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的某一天,成绩出来了。
周寻突然发现眼下潘帅马拉还有严璐三人之间的分分合合是与自己无关的,而与自己最为关系重大的事情是自己的解剖学,果然如自己所料,光荣牺牲了。
常常有人说,没有挂过科的大学是不完整的,但是周寻不这样认为,大学里面,能不挂科,还是不挂科的好。
然而事已至此。
周寻感到十分悲伤。
热闹是他们的,恋爱是他们的,分手也是他们的,只有不及格的成绩单是自己的。
哪怕别人再作死地谈恋爱,还是名列前茅,也轮不到自己一个挂科的同学为他们担心。
周寻觉得自己因为期末成绩也快成怨妇了。
还好早有先见之明地带回来了解剖的专业书。
周寻想自己的假期工作计划也许是要泡汤了,因为她现在得专心看书。
虽然自己不是好学生,但是周寻还是不允许自己成为一名常挂科的同学。
便下定决心好好攻克解剖学这道难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周寻觉得解剖难学无非是因为概念太过抽象。
于是周寻在网上买了一个人体模型。
还有人体图谱。
希望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有所帮助。
但是东西到家没几天,周寻的学习兴趣也很快就消失了。
就像高中时候为了好好学习买的错题本,本子很好看,好看到周寻自己都舍不得在上面写字。
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
周寻觉得自己被这冰冷的成绩单伤得很深。
情伤再深还能有自己受的伤深吗?
况且这是专业课,学分很高的专业课。
学习其实是一件和考试完全无关的事情,这是周寻在假期复习解剖学的时候得出的结论。
学习是学习知识,知识是无限的。
考试是考察知识点,知识点是有限的。
所以如果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的话,那么搞定那些知识点就可以解决考试的问题。
从理论上来说是这样的。
但是周寻最大的问题就是理论知识一套一套的,但是真的到了实际行动的时候就会大打折扣。
周寻还不敢告诉大家自己解剖挂了这个悲惨的消息,显然这是一件比严璐被分手还要悲惨的消息,打算自己承受这件事的痛苦。
当一个人正在苦海之中遨游的时候,偶然发现还有一个人同样也在苦海之中,是很容易产生惺惺相惜之感的。
这就是周寻发现林彬解剖学也挂科之后的想法。
原来自己不是一个人,原来林彬解剖学也挂科了。
只能说两人不愧是在很多方面都有着相似点的人,就连挂科都一样。
林彬和周寻是八百年也不在社交软件上面聊天的两人,那日两人恰巧被学委拉进了一个开学补考的群里面,周寻觉得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
“你挂了?”林彬缓缓发来一个问句。
“你也是?”周寻也回以一个问句,但是一个“也”字已经透露了自己的答案。
随后林彬发来一个拥抱的表情。
深聊几句便得知两人都倒在了解剖那道坎上。
周寻觉得自己此刻的感觉五味杂陈,有一种不亚于“他乡遇故知”的欣喜之感。
随后的日子里,助导学长和学姐也不知从哪里得到了消息,周寻和林彬两人乖乖接受大家唠叨的洗礼。
“怎么能挂科呢?好好念书的话不可能会挂的啊!”助导沈彦恨铁不成钢地对着两人叹气。
学霸自然是想不通学渣为什么会挂科的,有一句经典的话——挂科多不容易,谁能做错那么多题。
沈彦学长觉得两人哪怕挂科,也绝不能自暴自弃,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周寻,我早就说过你的解剖课学习是有问题的,你一直没有找到学习方法,没有自己的学习节奏,这样当然是学不好的。”沈彦学长为周寻的成绩操碎了心。
周寻觉得如果期末考没有挂科,自己还能信誓旦旦地说自己的学习方法就是最好的,眼下实在也是无力解释,没有什么说服力。
“林彬我一直觉得你学习很用功的啊!你的问题又是出在了哪里呢?有问题一定要及时说啊,说出来大家都可以帮忙,不要什么事情都闷在心里。”沈彦学长放心不下二人的学习,私下里拉了一个讨论组,打算督促二人暑期学习。
周寻和林彬除了悉心听从学长的教诲,也没有别的话。
难兄难弟似的两人也常常会交流学习经验。
“你觉得难点是什么?”周寻询问林彬。
“没有什么难点。”林彬十分简短地回答道,“主要是题没有刷够。”
周寻觉得仅仅为了应付期末考试的话,那确实是刷题就能解决的事情但是就整个解剖学来说,自己就是掌握得不大好,却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实验课分太低。”林彬突然提出了一个很有可能得的答案。
周寻虽然挂科了,但是离及格就差四分。
大学的成绩不仅仅与期末考试试卷的成绩有关,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平时分。像解剖这门课甚至还有实验课的分数。
而平时分顾名思义就是上课主动回答问题表现好就可以得到的分数。
但是周寻上课从不回答问题,这部分的成绩估计就没有了,林彬应该也有同样的问题。
所以他们的平时分应该不高。
还有实验课,虽然自己是每次都完成了实验,但是实验课小测和课后作业也许完成得也不是那么尽如人意。
凡此种种加起来,如果单单一个期末考试成绩还是在及格边缘的话,很有可能把自己的总成绩拉下去了。
很多人觉得加上平时分这样的评分体系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好合格,但是其实对于周寻和林彬这样上课从不举手发言回答问题的同学来说,这种评分体系其实算不上有多友好。
可能非但不能帮助自己及格,还会在周围人都加分拉满的情况下给自己拖后腿。
只能说这都是性格原因。
“那你下学期打算举手回答问题吗?”周寻问林彬,“在实验课上积极发言一些?”
“不打算。”林彬回答得斩钉截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