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婚?还是皇帝赐下的婚事?
原本肃静的大殿再次发出沸水一般的议论声,这一次,就算是太监,也被这异常的举动惊住了。
他根本无心看向皇帝,目瞪口呆地看向这难以捉摸的少年。
而少年身后的真化元,更是愣在原地,久久无法回过神。
此刻他的大脑一片空白,耳鸣声已经掩盖住了四周大臣们的低声议论。
真化元心中只生出一个景象,那就是自己非要被殿内的大臣们嘲笑到入土不可。
一时间,满面红光的老脸再次变得苍白,尴尬地看向道简。
“道简,你说什么?你不想要这么亲事?”
皇帝的声音打破了沸水的议论,大臣们默契地闭嘴看向道简。
“嗯,我什么都不要,我只想回家。”
“回家?”
“嗯,回老家。”
“回老家做什么?”
“照顾叔叔婶子,过太平日子。”
皇帝起身,看向道简,当他发现这少年的眼神纯净,没有一丝污垢后,喃喃念道。
“过太平日子,过太平日子,过太平日子!好!好一个过太平日子!哈哈哈……”
起身的皇帝张开双臂,走下龙椅,走出大殿,迎向朝阳,哈哈大笑。
此举让殿外闻声的侍卫们纷纷下跪,一时间,皇帝迎着朝阳,他的身姿仿佛与朝阳融为一体。
殿内的群臣们看向皇帝的背影,同样赶忙下跪,唯独愣在原地的真化元迟疑了片刻后,也赶忙下跪。
“好!朕就准你回去过太平日子,只是,不能如此怠慢有功之人。朕不糊涂,不能寒了天下忠于朝廷的子民的心。”
皇帝说完,展现出明君之姿,重新回到殿内。
“众爱卿平身吧。”
“谢陛下。”
呼啦啦,群臣起身,看向端坐龙位的皇帝。
“道简,你不居功,此心难得,可朕若是不赏你,今日之事一旦传出去,天下的百姓该如何看待朝廷,看待朕?这些,你可有想过?”
道简闻言,思索片刻,摇摇头。
“有恩不赏,有罪不罚,失了民心,也就丢了天下,对你的赏赐,就算是为了天下百姓,你也不能拒绝。”
“圣明无过陛下。”
群臣闻言,纷纷躬身,齐声称赞。
皇帝点点头,再次看向道简,思索片刻后,才继续说道。
“既然你无心入朝为官,也不愿迎娶重臣之女,那么朕就赐你一生平安。”
皇帝说完,伸手取过一张纸,在龙案上批了几个字,然后轻轻吹气,随后递给一旁的太监。
“令工部今日内打造出一块金牌,赐予道简。”
“是。”
太监小心翼翼地接过,殿内的大臣们同时抬头,看向太监手中纸张透出的金牌。
太平令三个大字,众大臣看得一清二楚,同时,一旁的小字临近的大臣们也大致看清一二。
“太平令:此令,唯有功之民道简及后世子孙可用,凡见此令者,皆要遵从道简所言,钦此。”
嘶,声声倒吸的声音在重大臣口中发出,有这一块金牌在手,就算是草民,只要朝廷承认,道简这一家可以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这个金牌可谓是霸道至极。
就凭“皆要遵从道简所言”这几个字,就有无限的文章可做,哪怕是为非作歹,都无法拒绝,也无人敢惹。
当然,若是皇帝不是亲眼见了道简之后,对道简有所了解,他也不会作出如此赏赐。
此刻,就算是道简,也看出了这块金牌的重要性,有了他,自己行走江湖,再也不用为衣食住行发愁了,无论到哪里,只要是天子所辖之地,皆有皇帝撑腰。
“道简,还不谢恩领赏?”
太监压住心中的羡慕嫉妒,赶忙叫住道简。
“哦,哦,草民道简,谢过陛下。”
“哈哈,道简,你可要收好这块赏赐,若是弄丢了,可别再来找朕讨要。”
“是,草民谨记。”
道简跪地磕头,谢过赏赐,自从进了大殿后,他不是磕头,就是在准备磕头。
从小到大,他都没有在一天内磕过这么多次的头,哪怕是在骆逸风的坟前。
“好了,道简你若是没有其他想说的,就退下吧。对了,真爱卿,至于你家小女的事,不可强求,一切还要道简来做主,他有朕的御赐金牌,至于婚事嘛,全凭他一句话。”
皇帝说完,意味深长地看了真化元一眼,真化元这老狐狸立马会意,赶忙应下。
道简看了皇帝一眼,同时又扭头看向满脸堆笑的真化元,只能无奈地摇摇头。
在太监的示意下,道简跟在其身后离开大殿,去一旁大臣休息的地方等待工部打造御赐金牌。
他不能擅自离开内城,看样子必须等真化元带他离开。到时候,少不了要与这个老狐狸拉扯一番。
“唉……”道简目送太监离开后,无奈地苦笑摇头,事情发展得如此之快,以至于自己好似做梦一般,根本没有反应过来。
他走出大殿时,看到了跪在内城城门下,单良那如同一个墨点大笑的身影,一时间心中五味杂陈。
前一晚,他还打算同单良拼个鱼死网破,现在,自己受到朝廷的接见,而单良恐怕时日无多。
这一日,皇帝精神格外地好,他在大殿内挥斥方遒,这大好江山正在等他一人用心耕耘,全权定夺。
自从登上皇位,今日,他才真正地感觉,自己是这一国之君。
那位立在大殿内的身影,此刻正跪在城门内,皇帝仔细看过去,仿佛也能看到对方那狼狈的样子。
“众爱卿。今日朝议最后一事,是关于逆臣单良的,众爱卿可以直言。”
直言?众大臣自然明白,皇帝这是要给单良定罪名了,反正这个人早已与众大臣为敌,大家之所以敢怒不敢言,多半是受其胁迫。
其余的亲信单良的党羽,此刻却不敢作声,他们想要去救单良,可惜单良现在已如山倒,他们更是人人自危,皇帝的话,同样是说给他们听的,是让他们表明立场,与单良划清界限。
此言一出,大臣们果然不再沉默,他们看出了真化元等几位重臣的姿态,这些人明显是知道内情,把柄肯定被消掉,或者不在单良手中了。
得此暗示,大家果然激动万分,他们不再有序出列回话,而是高声抢答。
什么斩首,腰斩,凌迟,还有抄家,灭族,诛三族等等,一时间群臣激昂,大家怒斥单良的罪行同时,有些老臣还涕泪横流,述说自己的冤屈,忍辱负重的经历。
而皇帝,听着重臣的言语,心中更是满意。
待大臣们再也想不出新词后,皇帝这才授意真化元为首的几位重臣,收集殿内大臣们的奏陈,列出单良的种种犯上作乱,为祸天下之举。
这些声音,单良听不见,但是他能想到,从十六卫拦住他那一刻起,他就知道自己的大势已去。
他不甘心,可也无奈,道简这种不按章法的蝼蚁,恰恰是他不知如何处理的。
现在他的双膝已不再疼痛,麻木得毫无知觉。
看到道简从大殿内走出,进入到平日自己和其他大臣休息的房屋后,便知道接下来就是自己的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