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反思
留中2025-07-28 15:244,027

  在实习的时候,周寻常常会反思自己,自己不喜欢外科,是因为真的不喜欢呢,还是因为从来没有在外科相关的专业和操作技能上面感受到过什么成就感,又或者说是因为练习的时间太少了。

  自己真的不喜欢外科吗?

  其实帮别人换药虽然辛苦但是很有成就感,为病人缝合虽然感觉压力很大但是有时候也很有成就感。

  在网上买来一些关于外科操作练习的器械之后,周寻便觉得自己对于外科可能也并不是那么没有天赋,外科其实也是还蛮有趣的一个科室。

  其实自己也不是不喜欢外科,只是因为没有很多时间去外科的科室里边轮转,加上外科和自己的弱项解剖又息息相关,所以周寻觉得外科比较难,人都不会喜欢觉得难的东西,而会选择喜欢相对容易一些,让自己更有成就感的东西。

  周寻在进行外科操作的时候常常因为自己的无菌观念很差,所以每次操作还完成不到一半便会被老师给轰下手术台。

  其实如果机会合适的话,周寻觉得自己可能未必不适合外科。

  但是自己确实除了妇产科,还是没有什么时间去真正的外科轮转过的。

  外科轮转得到考研之后才会有机会去。

  所以在考研填志愿的时候,周寻觉得自己放弃填写外科的志愿其实也蛮不公平的,因为自己其实并没有去外科轮转过。

  不是说外科好或者不好,实在是因为自己都没有很深入地去了解过。

  所以所知道的也是很有限。

  见习时候短暂的停留其实并不能让自己对于外科这个大科室有多么深入的了解。

  更多的是走马观花的兴致一样。

  但是没有办法,人生中的很多选择其实还来不及搜集足够的资料,就需要在电光火石之间做决定。

  这样想想也是怪可惜的。

  就像当初高中的时候文理分科。

  有的人分科之后可以把自己的优势科目发扬光大,成绩直线上升,但是对于周寻来说,首先文科和理科的成绩都差不多,本来还是个中游水平,但是一分科,别人的优势更强了而自己的优势也就减弱了排名瞬间一落千丈。

  如果现在再问自己一遍当年文理分科的时候选文科还是理科,周寻觉得自己应该会在文科的选项前面多做一会儿停留。

  就像是大学填志愿的时候,周寻仅仅是因为高考超常发挥了一些,想着选择一个难度系数也比较大的医科大学,否则的话应该会进入一家师范大学去念教师的专业去了。

  现在再仔细想一想,自己当时得到的资料是多么的有限,就必须要在这些有限的资料里边做出选择,不是做老师,就是去当医生。而且这些选择都和自己未来的人生息息相关。

  虽然那个时候做选择也是已经综合了多个方面的信息得到的一个最佳选择,但是念了大学才知道,其实大学可以有很多的选择,人生也有很多的选择,大家真的不应该给自己设限才是。

  现在想来当时觉得十分意义重大的选择,其实都是归于一些很简单的原因之后才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的。

  谈不上有多正确或者多错误。

  但是后悔是世界上最没用的一件事情。

  只是越发深刻地认识到,其实和很多人的差距造成的原因本质上来说是信息壁垒所造成的。

  就像是在三下乡的老爷爷老奶奶们一年都没有离开家门几次,又怎么会知道在别的地方,大家早就已经开始用大数据医疗进行慢性疾病的监测,说不定过段时间都有无人机进行送药上门了。

  人是有自己的局限性的,在某个位置或者某个立场之上便只能看到某个立场和位置上面的东西。

  其实也说不上什么好或者不好,各有各的风景。

  有时候得到的东西越少反而越能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为什么那些所谓尼泊尔地区的人们幸福指数是最高的,人家过得也不是很富裕,有的时候,精神富裕给人带来的幸福感并不亚于物质上的富裕。

  小的时候人的欲望很小,得到一颗糖果,儿童节得到了奖状和礼物,老师在课堂上面表扬了自己几句,便都乐开了花来,但是随着年纪逐渐增大,知道的事情也越来越多,想要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得到了这个东西,就还想要更好的。

  好像永远也不懂得满足。

  这可真的是不好的习惯。

  做人处事还是应该学会感恩才是。

  总之周寻其实一直是觉得居住在深山里边的人和居住在繁华大都市里的人其实是没有很大的差距的。

  我们可以说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但是周寻其实并不认同任何人之间是有差距的。

  几千年前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便高呼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其实哪怕到了今天,有很多人身上的奴性也没有完全洗干净。

  就像是你可以说一个东西不好,但是不可以说那个东西就不应该存在。

  存在即合理嘛。

  不过这也只能是大多数人心里边不切实际的幻想罢了,毕竟,现实世界里边,那就该是怎么样,就还是怎么样呗。

  谁也犯不上去改变谁,谁也没有必要去改变别人的想法。人都有各自的修行。

  能够由填志愿这件事天马行空地想到这么多的,恐怕也就只有周寻自己一个人了。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呗。

  在填志愿的时候,周寻还是填了一个比较热门的学校的一个比较热门的专业。

  毕竟,很多事情,说起来是一回事,等到真正去做的事情就会大打折扣了。

  如果一个人和自己刚刚接触的话,那可能会觉得自己是个很有正义感的人。

  周寻觉得,其实只要再深入地接触一段时间,应该就会发现自己其实是个还蛮虚伪的人。

  就像是和别人说的选择的是儿科的专业,但是自己填志愿的时候选的是别的专业。

  其实这样的行为,和早年自己嫌弃的严璐,黄山之流也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模仿别人其实是一件十分有害的事情,不要轻易去模仿别人。”这是周寻对自己朋友的真诚劝告,因为大多数时候,自己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其实往往是出于偶然而非有什么特殊的目的和原因,但是别人如果跟着去做的话,可能会起到反效果,那就真的是得不偿失了。

  就像是妇产科之后,大家开始去到消化内科去实习。

  消化内科也是大神云集的地方,大神多的地方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上级没工夫管你,因为自己忙自己的事情都忙不过来。也就没办法分出心思出来理会这些小小的实习生了。

  这其中又尤其以周寻和林彬所在的小组上级为甚。

  坦白说,这次在消化内科实习的时候遇到的小组就是周寻心里面一支完美的工作小组的组成和结构。

  小组里的人十分关心的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病人,不会对下级有什么多余的表情,只需要做好分内的事情就可以。

  小组里面是由几位高年级的研究生学姐和学长还有一位主治医师再加上一位进修医生还有主任组成的,当然还有两位实习生。

  他们都有分好自己管理的床位,没有空床分给实习生们管理。所以周寻和林彬处于不用分管病人的阶段。

  也许是因为上级管理得太松了,然后,周寻就在一天早上上班的时候迟到了。

  原本以为没有人会发现这件事。

  周寻直到早交班完毕的时候才溜进大队伍之中。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实习的同学大多数都注意到了这件事,这还不说,大概是由于前一天见到周寻迟到了,也被上级看到了,但是没有什么问题。第二天的时候好几个人就都觉得迟到是没有问题的,可能心里想的是反正周寻都试过没有什么事情,如果出了什么问题那也应该是先罚周寻,不然她凭什么就能被特殊对待呢?

  其实那天迟到是因为自己睡过头了,到医院的时候被那位主治上级也给看到了,但是她也没有批评自己,所以周寻觉得怪不好意思的,第二天一大早就去医院整理病历了,希望能够在上级面前挽回一些自己的失误。

  但是那天一向很早到的小组里的研究生学长居然也迟到了。

  只能说这种不好的习惯在小组里边甚至实习生里边流传得还是蛮快的。

  因为周寻注意到隔壁组有几位同学早上也开始迟到了。

  对于这一点周寻也觉得自己十分不好意思,自己起的这个头,上级既然没有责备自己,那么别人也这么做的时候,自然也没有理由去责备他们,大多数人应该会是这样想的。

  但是其实周寻觉得如果心里真的是这样想的人其实也是怪没有意思的。自己迟到只是因为意外,但是别人却是故意地迟到。

  自己会为意外去弥补,但是大家也不会去看自己的弥补,他们的眼里只看到自己迟到了,并且迫不及待地效仿。

  很遗憾其它组的上级就完全没有自己组的上级好说话,黄山和马拉就因为迟到被他们组的主任臭骂了一顿。

  因为往后周寻再没有迟到过,所以上级也没有对周寻说什么,反而是研究生学长因为接二连三地迟到被小组里面的主治上级给批评了。

  而且,有的时候,你并不知道别人迟到是不是还有什么其他的原因,就盲目地效仿,最后吃亏的,总归还是那些心术不正的人。

  虽然那天周寻迟到了一会儿,但是自己其实在楼下挤工作电梯的时候已经碰倒了自己组里的上级,其实本质上说自己并没有迟到很久,因为无论如何自己也和上级在同一段时间挤电梯,但是高峰期的工作电梯不是那么容易挤得上的,所以最后到科室的时间晚了一些也是在清理之中。

  但是别人当然没有见到这些,他们只看见周寻迟到了,然后模仿迟到这个坏习惯,最后......

  这样的事情其实发生过不止一次。

  有的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在这件事情上得到好处。其实,仔细想想,这群人也不知道是想从这件事情上面得到好处还是希望让上级发现这个所有一切的坏习惯的源头都是因为周寻,她才是罪魁祸首,所以将周寻迟到这件事进行无限地扩大。

  最后自己聪明反被聪明误,而和自己同在一组的林彬却从来都是很早就去到科室里边的。

  为什么自己可以大摇大摆地慢慢来,因为科室里边已经有了一位实习生在忙,所以其实需要自己帮忙的地方也不是很多。这也是上级愿意对自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原因,因为在上级看来,只要把该完成的事情完成了,不要太过分明目张胆地违背科室的规章制度,其实没有什么大问题。

  这也是周寻觉得这个团队氛围很好的原因,他们不会因为别人犯的一点点错误就把人全盘否认,也许也是因为觉得犯不上,而是会给别人更多的机会,或者说,弥补和将功补过地机会,再观察一段时间,等到事情发展到真的难以控制了或者有人的行为已经超过了一些便不再放任,开始找人“聊天”。

  其实这些事情都是组里面的主治医师在管理的,至于组里面的主任,大多数时候只是带着大家查房,或者蹲在电脑前面先进行一遍“云查房”,通过病人的检查物理化学回报来判断病人的病情是否出现了好转,然后再去到病房里面查看病人的情况。

  这个小组的氛围很好就在于主任有时候会让人坐在椅子上面排队似的听着电脑前的他对于一些病人的诊疗变化。

  大家以主任为中心,坐在四周,耐心地听着上级给大家讲解,以及耐心地指导学长和学姐们进行他们所管理病人的用药变化。不时低头记一些笔记。

  林彬说这样坐着就像是大家在给前边的人传授功力,大家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传递给坐在前面的人。

继续阅读:第184章 结局章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