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明军是郑成功旧部的后裔,气宇轩昂的中年人名叫郑云字铁勇,他的先辈是郑成功部下的大将,因和郑成功同性,又骁勇善战,忠心耿耿,深受郑成功的器重。如今的郑云是这群明军后裔的首领,并且继承了先辈的封号向明王。
自郑成功之孙,郑克塽降清以后,以郑云先辈为首的部分旧部拒绝投降,因而不容于清廷,于是他率余部出走,横行于东海和南海,后来因为清廷的重兵围剿,惨败于东海之上。郑云的先辈又率残部乘船逃亡于大海汪洋,最后流落在这蛮荒之地,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终于在这里建立起了一个基地城池,开垦土地种粮养兵,出于对明朝的怀念自封向明王,在这蛮荒之地扎下了根,后来又与当地的土著部落联姻,繁衍生息下来。
光阴荏苒,一晃几百年过去了,明军的后裔们的规模已经壮大到近万人,他们拥有了数百顷的良田和领地。人们的生活虽不富裕,但却衣食无忧。他们仍然保留着明代的生活习惯和制度,衣着服饰亦如大明时期一般没有多大改变。
天有不测风云,到了郑云这一代,在他们领地的北方崛起了一个土著部落,部落的首领名叫乌坦,乌坦骁勇善战,生性暴虐,弑杀残忍。
他经过仅仅几年的时间就统一了北方十几个部落,势力逐渐壮大雄厚起来。渐渐地乌坦将侵略的目标锁定在了郑云所辖的领地,经过几年的酝酿终于在一月前发动了侵略战争。
郑云虽然早已有所察觉,做了一些准备,但依然没有抵挡住乌坦士兵凶猛的进攻。最终,城池陷落,乌坦率兵杀入城池,奸淫烧杀,无恶不作。百姓和士兵到处逃窜,哭爹叫妈,异常凄惨。
郑云率领着身边残余的少数侍卫和士兵,拼死杀出重围,逃入了茫茫林海。
经过多日的逃亡,他们偶尔发现了这个巨大的洞窟,洞窟内还有很多如蛛网般的支洞,错综复杂,非常适于藏身,郑云和侍卫兵士们便躲入了洞窟的深处,暂避锋芒,以图以后东山再起。
林风三人进洞,负责警卫的哨兵早已发现,急急的报与郑云,因为外面正下着倾盆大雨,不明详情的郑云便吩咐属下莫要打草惊蛇,静观其变,等到天明再做计较。
当曙光照射进洞窟,天光大亮之后,见林风三人还在酣睡,郑云便命侍卫长廖云凯率领一群卫兵悄悄的摸上前去将林风三人团团围住。
听完了郑云的叙述,林风三人心中充满了惊愕与感慨。
惊愕的是如今已然是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社会,竟然在这荒芜的蛮荒之地还有一群明代的移民生活战斗在这里。
感慨的是人的生命力是如此的顽强,无论多么困难和艰辛,人的意志总会爆发出难以想象的巨大力量。几百年啊!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几百年的岁月变迁,也没有使他们泯灭,反而令他们更加适应了这里的环境条件,使他们变的更加强大。
林风上前一步,双目充满了敬佩和崇敬,郑重地向郑云等人抱拳行礼,为不平凡的他们深深折服。
林风拉着郑云的大手,一起坐在虎皮之上,倾心的交谈着,向郑云他们详细而且简而易懂的介绍了如今的世界,如今的祖国和如今的台湾,使郑云和侍卫们茅塞顿开,倍感新奇。深深为自己的闭塞和无知而感到羞愧。
转眼间时光已至中午,郑云和侍卫们仍然在津津有味的听着林风滔滔不绝的讲述,忘记了饥饿和劳累。
“报王爷,午膳已经准备好了,请王爷用膳。”
这时洞窟内跑来一个侍卫,躬身向郑云报道。
“哎呀!听你讲的都入迷了,望了吃饭了。林壮士,走!你们和我们一起进洞用膳去!”
郑云拍了一下大腿,一边呼唤着林风三人,一边站起身形。
林风和上官雅楠陈飞虎也急忙站起身来。
“走!兄弟们!”郑云向侍卫们挥了一下手,然后,一手抓住林风的大手,一手挽着陈飞虎的臂膀,大步向洞窟内走去。
上官雅楠和侍卫们紧随其后,跟随在郑云他们身后。
洞窟内分主洞与许多支洞,主洞内非常宽阔,地面也很平坦,走进去大约百步之遥,洞窟转向了左侧,里面变的狭窄了些,洞壁上插着火把,将洞窟内照的非常明亮。
左转右转,又走了大约一盏茶的功夫,前面突然开阔起来,一个足能容纳千人的巨大厅堂出现在林风三人的面前。熊熊燃烧的篝火将厅堂里照的雪亮,里面聚集了足有几百人,一个个肃然而立,众人面前摆着长条巨石,上面的石碗木盆里摆着食物。
踏过中间的甬道,郑云带领着林风三人走到厅堂中间的一个用石条和石板搭建的石桌前,石桌上也摆着一些简单的食物,石桌四周摆放着用石块叠起的石凳。
郑云望着林风三人伸手示意说道:“各位请落座吧,逃亡之人条件有限,各位见谅。”
“请王爷先落座。”林风礼貌的让道。
“林壮士不必客气,这里没有什么王爷,同是天涯沦落人,大家随便吧!”郑云说完,又对部下士兵们招手道:“弟兄们!大家都坐下吃吧!”
“谢王爷!”
士兵们齐声回道,看郑云已然落座,便整齐划一的坐在石条上开始了午餐。
林风三人也落座吃了起来。
午餐非常简单,有些炖制的野味,还有野菜和菌类做的汤,主粮是一种用什么粮食类做的饽饽似的食物。
林风侧目看了看,发现士兵们与王爷吃的几乎相同,只是没有了唯一的荤腥野味。看来这些野味也是因为招待林风他们这些客人而特意安排的,由此可见郑云他们的逃亡生活非常艰难。
吃罢了午餐,林风三人和郑云又谈论起来,几句闲言过后,郑云突然起身向着林风三人深深的一躬到地。
林风急忙上前搀扶郑云,疑惑的说道:“郑王爷,有话好说,你……你这是何意?”
“林壮士,各位!郑某身处逆境,有一事相求,还望各位不要推辞。”郑云双目含泪,声音哽咽着说道。
林风眼望着郑云,诚恳的说道:“郑王爷,我们皆是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同祖同宗,应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何况又是在这蛮荒之地,同是天涯沦落人,更应该甘苦与共,相帮互助,有什么话尽管说,我们当尽力而为!”
“林壮士!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我见几位悬刀挎剑,能在这蛮荒之地纵横驰骋,肯定功夫卓绝,绝非凡人,我想恳请各位暂缓归途,助我一臂之力,夺回城池和领地,剿灭乌坦。望各位切莫推辞。”说完郑云又一躬扫地。
“这……”陈飞虎面露难色,向林风轻轻的摇了摇头。
林风仿佛未曾看到陈飞虎的暗示,双手搀扶起郑云,朗声说道:“郑王爷放心,为了王爷和这些流落海外的游子,我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陈飞虎闻听顿时面色一变,长长的叹息了一声。
上官雅楠不屑的望了他一眼,又将钦佩和爱慕的目光投向林风。
“谢林壮士,谢各位!”郑云再次一躬到地。
“谢林壮士!谢各位侠士!”
士兵们高声称谢,欢声雷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