虾的人。
秉持着顾客就是上帝的说法,姜元笑着主动跟他打了声招呼。
“今天来的有点晚了,我这的货都卖没了,你还有什么要找的东西吗?”
那男青年犹犹豫豫的看了姜元几眼,才开口:“不好意思,我想问问,你这的东西都是啥价格?前几天我在这买了不少,我听见别人说,好像能便宜?”
姜元愣了一下,看着这个已经连续七八天来买货的老客人,一脸不解。
“不好意思,我没听明白您说的是什么意思?能给我解释一下吗?”
男青年的面色越发尴尬起来,姜元还以为他是在金钱上不太充足,所以才会这样问,一时也有些不好意思,主动笑着给他了一个台阶。
“对不起,我没别的意思,只是想问问您,能不能重复一遍?您要是不方便的话,那就算了。”
那年轻男孩儿犹豫再犹豫,还是连连摆手。
还没等她开口呢,旁边就有人先笑起来,嘻嘻哈哈的闹着。
“老板,他不是那个意思,他是想问问,要是跟你谈朋友的话……”
这些年轻人嘻嘻哈哈的态度,惹得姜元有些不满,但秉持着顾客就是上帝的想法,姜元也没有多说其他,只是询问面前的那个男青年。
“您刚才说的是什么意思?不好意思,有很多人都爱捣乱,您不用把别人的话当成一回事的。”
那男青年的脸上越发暗淡起来,犹犹豫豫开口。
“老板,我是想问一下,在你家买了这么久的东西,还没来得及问,你有没有处得来的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