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周寻同这位新来的辅导员之间的恩怨,便要从这位新辅导员和老辅导员交接的那段时间说起。
大学里面,无论是哪种社交软件,最多的东西应该就是群了。组有组群,班有班群,大班里面还要分成小班,小班又有小班的群,生活有生活的群,学习有学习的群,宿舍还有宿舍的群,社团有社团的群,假如有担任什么职务,自然而然地也很容易进入相关的群里面。
人们似乎用这一个个群将大家分门别类。
周寻其实是十分厌倦见到社交媒体里头全都是消息闪烁的情况的。
所有,对于这各种各样的群,虽然周寻在里面,但是很少发冒泡。
甚至为了不见到里头纷纷扰扰的消息,对于大多数的群都会选择屏蔽。
并且对于社交媒体上面的消息,周寻也是设置了消息不通知。
所有,一般来说,周寻不怎么看社媒上面的消息,觉得如果真有人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会和自己打电话。
但是事情就是这么的巧合。
那天这位新辅导员新官上任,在班级的群里面给大家布置了任务,她总是喜欢在社交媒体上面疯狂艾特所有人,立刻完成她所布置的任务。
周寻那天晚上刚好躲在图书馆里面看闲书,也就没有打开社媒,自然也就没有见到她布置下来的——“即刻紧急任务”。
要求大家填一个表格,里面有一些个人的相关信息。
确实大多数人现在都是手机不离手,也都是很关注自己动态的人,所以大多数人都在规定的时间里面完成了任务。
但是周寻是一个不大喜欢看社交动态的人,恨不得把所有的消息都屏蔽掉。
因此,那天包括自己在内,最后还剩下五名同学没有填那个表格。
周寻还是接到了马拉的电话才立刻去看的消息。
尽管群里面也有同学在解释说,“不是每个人都会时时刻刻关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面的消息的。”
但是这位新辅导员就是喜欢迅速地完成所有的事情。
在她的想法里面,消息下发到每个人的手上,大家就应该立刻去完成。
没有按时完成就是不给她面子,又或者是不想填那个表格。
最后,那天,在几乎所有人都完成了表格之后,最后剩下的几位姗姗来迟的人被通知不用填了,到时候直接去辅导员办公室找老师亲自去填。
这不得不说是如今这个手机时代的悲哀。
周寻觉得,这要是古代的时候,大家都飞鸽传书,你传个消息起码需要十天半个月的,这还不到一天的时间就要把消息传到位还要完成任务,这不是有些严格了吗?
而且,学校一直在修路,辅导员办公室距离大家的宿舍还是有一段的距离的。本来在网上电子档就能完成的事情现在又要过去亲自找她一趟,是不是本来是大可不必的事情。
周寻突然想起之前看过的一条新闻,说的是有一所学校在进行考研调剂的时候在凌晨两三点的时候下发了通知书,要求学生在一两个小时之内按上确定,要是没有在这个时间做到的,这则录取通知便就此作废。
这件事情当时看到的时候,周寻觉得十分离谱,但是想想现在自己经历的事情,好像性质也差不多。
但是毕竟还要和这位新来的辅导员相处很长的时间。
周寻觉得自己还是不应该太过嚣张。
而班级里面的人大多数都是神通广大,又或者说,还是有些性格的人。
那天最后这位新辅导员发通知的时候,就有人直接在群里面说她这样的行为是没有什么道理的。
甚至有人扬言要投诉她。
但是各种社媒群有一点还是蛮不好的,就是开通了匿名的功能。
那位和老师呛声的人一直是匿名在发言。
想想也知道,现在对老师意见最大的想必就是那剩下的五位需要当面找老师填表格的人。
那位辅导员一气之下关闭了群里的匿名功能。
于是周寻觉得自己就被列入了嫌疑人之一。
主要是那时候和老师呛声的人说的头头是道的,妙语连珠,总之不知道为什么周寻觉得辅导员似乎认定了那个人就是自己。
其实周寻觉得那个人倒未必仅仅只是被剩下的五位倒霉蛋,假如是班级里的其他同学,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这件事是老师做得不大合适,那么会批评她的人就不仅仅是在这次的事件里面的受害者,大家都是同一个班级的人,每一个人都可以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所以周寻觉得也根本不是老师说的“不要只敢匿名提意见”的问题。
班群里面除了自己班级里的人,哪里有什么“外人”,既然都是班级里的人,为什么不能对老师的做法,班级的事务提一些意见呢!
倒是她非要揪出匿名的人是谁这样的做法,让人觉得她是想记住那位‘批评’她的同学。
还说不定以后会怎么给人找麻烦呢!
这时候谁会认呢!
周寻虽然觉得这老师很奇葩,但是也并不打算在班群里面匿名说什么。
因为觉得很多所谓的匿名群其实并不保险。
真想找个安全的地方吐槽那还是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面。
不过真实原因其实是等她打开手机消息的时候,大战都结束了。
所以周寻也没来得及回话。
但是可能老师觉得自己看着就像是会匿名在网上举报的人。
除了这一点,周寻想不通自己哪里得罪了这位新的辅导员。
让自己遭受着眼下的折磨。
但是通过这件事,周寻突然觉得其实很多时候,学历并不代表着任何东西,比自己厉害的人,不论是权威或者是老师或者是其他。
人人都会犯错,老师也不例外。
如果在大学里面遇到一位认真负责的辅导员只能是一件随机的事情,那就说明眼下这支队伍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周寻觉得自己反正也不是班委,如果不请假,平时基本上也没有什么事情会遇见她。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周寻觉得自己对于这位辅导员,便是惹不起只能躲得起。
其实整个班级里面对她意见很大的已经不止是一个两个了,最为重要的是,真的有人去教务处投诉了她。
很快老辅导员又回来带大家一段时间。
据说至少会到大家去老校区的时候。
去了老校区,大家会有负责老师,也就和这位辅导员关系也不大了。
所以,大家本就没有多长时间的缘分。
还是维持着相安无事的稳定比较好。
不过听说老辅导员和新辅导员其实是学长和学妹的关系,也就是同一所学校毕业的前后级。
其实周寻觉得这两人也许互补一下会更好。
老辅导员做事比较不那么注重规矩,而新辅导员也不知道她是真的很在乎规矩,还是故意给人找麻烦。
但是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周寻还是觉得老辅导员的风格比较适合自己。
很明显班级里面的其他同学也是这么想的。
老辅导员又给调了回来,这不得不说是民意的一场胜利。
“终于可以不用再应付那位新辅导员了!”马拉其实和这位新辅导员应该算是相安无事的状态,周寻也不知道她为什么会这样感慨。
眼下最开心的不应该是自己才对吗?
之前自己连假都不想请了,恨不得离那位老师要多远有多远。
“那老师总是动不动就让人立刻马上就要完成她布置的所有任务,总是让人觉得很紧张。”马拉也说不上来,不是很喜欢这位新辅导员。
周寻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其实,对于医生来说,大多数时候大家都是很冷静的,很少会出现什么十万火急的情况。
如果真的到了十万火急的时候,那也意味着事情已经很严重了。
所以,大家还是习惯比较正常平静的对话和交流。
而这位新辅导员恰恰相反,她喜欢所有事情都要立刻完成,最好在眼皮子底下就能做好。
并且每次发消息艾特所有人跟发着玩似的。
一件事情可以重复发到五六遍。
其实也不是说她不好,也许这在她曾经的工作或者学生经验里面,事情就应该这么完成才行。
也许她也是个十分认真负责的人。
但是大家并没有这个习惯。
很多消息,发上一遍大家其实就懂了。
一直不停地强调。
其实除了营造出十分着急的感觉,也没有其他的意义。
但是大家都不是很喜欢着急情绪的人。
而且一次两次这样还行,一直都这样,一点点小事情也搞成一副十万火急的样子。
真的让人觉得压力山大。
还好接下来的时间还是由老辅导员带着大家。
否则大家不仅需要应付各种学习上的事情,还要分出时间来和这位新老师磨合。
其实也是让人觉得十分疲倦的事情。
总之周寻觉得自己和这位新辅导员是不大合得来的。
虽然不知道是谁去教务处举报的,但是周寻只想说干得漂亮,不然自己不知道还要忍受多久和这位老师磨合的“阵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