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没有任何一个学科的期末考能和医学生相提并论。
提前一个多月期末月的准备时间也准备不够那些考试重点。
大一上据说是整个大学生涯课业压力最轻的一个学期。
如果连大一上都把大家搞得够呛,接下来的几年大家的日子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总而言之大家的备考状态看起来还挺像那么回事的。周寻觉得自己高考可能也没有这么认真。
众所周知周寻所在的省份算得上是高考的水区,升学压力其实还真的算不上有多大。
大家来自不同的省份,所以周寻还真的有被大家夸张的备战状态吓到。
原来就算是同一个省份的人,不同的市大家的课业压力也不大一样。
“周寻,你就装吧,现在在这儿装作是个学渣,最后考得最好的就是你这种人。”严璐有一种看谁都像学霸的紧迫感,周寻认为这也是她能成为学霸的原因。
“我可没有这种习惯,一般都是说你这种话的人最后考得最好。”周寻觉得自己也就是个平平无奇的小水货。
“马拉估计成绩也很好,我那天看到她医学生物学都复习到了最后两章,我连一半都没有看完呢!”宿舍里面,严璐总是那个制造恐怖焦虑气氛的人。
周寻十分冷静地说道,“可是你的进度已经是第二遍了啊!”
女生寝室每天充斥着严璐焦虑的声音,以及她又怀疑谁谁谁是学霸的种种理论。
前期复习的时间有一个多月,真正考试的时间其实一周都不到。
有的说课放在前面考,真正难的就是那几科前面带医学的课程还有全都窝在一块儿考的。
换句话说,期末考的成败就在于最后三天的连续考试。考试是按照学号排的,周寻的学号算是比较中间的位置,大家按照学号顺序纵向地坐的话。
周寻还是比较容易看到前面同学的情况的。
见到严璐再一次提早交卷早早地离开了考场。
周寻再一次在心里咒骂这女人说的果然都是鬼话,什么没有准备充分,什么书还没有看完。
要知道严璐似乎每一科都选择了提早交卷,也不知道她提早出去是要赶着做什么事情。
全部考完的时候,也就是考完最后一场的那天下午,几人在食堂吃饭的时候恰好碰到,就坐在了一起随便聊聊天。
“不要说考试,不要聊答案。”这样的发言一般来自人群中的学渣也就是周寻这样的人。
而滔滔不绝慷慨激昂地交流答案的一般都是严璐那样的学霸
“生物最后一道选择题选第二个吧?”
“什么,选第三个?不可能,我当时就很纠结,一出考场就翻书看了,就是选第二个。”
严璐和黄山正在慷慨激昂地讨论试题,全然不顾旁人忧怨的眼神。“我吃饱了。”马拉也不知道是真的吃饱了,还是听到了太多的“正确答案”感到自己吃不下了。
周寻也有同样的感觉。
书到用时方恨少,考试就是这么一个情况,到考场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看过内容实在是少之又少。
反正周寻的愿望只是六十分万岁,自然是比不得那些打算保研的人。周寻已经看开了。
“唉,好像错了一题,太遗憾了选择题拿不到满分。”严璐这话妥妥的凡尔赛。
周寻只能在心中暗自吐槽,瞧这说的是人话吗?
毕竟已经经历了一个期末考,总共大概考了八九门课。
虽然成绩还没有出来,大家也已经大概可以从彼此交卷的情况和考完之后大家的反应看出大家的成绩是怎么样的。
周寻觉得自己实在没有必要把成绩看得这么重要,这也只是个结果。学习更多的是一种课程。
不过这种心态从高中开始便可以称为是阿Q精神。
如果不是想要拿奖学金保研的人,大概不用如此看重每一场考试。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科目。会考试和会学习其实是两回事。
经历完魔鬼期末月,大家都迫切盼望着能回家。身心俱疲的备考与考试。
周寻早早地买好了回家的车票,和一位老乡兼校友约好了一道回家。
于是顺理成章地鸽了学长沈彦组的回家前最后一次聚会。
虽然周寻不是什么排斥聚会的人,不过自己所在的小组聚会难免多了一些。
周寻的生活费其实家里人是按照学期给的,而周寻花钱一向没有什么规划,这也就意味着越到期末周寻的生活费就越少。
实在不好意思说不想参加聚会是因为零花钱不多。因为每次聚会都至少需要一起吃饭,那总归是一笔额外的花销。
大家的交情不会因为一次聚餐而深厚多少,但是自己的零花钱会因为一次聚会少掉将近一半。
周寻觉得寒假和朋友吃饭正是需要花钱的时候,眼下还是能省则省地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为好。
“周寻家里不知道有什么宝贝,一考完试就一溜烟儿地回家了。”黄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近来是一逮着机会就找周寻。
人群里面少了个周寻一眼就能看出来。
周寻觉得自己也没有那么强的存在感啊。
也许是因为两人恰好在文学社一起参与了好几次的活动,也许是因为一起参加过好几次活动两人迅速熟悉了起来。
不过,黄山对周寻也总是像严璐一样有着一种谜之怀疑。严璐怀疑周寻是位学霸,黄山怀疑周寻家里有宝贝。
周寻觉得这也许是学霸的通病,对一切都报以怀疑精神。
周寻是不能理解这样的怀疑,毫无依据,毫无缘由。
自然也就不觉得自己需要解释什么。
“黄山你就消停点儿吧?”马拉在组群里面对黄山的胡言乱语表示指责。
周寻也不明白自己不就是缺席了最后一场组聚吗?最后问题怎么就衍生到周寻在老家有男朋友。
只能说谣言的产生是不需要逻辑和证据的,只需要造谣一张嘴,如黄山一样毫无节操地造谣更是令人发指,再加上几个煽风点火的不知情者,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