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聂素霞被说服了,同意了小刚的安排。
她虽然是吃斋念佛的人,但吃斋念佛的人更懂得,对邪恶的纵容就是对好人的谋害。
而且小刚这个安排确实很合理,只要宋桂花是个老实本分的人,没有害人之心,她就不会有任何损害。
可她要是存心害人,那到头来害得只能是自己。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作就不会死,自作只能自受,这就是小刚这个安排的原则。
下午的时候,聂素霞就去找宋桂花了。
她是找宋桂花来借钱的。
宋桂花问她:“你借钱干什么?借多少?”
聂素霞说:“还不是给夏知青办事嘛。
她有病,我给她许愿了。
这两天她的病见好,我今晚先给她发个喜钱。
可是我的钱花完了,没钱去买纸买香。
只好先跟你借点钱。”
宋桂花心里窃喜,没想到聂素霞自己主动承认了这事,她装作生气的说:
“你给谁办事,让谁出钱啊,怎么还得你自己搭上钱?”
聂素霞说:“这个钱是大刚娘出。
她让我先去买纸买香,到晚上发喜钱的时候她再把钱给我。
可我现在就没钱了,我也不好意思立马就跟大刚娘要钱吧?
好像怕她赖账不给钱了似的。
没办法,只好先让你给我垫上,到晚上我就还你。”
“你要借多少?”宋桂花问。
聂素霞说:“我得多买点纸,还得叠一些元宝。
今晚发一次,明晚还得发一次,后天晚上再发一次。
连着发三晚上。
三晚上的话,还得买香,总得一块钱吧?”
“你还要叠元宝?”宋桂花转着眼珠说:“你自己叠的话很慢,要不然我帮你叠吧?”
“那感情好啊。”聂素霞很高兴的样子,“要不然你替我去买纸和香吧?
我还得回去捏几个饺子,供养师傅。
你买回来先放在你家,吃了晚饭我过来给你送钱,顺便咱俩一块儿叠元宝。
我还你钱的时候,还可以多还给你一点。”
“嗯嗯,好说好说。”宋桂花助人为乐,也很高兴。
因为她发现自己不但打探到了消息,还有了拿到聂素霞搞迷信活动的证据。
聂素霞走后,宋桂花立马跑到孟庆廷家里,把这个天大的消息告诉了孟庆廷。
宋桂花带过来的这个消息,基本证实了俩人的猜测,聂素霞就是关上门来,在家里搞迷信活动。
用神方子给人治病。
只不过当时他俩猜的是聂素霞给聂翠红治病,其实是给夏知青治病。
只不过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事,终于能拿到聂素霞搞迷信活动的证据了。
而且这事跟聂振杰家是息息相关的。
据聂素霞所说,她给夏知青治病,是大刚娘安排的,也就是说,夏知青很可能跟聂小三确定关系了。
要不然的话,大刚娘怎么可能去管夏知青治病的事。
也就是说,这次只要抓住聂素霞搞迷信活动的证据,就能连聂家一块儿拔出来。
孟庆廷兴奋极了。
他又立马跑到孟庆进那里,向大堂哥汇报自己的打听来的消息。
孟庆进听到这个消息,那是又惊又喜,又是大怒。
惊的是,聂小三居然真的把夏知青搞到手了!
喜的是,这回终于可以抓住他的小辫子了。
怒的是,他由此又想到自己的儿子孟繁全了,儿子被判三年,不就是因为姓夏的和聂小三吗!
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劳改去了,这俩混蛋居然还搞到一块儿了,你们倒是挺舒服啊!
孟庆进立刻对孟庆廷带来的消息进行了梳理,然后推敲了每个细节,让孟庆廷回去跟宋桂花这么说,让她按照自己的规划去做。
傍黑天的时候,宋桂花就去了代销点,一下子买了八毛钱的包货纸,买了三包茉莉卫生香。
现在的代销点,基本只有两种纸在卖,一种是“窗户纸”,一种是包货纸。
如果到了年底,还会有写对联用的“对子纸”,就是一面涂成红色的纸,可用来写对联。
这种“对子纸”只有年底会有卖,如果买晚了,或者你写对联的时候写错了,对子纸不够了,等到年二十九或者年三十再去代销点,可能对子纸已经卖完。
年前年后就再也没有对子纸可以买,只能等到明年年底才会有。
“窗户纸”,就是一种又白又薄的纸,用来糊窗户用。
现在农村的房子都是木格窗户,天冷之后要用这种窗户纸把窗户糊严实了,起到防风保暖的作用。
而且因为“窗户纸”特别薄,有一定的透光性,也使得屋里不是那么黑暗。
这种“窗户纸”几乎是常年有卖。
因为窗户纸除了糊窗户之外,家里有学生的人家,还要买来裁开,然后最上边的一侧用针线缝起来,做成本子,用来写字、做题。
这种手工本子比直接从代销点买的本子要省钱。
至于包货纸嘛,社员们买的不多。
偶尔有买的,大家也心知肚明他们买去干什么。
因为社员们有什么“货”需要包啊,真正需要包货的是代销点,代销点自己把包货纸裁成大小不等的正方形,用来包装货物。
另外,药铺里也需要一定量的包货纸,用来包中药,包药片。
社员们但凡买包货纸的,基本就是回去裁成方块,当烧纸用。
这年头禁止搞封建迷信,可偶尔有人在家烧烧香,烧烧纸,这也是不可避免的。
大家心知肚明,也不会小题大做的想要去举报啥的。
宋桂花一下子买八毛钱的包货纸,这个量属实有点大。
不过大家知道她是神婆子,烧的纸比别人多,也是合情合理的。
看来,这是不知道又要给谁家做事情了。
宋桂花把纸和香买回家,就等着聂素霞来了。
吃过晚饭,聂素霞果然如约而来。
她掏出卷成卷儿的一块钱:“大刚娘给我钱了,你垫上的钱还给你。”
宋桂花把这一块钱的卷儿摊开,发现里面还有个两毛的,是跟一块钱一块儿卷起来的。
“你这么多给了啊?”宋桂花作势要把两毛钱还回去。
聂素霞推开她的手:“大刚娘给的不少,你拿着就行。”
宋桂花酸溜溜的笑着:“她就是应该多给你啊,你给她儿媳妇治病嘛。
那么好的儿媳妇打着灯笼找不着,要是把病治好了,那就是天女下凡都不换了。”
两位专业人士说着笑着,就开始干活了,俩人商量着,先数出六毛钱的纸,把这六毛钱的纸分成三份。
然后全部裁成不大不小的正方形,这就是烧纸了,每一份都是厚厚的一摞。
另外剩下那两毛钱的包货纸,也裁成正方形,然后两位专业人士把这些正方形叠成元宝状。
按说,元宝分为金元宝,银元宝,还有红元宝等等,都要分别用金银纸来叠。
可是这年头,你上哪买金纸,买银纸,买红金纸啊?
只能因陋就简,用包货纸来叠,只要有那个形状就行了,心到神知。
把元宝叠好,也是平均分成三份。
元宝,和纸钱,都是三份,这就是连发三晚上的数量。
看着堆积如山的烧纸和元宝,两位专业人士都很感慨。
还从来没一下子弄这么多的元宝和纸钱呢!
“这么多,我这怎么拿回去呢?”聂素霞开始犯愁起来:
“你家有没有大点的袋子,干净的,我装上。”
宋桂花瞅了瞅那些烧纸和元宝,建议她说:“要不然这样,你先不要全拿回去。
太多了,你拿不了。
你先拿回去一部分,剩下那些先放俺家,你明后天再来拿。
怎么样?”
聂素霞点点头:“这样也好,分两趟就好拿了。
不过放你家这些你可得藏起来,别人那些来串门的看见了。
虽说看见了一般也没事,可最好还是秘密一点比较好。”
“我知道我知道,你放心吧。”宋桂花信誓旦旦的说着,又随口问了一句:
“你发了钱粮,那些纸灰都撒在哪里?”
聂素霞说:“不都是撒在树底下嘛。
除了槐树底下不能撒之外,其他什么树都行。
俺家院子里有棵白杨树,我都是撒在白杨树底下。”
哦哦,宋桂花点点头,心里更有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