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医院行
留中2025-07-28 15:252,044

  既然作为医学生,那么医院就是一个必须要去的地方,因为最终的职业目标是成为一名医生的话,最终无论如何还是要进医院里面去的,大家学的东西再多,也都是为以后自己进医院工作打好基础和准备。

  随着专业课越学越多,大家也就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去医院。

  周寻觉得自己之前没怎么学专业课的时候都能去医院里面当志愿者,眼下学的东西也多了起来,去医院多看看似乎是一个合适的安排。

  这也许也是导师制度的一些好处。

  大家进医院看导师不再是逛一逛医院了,老师开始领着大家去不同的科室看看,并且介绍一下科室里面的主要日常工作也哪些。

  不过方便起见大多数时候去的都是导师所在的科室。

  其中有一位导师是儿科的医生,那天大家去找他的时候他正好需要出门诊。

  于是安排大家穿着白大褂一起在门诊看他收治病人。

  病人进来看见一大群穿着白大褂的人都觉得有些担心和意外。

  这是还总是需要老师耐心地解释,“在带学生上课。”

  不知道病人们都是什么样的想法,愿不愿意自己看病的时候被当成示教对象。

  这也是有利有弊的吧,好处自然是能带学生的大多数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医生,所以看病也许会有保障一些,老医生带年轻医生的时候都是把话说得尽量清楚,很多时候病人也能听到更多关于自己病情的信息。

  但是坏处就是病人被当成一个“被研究者”来对待,难免让人感觉到有些不舒服。

  儿科门诊其实是一个十分吵闹的地方,因为小孩是最不受控制的病人,加上本身就是因为生病才过来看医生,他们也很难保持乖巧。

  所以周寻对于儿科门诊的第一个印象就是混乱。

  家长的声音,小孩哭闹的声音混在一起。

  老师甚至需要戴着一个扩音器在说话。

  眼下中国儿科医生的缺口还是比较大的,也许正是因为儿科医生工作繁琐,工作环境也有些恶劣。

  “你们要是不打算考研,毕业了就留儿科,大医院还是缺人的。”这是老师的原话,因为常年招不到人所以医院自然会下降一些标准。

  门口还有排成一条长龙似的病人,老师却还是抓着一点间隙就和同学们说一些以过来人的身份来告诉大家的话。

  老师今天恐怕是没有时间单独再给大家讲课了,因为这些病人应该就会花掉他大部分的时间。所以大家在门诊跟了老师一会儿就自行回学校去了。

  “怎么样?大家考研失败就来这边的儿科吧?”周寻觉得老师说的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但是儿科很辛苦。”马拉觉得就光从这个门诊量来看都觉得压力山大。

  “看上去是的。”儿科也并不是严璐的理想归宿。

  “小孩儿太脆弱了。”黄山面对一个又一个接二连三的病人,也觉得有些吃不消,“而且他们太闹腾了,我现在脑子里面还在嗡嗡嗡地回响。”

  潘帅居然不以为然,“做什么事情是不辛苦的呢?”

  周寻还是十分意外居然从潘帅的嘴里听到这样的话,事实就是如此,做什么事情是不辛苦的呢。

  没有一件事情是可以随随便便地做成功的。

  无一不是付出了努力和汗水。

  回去的路上,虽然今天大家没有看病人,但是仍然觉得很累,也就没有互相聊天了。

  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情也是累的。

  周寻十分佩服那位老师的精力和状态,因为他似乎是没什么休息地在看一个接着一个被送过来的病人。

  而门口排着的长队却仿佛看不到头。

  还有人临时要过来加号。

  按照几分钟一位病人来计算,本身的工作量就是那些了。

  如果有人需要加号,也就同时意味着老师需要占用自己的个人时间在继续看门诊。

  而就算是这样,医患沟通的问题还是老生常谈。

  病人抱怨医生什么都还没看就要去花一堆钱去做检查。

  医生一直在满额甚至超额工作情绪也算不上十分的好。

  现实看病就是这样的,没有去做相关的检查,什么神医也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而且谁说医生是胡乱地让病人做检查,无论是几分钟时间,医生都会先简短地过问一下病人的情况,然后确定要进行的检查,之后再根据检查结果对症下药。

  周寻去参观的大多数是公立医院,公立医院也就是意味着大家享受着同样的医疗待遇,不会因为什么其他的原因而出现严重的差别对待的情况。

  这样的医疗体系下,医生的收入不是完全取决于病人花了多少钱治病,所以医生一般也都是对症下药,并不会乱收费。

  病人其实也不需要太过敏感。

  但是周寻觉得自己眼下的想法也许是因为自己当下的位置而言,难免有所偏颇。

  就这样的情况大家都还是有很多的抱怨。

  医患矛盾的问题久矣。

  大家如果能够换位思考,问题常常能够迎刃而解。

  只能用潘帅的那句话来总结医生这个职业,没有一件事情是不辛苦的。

  不知道为什么,每次从医院回来,不论有没有进行一些什么操作。

  周寻总是觉得十分疲惫。

  也许是因为医院的环境有些闭塞。

  也许是因为去医院就会让人不由自主地神经紧绷。

  大家不愿意去从事儿科无非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医患沟通。

  眼下每家每户都只有一两个宝贝孩子,生怕孩子有个什么不舒服,这个孩子有时候甚至可以关系到父母双方的两个大家庭。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这么多人的轮番轰炸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承受得住的。

  大家关心则乱,其实有时候也不是不能理解。

  但是如果每个人都是这种情况,那谁来理解一下医生呢。

  所以说人还是需要互相理解的。

  虽然还是去同样的一家医院,但是大家接触到的内容已经变得不大一样了。

  周寻觉得,这其实意味着大家一直都在进步。

继续阅读:第116章 神秘的老师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