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7 既要又要
公子尚德2025-08-15 11:382,915

  对于池田的这种认识上的局限性,聂联刚肯定是理解的。

  因为两国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池田过来之后看到的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

  所以在他看来,即使要在这里投资办厂,能利用上的利好条件也就是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较低。

  至于生产出来的产品,应该符合日本国内的需求。

  也就是说,利用华国廉价的劳动力,加工国内低价的原材料,经过深加工、精加工之后,做成日本国内市场有需求的产品,运回日本国内销售。

  他要想投资,目标是瞄准了日本市场,没打算生产华国市场上有需求的产品。

  因为他认为华国的消费能力不行。

  至于聂联刚所说的,华国市场体量巨大,消费潜力巨大这一点,池田只认可一半。

  毕竟华国是大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体量肯定很大。

  至于消费潜力的一点,池田真的没看出来。

  尤其是聂联刚所说的,农业机械这一块会有很大的消费潜力,池田那就更不认可了。

  来到华国这些日子,他发现华国民众现在最缺的是日用消费品。

  如果投资生产日用消费品,会具有很大的市场,只是消费能力不行。

  至于农业机械嘛,他认为即使有一定的消费潜力,这个潜力的发掘也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

  毕竟对于华国这个泱泱大国来说,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就能改变他们的耕作方式。

  他们是商人,商人的商业目的不但是为了逐利,而且对于他们的投资来说,投资回报期越短越好。

  投资回报期越短,就相当于利润率越高,这一点在马克思的《资本论》当中有着明确的阐述。

  池田认为,来华投资如果投资回报期拉的很长,除了投资成本会被长期占用,而且中间可能会出现不可预知的风险。

  这都是商人在投资当中需要尽量避免的地方。

  聂联刚看出来了,池田对于自己所说的国内市场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并不认可。

  尤其是关于农业机械的市场潜力这一方面,池田不是认可不认可的问题,而是他对这一方面完全没有概念。

  对于这一点,聂联刚并不认为是什么难题。

  池田对这一方面没有概念,那自己就必须要把这些概念灌输给他。

  只有当他全面认识到了我国在农业机械方面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的时候,相信会让他在这一方面的认知上打开一扇崭新的大门。

  池田是个专门倒腾机床设备的二道贩子,他手里有这样便利的资源,那么他投资建设的农业机械厂,在加工设备的先进方面将会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毕竟到现在为止,国内的那些农业机械工厂所使用的加工设备,跟想当年战争年代部队使用的武器一样,基本就是万国造。

  工厂用着不同国家出品,各种不同型号的加工设备,在生产过程中想要统一标准就有一定难度。

  这对于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而池田投资建厂的话,他的工厂肯定会全部使用日本最先进的机床设备。

  这样的一家工厂,就能完全执行统一标准和统一的加工数据,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生产技术,那么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也会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

  在这种水平之下,再加上面对国内巨大体量,而且有着巨大消费潜力的市场,生产出来的产品跟同行相比,即使保持同样的价格,也能获得较高的利润水平。

  虽然聂联刚手里现在还没有具体的数据,但是他相信,在目前的情况之下,这样高水平的一家农业机械加工厂,至少能在二十年之内保持同行业的竞争优势。

  “池田先生,”聂联刚说,“我们国家疆域面积大,人口众多,所以市场体量大,看来您对这一点是认可的。

  至于我所说的市场潜力巨大,很明显您并不这么认为。

  那么我有三点提示,请池田先生考虑一下:

  第一、您觉得我国的经济水平会一直停留这种水平上吗?

  还是您认为我国的经济即使发展,也会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

  第二、所谓的潜力,一个必要的前提就是起点必须要很低。

  如果一件事情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起点,您觉得这件事还有潜力可挖吗?

  第三、我国是农业大国,如果一个农业大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了,您觉得发展仅仅是工业带动起来的吗?

  或者,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了,难道农业不会被同时带动起来吗?”

  池田陷入沉思。

  过了一会儿他说:“理论上完全没有问题。

  但是刚才聂先生所说的是想发展农业机械。

  在工业还没有腾飞之前,农业能够领先于工业的发展水平吗?

  一个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大国,要想从人力农耕转变成农业机械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吧?

  即使贵国的广大农村对农业机械有极大的需求,但是现有的农村生产模式和发展水平,能买得起大型的农业机械吗?”

  聂联刚笑了,池田提出反驳的意见,说明他也是对自己提出的这个建议进行了认真思考的。

  不怕你反驳,就怕你对这事完全不感兴趣。

  他说:“农业机械,包括大型的农业机械和小型农业机械。

  甚至在小型农业机械当中,还可以分为自动型小型农业机械和手工型农业设备。

  对于我国的全部耕地来说,到底是大田耕地面积多,还是零散耕地面积多,这个我没有具体数据。

  但是就拿我们省的情况来举例,我省属于丘陵地形,这种地形决定了大田耕地占比较小。

  就像我们这里,岭地大约占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二强,大田耕地不到三分之一。

  那些岭地相对零散,即使有大型农业机械也用不上。

  也就是说,我们这里最需要的是小型农业机械,甚至是手工农业设备。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我国马上就要展开实施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模式。

  要从集体生产的模式向个体生产的模式转变。

  在集体生产模式当中,生产队会饲养牛马等大牲畜,用以运输和耕种。

  而转变为个体生产之后,一家一户养不起这类大牲畜。

  即使有的人家饲养这类大牲畜为其他农户提供有偿服务,生产效率和利用率都不高。

  如果有小型农业机械出现,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利用率,会很快替代牛马。

  就像当年的煤油和火柴一样,一旦通过外国客商运到我国,在短时间之内就会被我们接受。

  小型农业机械一旦出现,必然会在耕作模式方面掀起一股浪潮。

  还有一点,在集体生产当中,都是多人协作的模式。

  如果转变为个体生产,一个家庭往往没有那么多的人口,多人协作这种模式无法维持。

  个体生产的模式下,必然对简单高效的小型农业设备产生极大的需求。

  池田先生,这就是我所说的潜力巨大的底气所在。”

  哦?

  不得不说,聂联刚这一番话着实打动了池田。

  他再次陷入沉思当中。

  虽然对于聂联刚这番话的真实性还有待进一步调查研判,但是其中的一些道理,池田那是相当认可的。

  聂联刚知道,光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是不可能让池田下决心过来投资农业机械的。

  只有让池田对我国目前的农业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且通过政策层面看清我国农业下一步发展的走向,得出我国农业发展具有极大潜力的结论。

  同理,也就能让他看到农业机械这个市场的巨大潜力。

  到那时,他才能最终下定决心过来投资建厂。

  当然,仅仅达到这一步还不够,还需要在产品方面有好的创意,才能引发他对手工农业设备以及小型农业机械的兴趣。

  对于这一点,聂联刚可是有着极大的自信。

  他是具有前世记忆的,对于后世出现那些极具创意的简单而高效的新型农具,他不但见识过,而且因为他对机械类产品的天然兴趣,在这方面还有一定的研究。

  也就是说,后世几十年以后才会出现的新型农具,他希望在近几年就能够出现。

  这样的话,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人力,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除了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也能让自己的事业从此启动起来。

  最关键的是,自己依附于外资企业发展事业,就能够最大程度的规避一些风险。

  比方说,因为观念和政策跟不上私营的发展脚步,而给一些私营企业主带来的种种问题。

  这样就能让自己既赚到了第一桶金,又不会因为政策等原因出现问题。

继续阅读:408 看不透这小子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重生1976,忘不了的恩怨情仇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