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远嫁的大姐
公子尚德2025-08-13 15:592,921

  以前大姐在家的时候,是她帮着母亲撑起这个家。

  但是靠女人撑着的一个家,到底有多艰难可想而知。

  如果是因为家里真的没有男人,孤儿寡母的就是再苦再累,那也无怨无悔。

  但是明明家里就有一个身材魁梧,强壮有力的大劳力,他就是不出去干活,然后让老婆孩子养着他。

  帮母亲艰难撑起这个家的大女儿肯定对父亲相当不满。

  甚至她一度想让父亲改变这种状态。

  可聂振杰的父母、兄弟都改变不了他,何况是他的女儿呢!

  聂翠红明知改变不了父亲,但她还是一次次尝试,父女之间的冲突肯定在所难免。

  冲突的次数多了,父女之间势同水火。

  对于大女儿来说,这个家再也待不下去了。

  那时候对她来说,只有两条路。

  一条路就是赶紧嫁人,逃离娘家这个火坑。

  第二条路那就是去死,把眼一闭,眼不见心不烦,彻底结束自己痛苦的一生。

  当时,母亲对大女儿的情况也是看得很清楚。

  为了给大女儿一条生路,母亲到处托人,张罗着给大女儿找婆家,想赶紧把她嫁出去。

  可是她们家这么奇怪的家庭情况,谁家愿意跟她家结亲啊!

  尤其是聂振杰以前的时候,在本地那可是名人。

  在本地人印象当中,他是有名的英雄人物。

  可是自从他回来老家之后,他的名声来了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人人敬仰,变成了所有人嘴里的笑话。

  那就更变成尽人皆知的名人了。

  这么一个出了名的奇怪的家庭,他们的女儿想出嫁,一般的人家谁也不敢娶。

  别说是大家都害怕有其父必有其女,即使他家的女儿再正常,再贤惠,有那样的老丈人,任何人也不愿意当他家的女婿。

  在这种情况之下,母亲和大女儿也只能退而求其次。

  条件好的人家不要咱,那就只能找条件差的人家。

  后来通过媒人介绍,翠红违心的远嫁到了三十里之外的一户山里人家。

  之所以相隔三十里就称为“远嫁”,是因为这年头交通实在太不方便了。

  一般人家嫁女儿,基本就是嫁到离着三五里路的邻村,离着十来里路,都有点嫌远。

  因为不管去哪全靠步行,三十里路的路程对于嫁女儿来说,就算是远嫁了。

  到了后世的农村,不管是平原的,还是山区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绝大部分都要在城里买房子。

  他们的老家是哪儿的,对他们身份的影响并不大。

  甚至对一些女的来说,找一个老家是大山里边的对象,还是他的加分项。

  因为老家是大山里的,逢年过节,春暖花开的时候,还能回老家去住几天。

  看看青山绿水,呼吸一下天然氧吧的好空气,权当是住民宿,都赶上旅游了。

  但是在现在这个年头,山区就是贫穷困苦的代名词。

  虽然现在是大集体,社员都在生产队干活,挣工分。

  但这年头别说山区和平原有区别,即使是同一个村的,因为分到的生产队不同,社员们的工分分值也不一样。

  条件好的生产队工分分值就高,条件差的生产队工分分值就低。

  就拿那些土地肥沃的村庄来说吧,他们的土地粮食产量高,道路平坦,交通方便,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社员工分的分值也就高。

  日子过得相对富裕,生活条件相对较好。

  甚至有一些田地平整,水浇条件好的村庄,他们村会有很大面积的田地用来种小麦。

  即使在现在这个年代,那样的村子一年当中会有很大一部分时间能吃上白面。

  这在其他村子的社员看来,简直是天堂一般的生活。

  可是到了山区呢?

  因为土地贫瘠,粮食产量极低。

  而且因为他们的田地都是山地,上山下山就那么窄窄的一条山路,别说小推车不能用,一些陡峭的山路连驴子和骡马都上不去。

  所有的生产劳动只能靠人力,手提肩挑,生产条件很苦,生产效率极低。

  这样的生产条件之下,社员的工分的分值很低,分到的粮食极少。

  山里人的生活也特别困苦。

  在嫁娶这方面,从来都是山里的姑娘能有机会嫁到山外来,基本上很难有山外的姑娘嫁到山里去。

  但因为聂翠红家庭情况的原因,她作为一个平原村庄的女青年,逼不得已只能嫁到山里去。

  而且她嫁的那户人家,家庭情况在村里也是特别差的。

  她的婆婆是个寡妇,没有闺女,只有三个儿子。

  因为家庭情况不行,又是山里人,眼看着三个儿子就是打光棍的命。

  好不容易有人给介绍聂翠红,虽然寡妇家也听人说了老聂家的家庭情况很不正常。

  但是丈人家正常不正常的,在眼看就要打光棍的情况下,寡妇一家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于是这门亲事就成了。

  聂翠红跟了他们家的老大,成了他们家的大儿媳,下面还有两个小叔子。

  本来家里就穷,偏偏俩小叔子也不是那种勤劳肯干的人,又懒又馋,看起来,这俩货大概率就是打光棍的命。

  偏偏她那守寡的婆婆,是个特别苛刻的人。

  好不容易娶上儿媳妇,但她一点儿都不珍惜。

  反而以为娶到家了,就是给自己家当牛做马来的。

  整天对儿媳妇呼来喝去,根本就没拿她当自己家的人对待。

  而她的儿子因为母亲早年守寡,觉得把他们兄弟几个拉扯大不容易,事事都要顺着母亲。

  母亲这么苛刻的对待他媳妇,儿子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

  反而跟母亲一个鼻孔出气。

  但凡有点事,娘俩——甚至说娘四个——一起对付聂翠红这个外来人。

  不得不说,这人呀,就是命!

  聂翠红急着嫁出去,只想逃离家庭那个火坑。

  没想到逃出了自己家的火坑,又跳进了别人家一个烧的更旺的火坑。

  这些年来,但凡逢年过节,或者娘家有啥事,她要回娘家一趟,她的婆婆必然要找事。

  摔盆子砸碗的,各种甩脸子闹事。

  按照她婆婆的心思,儿媳妇既然嫁过来了,那就是咱们家的人。

  跟她娘家也没啥关系了。

  恨不得儿媳妇跟娘家人断绝一切来往,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给她们家当牛做马上面。

  再说了,逢年过节回娘家总得带点礼物吧,这对她们家来说那都是损失,

  而且儿媳妇回娘家了,家里做饭推碾各种家务,那不都得婆婆亲自下手吗?

  这也让婆婆特别恼怒。

  娘家人虽然不知道大女儿生活的全部,但是对于大女儿嫁过去的生活状况,大体还是能够知道一些的。

  母亲除了可怜大女儿又进了另一个火坑之外,还能有什么办法?

  唯一能帮女儿的,就是娘家人尽量不要牵扯她。

  除了逢年过节必须要回娘家之外,每次女儿往回走的时候,母亲都一再叮嘱她:

  “家里现在很好,没啥事,你在婆家好好干,不要想家。

  没有事尽量不要回来。”

  每到这种分别的时候,大女儿都是抱着母亲哭成泪人。

  她真想回到娘家住下,永远都不要回去了。

  可是不回去怎么行啊?

  既然嫁给了人家,哪怕在婆家被折磨死,你也没有其它的选择。

  况且还有了孩子,就是得为了孩子,她这个当娘的就是再苦再难也要坚持下去。

  这也是为什么小刚要定亲,母亲犹豫着要不要捎信儿通知大女儿的原因。

  现在小刚的亲事黄了,母亲无论如何要想办法通知到大女儿,让她不要再来了。

  翠兰并不是不知道大姐的难处,但她因为很长时间没见大姐了,想她了。

  哪怕小刚不定亲了,她也盼着大姐能回来一趟。

  而且翠兰毕竟还没出嫁,没有真正体验到大姐嫁为人妇的无奈,翠兰还是有些少年意气的。

  觉得大姐被婆婆欺压就是太软弱了。

  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婆婆还拿出那副封建思想来欺负儿媳妇,大姐就应该奋起反抗。

  婆婆越是不让大姐回娘家,大姐就应该偏偏经常回来。

  把她婆婆气死才好呢!

  不过,意气归意气,现在母亲这么说,翠兰也表示理解。

  为了大姐,翠兰决定自己跑一趟大姐家:“娘,今下午我也请假吧,我去通知大姐。”

  母亲看着二女儿,犹豫起来:“这都过了晌午了,你去你大姐家来回那么远,天黑之前回不来啊!”

  聂新刚说:“二姐,那就让我去吧,我请假。”

  “你不能请假!”二姐坚定的说:

  “你刚去大队干了没几天,还没好好表现呢就请假,让干部们怎么看你?

  我去吧,路上一溜小跑快点走。

  即使天黑之前回不来,也不会太晚。

  新刚,你下午从大队回来之后,和小刚去来的路上迎迎我。”

继续阅读:87 聂家老大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重生1976,忘不了的恩怨情仇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