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儿科(一)
留中2025-07-28 15:313,036

  因为见习的原因,儿科在周寻的心里还算是留下个不错的印象。连带着现在在儿科实习的时候,周寻也觉得儿科就是个不错的科室。

  师姐会耐心地一遍一遍教大家写病历。

  而通过写病历这件事,其实也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风格,有的师姐喜欢的病历风格和别的师姐都是不大一样的。

  这也导致了如果在一个科室的时候换了一个小组,就相当于又要习惯另一个小组里面师姐的病历风格。

  别人的风格很多时候是会有矛盾的。

  就像是周寻好不容易在第一个小组里面待了两个星期学会了那边的病历风格,类似于什么阴性症状一般需要提几个,放在哪个位置,主诉又应该怎么写,如果是五天前发生的事情是该写“于五天前发生......”还是应该写“......症状5天”,类似于这样的表达,很多时候其实没有什么对或者错误,只是更加习惯哪一种表达罢了。

  只是加入了别人的组别,就需要适应别人的习惯。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保持自己的习惯。

  这是周寻在听不同的学姐教自己写病历时候的感想。

  虽然学姐大多数时候都是循循善诱,但是同样的内容由不同的人连续和自己重复个很多遍其实也很容易会失去耐心。

  但是有些人就不是同样的想法。

  “好开心,换了一个小组就好像是新人一样,又接受了一遍入科教育。”黄山就是这样的想法,他巴不得所有人都不不知道其实已经在儿科的不同小组里面待了一段时间,每次学姐来问什么事情他都假装是新人的样子,什么都需要学姐再教一遍。

  只是,“你再装新人下个星期学姐也不会再给你做入科教育了,该你收的病人,该你写得大病历还是不会少的。”周寻忍不住提醒他。

  黄山如此想做科室新人无非就是因为科室里面往往都是旧人带新人,旧人因为学的东西多了,待的时间也久了,对一些事情的了解也会多上一些。

  学长学姐们对于旧人也就不会多教育什么,因为知道他们之前已经学过了一遍。

  但是黄山的想法其实就是假装是科室的新人,宁愿花时间再进行一遍儿科的入科教育,跟着学长和学姐“再学一遍”也不愿意做一位该学的东西都学得差不多,在科室里面只需要默默干活的人。

  只是就算学姐会不厌其烦地教,但是次数还是有限的,时间也是有限的。

  “所以我打算做一辈子新人的愿望注定就没办法实现了吗?”黄山边抱怨着,学长很快就给他布置了任务,去给新收治入院的病人进行问诊。

  黄山的问题不用周寻回答,他的工作已经开始安排下来了。

  能够一辈子做新人固然很好,但是想想也知道这是不大可能的。

  就算是新人,上级留给大家适应的时间也不会太久。

  况且实习生本来就算是医院里面最初级的阶段了,用黄山的话来说,“已经够新了”,就算菜鸟阶段,还想要做什么样的新人,那也是不大可能的。

  黄山打算做新人的本质原因其实是想偷懒,对于这一点周寻还是有切身体会的,因为周寻也喜欢做新人。

  新人有新人的好处,那就是新人被允许犯错,只是本就是职场新人的实习生,还要争先恐后地做一个科室里边的新人实习生,这样子的话大家未免也太过不求上进了一些。

  这大概是医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同学实习的不同之处,其他专业的同学在实习的时候,大多数实习的地方可能会成为大家最终工作的地方,良好的表现也有助于给老板或者说上级留下比较好的印象,便于毕业之后就留在实习的地方正式工作。

  但是医学生实习不是这么回事情。

  不说这些实习的医院本就十分有名,大概是所有人研究生或者更高的学历毕业之后才能留下来的地方。

  除非报考本医院的研究生,否则,大家与这家实习医院的缘分其实就是在这实习的短短一年的时间。

  怎么过都是一年。

  就看大家如何好好地利用好这一年的时间了。

  其实大多数人也没有打算毕业就留在这家医院工作或者说考这家医院里面医生地研究生。

  一来医院是个好医院,但是要求也高。

  这就像是毕业选工作是留在大城市还是小地方地选择。

  在大城市只能成为一名螺丝钉,然而到了小地方也许就能成为一名带着别人的医生。

  在不同的医院也是这样。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和安排,虽然可能不大准确,但是大致的轮廓大家心里还是有数的。

  就像大家刚实习的时候医院里面的继教科主任便告诉大家如今医院的招聘条件,其实大多数人也没有把毕业后进这家医院当成是目标在努力奋斗。

  现代社会,大家其实都是一个互相选择的过程。

  这家医院不缺医生,医院的门槛高,大家也只能量力而行。

  假如是其他专业在什么公司里面实习,也许碍于未来转正还会加倍努力地工作,但是对于周寻几人来说,反正大家也从没有想过毕业之后会留在这家医院,因为反而能够更加坦然地面对在医院的工作,和上级安排的工作。

  俗话说“无欲则刚”,大家心里不是以留下为自己的主要目标,所以面对自己实习的时候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任务和安排,大家采取的都是只做自己分内的事情的方法。

  对于那些千篇一律的机械的工作,也只是认真地负责好自己的部分。

  而其他的时间则是抱着佛系学习的态度。

  按照老师的看法,大家毕业之后是不可能留下来工作的,说不定会去到什么下级医院工作,周寻觉得既然如此,还不如趁此机会多看一些下级医院看不到的病人和诊疗方法,毕竟,就像老师说的,可能待在这样的医院里面工作是过一天少一天的情况,还是应该珍惜时间和机会。

  而像是这样的教学医院里面最不缺的其实就是各个下级医院上来学习的进修医生。

  这类医生其实算是医院里面的二等公民。

  他们是别的医院委培到这家医院学习的,或者说是专门过来进修一段时间的。

  毕竟不是在自己的医院,比起那些本院的医生们来说,也是十分辛苦的一群人。

  实习生虽然辛苦,但是未来会去到哪里其实也是个未知数,虽然这家医院的门槛高大家未来可能没有办法留下来,但是未来说不准还是会有机会进去。

  但是这些进修医生就不一样了,尤其是以外院委培的规培医生为主,他们已经注定是下级医院的医生了,就算在这里短暂地培训,未来还是需要回到下级医院,又或者说,他们就是下级医院送上来学习一些新技术的。

  不是说医院里面的医生就有多么地不善良。

  但是医院其实也算是社会的一部分,在医院工作可能会遇到的那些职场问题也是一个都逃不了的。

  不是说上级对这些医生保有偏见,而是大多数时候他们都会觉得这些过来进修的医生和自己的水平不大相当。

  所以很多时候会发生差别对待的事情。

  医院里面和实习生状态类似的,还有这群医生。由他们的状态,其实很多时候周寻也觉得,没有考上研究生毕业之后是留在大医院还是小医院呢?

  这是一个选择,但是其实周寻并不觉得小医院就有多么的难以接受,就像是那年暑期跟着老中医在诊所里面为人看病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好。

  选择留在大一些的医院,那么就必须要接受这些自己会成为医院运转的一颗小小螺丝钉的事实。

  大家的能力十分有限,周寻自知自己也算不上是什么杰出人才。留在人才辈出的大医院难度本就很大,如果未来像是这些外院来这里学习一样,需要接受一些不大公平的待遇,那么为什么不选择在小一些的医院安于一隅呢,盲目地追求所谓的大医院,其实人家也不缺少自己这样的人。

  也并不大珍惜自己的付出。

  但是对于实习生来说,如果工作繁忙的话,有时候和这些外院的医生们更好说话,他们也会更加乐意对实习生们伸出援手。

  个中原因周寻觉得也许是同病相怜,作为医院的二等公民,还是应该携手互相帮助。

  但是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对于外院的医生来说,自己既然不是本院的,那么一些事情也就犯不着去做,不做没有什么问题,去做反而会多生是非,面对这样的事情,大家还是会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其实在学医之前,周寻自认为还是蛮乐于助人的,后来不知道是什么改变了自己,连自己都觉得有时候的自己有些冷漠。

  大概是热忱的阈值增高了,似乎没有什么事情值得自己付出百分之百地热爱和投入去做完成。也没有什么值得去同情的,仿佛就是一个没有感情的工作机器。

继续阅读:第170章 儿科(二)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