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的结果并没有让唐丽雅和唐志斌太过意外,无非是自己爹娘坚持马行知和马叔另外搭厨房一边过,上门女婿而已,又不是家里的主人,那能如此肆意妄为。
马行知原本就看不惯两人,便也硬气的同意下来,互不相见是最好的,眼不见心不烦。
马叔气愤不过,每天自己抓鱼,把鱼汤熬得鲜香无比,而唐志斌因为要练武,再加上抓鱼的技术本身没有学到家,是以唐丽雅的爹娘看着眼馋却只能干看。
马行知对马叔的作法并没说什么,毕竟分开后都是马叔在厨房弄饭食,吃什么、怎么吃,都是马叔说了算。
在马行知还未想出干什么赚钱时,村子里的许多家村民找上门来,希望马行知能够收下自己的小孩练武,不论将来有没有机会考武举,至少有了一身本事,参军后的危险会降低许多。
每年青光国都会征兵,而且规定每个村子每年至少有三名青年被送入军队,否则税负加一倍,整个村子的税负加一倍,普通村民如何能承受,是以村子里的参军名额都是各家轮流选派人员的。
上山村还算是比较大的村落,总共有一千户左右的人家,人员的选拔是从人最多的家族开始,然后依次往下轮,如唐丽雅家这样的情况,至少唐丽雅和弟弟这一辈是不会被迫加入军队服役。
村民轮流送人选的情况已经持续了好多年,是以大家都心里有数,即将被选中的人家多半会给即将出征之人提前娶妻,争取能够留下血脉。
当然去参军不一定会死,只是死亡比较很高,上山村每年送三名青年加入军队,十年役期满后能够剩下一名归来就算不错,足见战争的残酷和激烈。
唐知斌最近的练武居然有人指导,这让许多平时喜欢和唐知斌一块儿疯魔的小伙子们羡慕不已,大家和家里人偶然会提起,结果没想到父母辈的想得更为深远。
居然有十户人家联系合起来带着少年上门,希望马行知能够收下这些少年和唐志斌一起学武,每户人家均愿意给出一定银两的拜师费,同时村里也给出一块荒地作为大家的训练场所。
而且村里还可以在训练场地免费搭棚供大家学武需要,也就是说,马行知只要点头答应教导即可,其余一切事情都由村里以及学武的少年家里承担。
唐知斌自然高兴练武时有伴,一个人练辛苦不说,也很孤单,人多则不同,不仅人多热闹,而且大家你追我赶氛围起来的话,每个人都会更努力。
唐丽雅也没想到自己弟弟的念头居然会带来这么大的变化,马行知一下子由默默无名的上门女婿变成了村民们都知道的可作为教头的人物。
对于此事最高兴的人却是马叔,马行知若当了教头,那就意味着暂时不会离开,自己也能跟着过安稳日子。
现在的马叔习惯了这样的日子,可比自己一个人孤单的过有意思得多,即便自己和马行知与唐家人分开厨房,但基本该有的东西都会给过来,其实最大的不同就是不在一起吃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