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不害怕撕掉标签,才能活得精彩
林宛央2021-12-15 14:5615,239

  只有当你敢于不断更新自己,你才能摆脱别人给你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那是比嫁入豪门爽一百倍的事情。

  最高级的人生,不过一句我喜欢

  因为电视剧《北京女子图鉴》的热播,我的朋友圈里最近又掀起了一轮关于闯荡北上广的话题。

  那些对于大城市的憧憬,那些关于人生的梦想,都时时被人拿来咀嚼。我听到最多的声音是:“跪也要跪在大城市,永远不要回到小城市生活。”

  一个从小一起长大、如今在北京打拼了七年的朋友也在某个深夜,被电视剧里的某个情节戳中后,给我发来微信说:“北京让我流了很多泪,但我仍然热爱这个城市,只有在这里我才觉得生命是鲜活而刺激的。”

  当然她是那种一直往前闯的女孩,北京是她的鲜衣怒马。

  我也问了身边很多这种热爱大城市的人,吸引他们的到底是什么?

  一个三十岁没有结婚的朋友说:“在大城市是自由的,三十多岁不结婚根本不是什么事情,永远不会有人给你贴标签。”

  另一个事业上很有成就的朋友说:“在这里你能看到非常多优秀的人,他们打开了你人生的新格局,让你触目所及是更远更开阔的世界。”

  我认同。

  我在北京工作生活过一段时间,见识过这个城市的开阔、包容,那种前所未有的生机勃勃每天都在撞击着你,让你不断往前。

  但如今,我没有生活在北上广,选择回到一个二线城市,不是一种逃避,而是一种主动选择。北京纵然有鲜衣怒马,但二线城市有更烟火的生活。

  选择前者,或者选择后者,并无高低贵贱之分。这世上有大梦想,自然就有小日子。

  遗憾的是:在以“金钱论是非”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看不上小日子以及那些守着小日子的人。

  挣得不如同龄人多,是在被时代抛弃;

  没有留在北上广,是在被时代抛弃;

  没有野心,渴慕稳定,是在被时代抛弃。

  我看过很多人在微博、朋友圈里说:“二线城市没有机会,都是人情。”也有人说:“小城市聚集了最多的直男癌、屌丝女,一定要远离。”

  在他们眼里,一线城市以外的地方都是粗鄙的。

  甚至有人举了很多例子,说自己一流大学毕业,在二线城市找个月薪3000的工作都要靠关系。

  我觉得很多人对二线城市的误解有点深。

  当年我刚毕业去北京的时候,一度也认为二线城市更重人情,能够提供的工作机会非常少,当我真正在二线城市生活下来的时候,我觉得并非如传闻那样。

  比之北上广,二线城市的机会相对会少,但说自己一流大学毕业找个月薪3000元的工作找不到,那就真的是夸张了。

  我一个普通学校毕业的人,在二线城市工作了四五年,每一份工作都比3000高,也没有任何一个工作是靠人情靠关系谋得的,和当年在北京一样,别人网上发招聘,我经过N轮面试进入公司。

  晋升、奖金,全凭个人能力。二线城市的企业也是要挣钱的,不是做慈善的,真没那么多资本去兼顾人情。

  至于贴标签,被逼婚,被催生,我想说,除了你妈以及和你有关系的亲戚以外,其他的人真的没那么闲,你结不结婚和人家有什么关系呢?让你感到偏见的不是小城市本身,而是生活在小城市的你爸妈。

  北上广的相亲角,不照样让很多家就在北上广的年轻人焦虑和无奈吗?

  很多在二线城市或者小城市生活的人,也是踏踏实实勤勤恳恳谋生活的。他们不在北上广,但他们不是废物,也不比别人低贱。

  他们选择在小城市,有他们自己的理由。

  一亩田,两垄菜,三餐一宿,虚度时光,是甲之砒霜,又怎知不是乙之蜜糖?

  春来秋至,一家人齐齐整整围炉闲话,不是你的理想,但未必不是别人向往的生活。

  我特别喜欢马未都在《观复嘟嘟》里说的那句话:“成功的标准不是只有一个。不是挣了多少钱,就代表你很成功。”

  这世上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从来都是多种多样的。也正是因为每个人的不同,这世界才真正变得丰富而有趣。

  一个人,能选择自己向往的那一种,并且认真地生活下去,就是值得尊重的。

  林语堂的《京华烟云》里,出身优越的姚木兰经历种种之后,最终离开繁华城市,选择归隐田园,过布裙荆钗、粗茶淡饭的生活。很多人不理解,包括她的丈夫曾荪亚、妹妹姚莫愁,也有很多声音指责她一个大家闺秀去过这样的生活,不够体面。

  但林语堂以“世间奇女子,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来评价姚木兰,后来林语堂的女儿林如斯也说姚木兰是林语堂的理想女子。

  早几年,我看《京华烟云》总是不懂木兰奇在何处,她有很多思想用现在的标准来看甚至是过时的。

  但读了很多遍也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我才懂姚木兰好在哪里。她永远没有自以为是的优越感,始终有自己的判断,并且将这种判断按照自己的意愿推进下去,但她绝不会看低那些和她不一样的人。

  爱我所爱,但对他人保持尊重和善意,这是我所认为的体面。

  而那些自己生活在一线城市,就瞧不起生活在小城市的人,我觉得你还是没有真正理解和融入北上广。

  北上广的广阔、包容、自由、公平,是它最大的魅力,最应该教会我们的就是尊重和放下偏见。

  尊重别人和自己的不一样,尊重每个人的选择,不要以自己的价值观去打量别人的人生。

  不是只有北上广的梦想才叫梦想,小城市也有梦想,也有人生。

  你扛住了北上广的焦虑,就能扛住一切;

  但唯有你真正接纳了北上广的自由,你才能活得随心所欲。

  选择在哪里生活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喜欢就好。

  不要把你的憔悴展示给别人看,因为别人只审美不审丑

  1。

  我是一个很臭美的人。

  任谁见了我,大概都是这个印象。

  不管前一天经历了怎样的绝望,踏踏实实睡一觉,第二天,抹上口红,套上裙子,仍然要笑得比谁都甜蜜,任你从哪个角度看,都瞧不出一点沮丧来。

  朋友曾说:“累不累啊你,想哭就哭出来啊。”

  累吗?才不!想哭吗?并没有。早过了那种动不动就委屈给人看的年龄了。

  对于现在的我而言,把自己的憔悴展示给人看,远比漂亮臭美拽上天更累一百倍。

  不信,你试试。某一天把自己搞得妆发全乱,形容枯槁,看看你能遭到什么?除了一打乌七八糟的问题,还有一堆百无一用的安慰。

  你不经意露出来的一点苦色,被一传十、十传百地渲染得不着边际。终于有一天,在别人的眼里,你不知不觉变成了怨妇,如果再不幸一点,你会引来一群习惯了怨怼的人。

  然后你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和A抱怨老板差劲儿,同事没品。

  和B抱怨婆婆神经,老公偏心,婆婆的态度都是老公允许的。

  和老公抱怨,他妈有病,他不上进。

  ……

  我挺怕的,如果一睁眼,就要过这种生活,我会觉得人生无望,快要累死了。

  所以,美很累吗?

  恰恰相反,我觉得扮丑很累。把自己搞得惨兮兮,谁见了都对你叹气一声,心累啊。何不,穿霓裳,披羽衣,烈焰红唇,赚全天下回头一顾,多爽。

  2。

  我有一个小群,里面是一些非常聊得来的朋友。

  有一次我们聊天,大家叫嚷着爆爆最近的照片。

  群里一时炸开了,然后美得呀,一张张好看的脸被送了进来。不是容貌多妖娆,而是每一个都精致清爽,尽显愉悦之色,不带污垢之气。

  真是赏心悦目。

  你当我们过得有多好?非也非也。

  这一个家中之人老病相催,穿梭在裹挟着消毒水、药剂味的医院里,偏生整个人利利爽爽。那一个,背着一眼望不到头的房贷,挤在挪个脚都费劲儿的地铁里,照样有本事丹寇红唇,万种风情。还有一个呀,身陷纠葛,婆婆孩子琐事缠身,呵,还不是神采飞扬,光彩照人来。

  我们笑问:“知道为什么我们能玩在一起吗?”

  异口同声曰:“因为我们美。”

  在我们这里,美是天,是地,是神的旨意,除了爱美,没有真理。所有烦恼忧愁、肮脏龌龊,都在这一张好看的脸下,黯然失色,烟消云散。

  谈什么苦,抱什么怨,劳驾,别挡了本姑娘撩“美”。

  可知,撩的不是美,是一份响当当的好生活。

  不然咧。

  愁眉苦脸给谁看,当心,你那挂在眉梢眼角的愁,真把所有的苦招了来。美人气扑面来,好生活结结实实自成体系。

  别矫情了。成年女子,谁不是几多风雨催,悲苦各自咽。一睁眼,孩子、房子、票子,一堆的事儿。怕什么,高跟鞋一踩,马甲线一亮,管保统统吓跑,回敬你一句“女王”。

  3。

  你还真得信,美、丑两回事,都有莫名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吸引力法则早说了,你是美的,你所招引来的事物也是美的,你丑,你的世界也是丑的。

  臭味相投,物以类聚,你以为古人是说着玩玩的?

  千万别小瞧情绪对万物的影响。

  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里说,美国人普遍认为,美国星期一和星期五出产的车子不能买。

  为什么?

  因为那两天大家普遍工作情绪较差,生产出来的车子质量最差。工人的“丑”导致了车子的“丑”。

  美好的事物后面都有一个美好的人。

  日本曾经做过一个米饭实验。在一所日本小学的教室中,放了三碗米饭。每天孩子们上学的时候,微笑着美美地对第一碗米饭说:“我爱你,你好好吃哦。”对第二碗米饭完全无视,对第三碗米饭呢,则厌恶鄙视地说:“你丑死了,没人要理你。”

  一个月后,不可思议的现象发生了。

  第一碗米饭变成黄色,发出淡淡的香曲味儿,第二碗米饭和第三碗米饭则都变黑发臭了。

  你看,在你不知道的地方,世界正以美丑消长逻辑运行着。一个人,不管她是美的还是丑的,对她周遭的事物都会带来影响。越美则越美,愈丑则愈丑。

  你把好情绪传递给生活,它美了,会回馈更多的美给你。

  那些一直美下去的美人儿,最后都把乱七八糟的生活捋平了、撸顺了。

  还有什么是“美”不能征服的吗?如果有,请再美一倍,不信,抬头看苍天,究竟饶过谁!

  最新的综艺节目里,刘嘉玲奔跑在三百多米高的澳门塔上,一根绳子吊着身体,按照指定要求完成自拍。她恐高,对她,这是多可怕的事情,可是一拿起相机,对着镜头,她立马换上笑容。

  汪涵说:“多爱美,这时候还摆造型。”

  可她就是美了这么多年。最难熬、最悲辛的任何事情,都不曾摧折这一颗爱美的心。现在的她,人前一站,美人气度,谁不眼馋。

  由此,她变得越来越好。

  什么岁月横陈、皱纹紧密,都不是问题。

  美的力量,远超你想象,它让你看到越来越好的自己,舒展的,自如的,吸纳地心引力的,连岁月都不再凌迟,而是给你作配的。进而,你看到越来越好的世界,蓬勃的、生机的,不是给谁陪衬的。

  每一天,我都给自己化最好的妆,带上最美的笑容,倾倒众生去。我不要你们看到我一张脸耷拉下来,把整个生活拽啊拽,拽到看不见的黑洞。

  真的,如果你不美,你就会一直累下去。来,跟着我一起,描眉、画眼、涂上一支口红,嘴角上扬,挎着你的包,撩“美”去啊。

  友人说:“我做过最傻的事情,是把丑给不相关的人看。”

  你是好看的,连上帝都愿意亲吻你。

  女人真正的美容秘诀,是拥有爱的能力

  张爱玲说:“爱上一个人,就会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也能开出一朵花”,想起王力宏唱:“你是我心内的一首歌,心间开启花一朵。”

  爱上一个人,心里便开出一朵花,从此漫天春意,再无萧索之气,一张脸,甜蜜闪耀得根本无须高光粉底来映衬,难怪人们要说,爱情是女人最好的青春驻颜术。

  真的,一个被爱的女子,那份从心底深处弥漫出来的气息,几乎是让人沉醉的。就好比目前正在热恋的唐嫣,颜值高了不止一个等级,分分钟甜出新高度,而且因为那份甜蜜气息,她周围的空气都变成了粉红色,连带着她和罗晋也越来越红。

  好的爱情会带来好心情,让一个女子心生期待,从此与世界温暖相拥,她的人因为放下芥蒂,所以也卸下了戾气。

  如果你留意,你会发现,很多女子,都是在享受爱情的时候,最美丽。和吴奇隆在一起的刘诗诗,目光柔情如星辰,站在高圣远身旁的周迅,笑得像个初恋少女。

  爱不爱,女人的脸,是会说话的答案。

  你还真别不信,想当年我和冯同学恋爱的时候,一个多年没见的老同学见我第一面就说:“你和以前不一样了。是不是谈恋爱了?”

  我问她怎么不一样了。

  她说:“说不清楚,五官还是一样的,但眼神,还有笑起来的样子,都让人看起来‘春心荡漾’哈。”

  后来我们一度闹分手,为了掩饰那份失意,我把各种精华、粉底都用在脸上,仍然被人看出那挥之不去的失恋惨淡。我的脸上,写着对男人的失望,对爱情的绝望,甚至对人生的无所期待。

  没错,我失去了对生活的信仰,所以一度迷失自己。

  当然,时间和新欢总会帮我度过艰难时光,从那一段糟糕的岁月里走出来后,我就开始明白,爱,对一个女人来说,有多重要。

  注意了,我说的是爱,而不是男人。

  那种爱,并不是指你在恋爱中,而是哪怕此刻你无人来爱,但也仍然相信爱情、热爱生活,有重新去爱的勇气。

  我要你们知道:这世界很大,而你很暖,你可以有一段糟糕的爱情,但不要放纵自己过一个烂透的人生。

  这就是我所谓爱的能力。

  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周迅和王菲,不光因为她们的脸和才华,更因为她们两个人都是天赋爱的能力,不管几经颠仆,为爱几度憔悴,都仍然不惧爱的伟大与卑微,所以她们的脸上没有沧桑暮气,而是始终弥漫着少女的天真。

  而这一点点天真,就足够让她们活得与众不同,而这一点爱的能力,就足以让她们卸下尘世疲惫。

  我常对自己说,要永远有颗少女心,那少女心态里,所不能缺乏的便是如她们一样,对爱的勇气。

  当一个女子不再愿意相信爱的时候,也是她不愿保有天真之际,她的少女气息,从此也就say goodbye了。那么此后,再多的玻尿酸,也拯救不了那颗不断下坠的心。

  有人问赵雅芝和潘迎紫,是如何保持容颜的。无独有偶,这两个人都说了同样一句话:最重要,是保持爱和快乐的心态。

  不要总是感慨过去,那是老年人才爱做的事情,如果你还年轻,你还相信自己年轻,就应该从过去的无奈和失望中抽离,转而期待翻过一页的美好。

  一个始终相信爱情,热爱生活的女子,永远不会走到绝境,因为得失成败,她都是自己的主宰,永远有勇气重新来过,那份不被打倒的气度,让她在岁月洗练中,仍然元气爆棚。

  所以,女人真正的美容秘诀,不是玻尿酸,也不是胶原蛋白,而是存留一点骄傲,保有几分天真,以及任何时候都不断增强的勇气。是敢于爱我所爱,不管单身、失恋还是离婚,依然相信爱情,相信自己能够幸福的气场。

  这是唯一,岁月拿不走,别人偷不走的东西。

  不管世界如何变换,留一点爱的能力,你念念不忘的,必有回响。让你壮胆又滋润的那一剂美容针,其实就是你自己。

  但愿每个女孩,都练就一剂强心美容针,在退无可退、无力支撑的时候,凭此天地立换,风雨无惧。

  睿智的女人,总是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恰到好处的选择

  如果有人和你讲,结婚别那么挑,凑合就行了,我劝你离这种人远一点。

  为什么不好好选择呢?在我看来婚姻就是女人的二次投胎,不同的婚姻,会让女人开始不同的人生走向,最终变成不同的模样。

  我在还很年轻的时候就明白,选择一个人,就是选择一种人生,对爱情和婚姻,向来理智,很少任性。

  当然不是生来如此,而是我那嫁了人的小姑,委实用她的小半生让我比别人更早明白了这个道理。

  我小姑是那种下个小雪,便感慨“红泥小火炉,绿蚁新醅酒”,热热闹闹摆酒布菜的文艺女青年,而小姑父则是那种别人用“落霞与孤鹜齐飞”来形容落日飞鸟,他却在边上大喊:“卧槽,好大的鸟啊。”

  大概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小姑哭着跑到我家,说要离婚,她摘下裹得厚厚的围巾,下巴处一大片伤痕,是小姑父打的。小姑说,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她真的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了,两个人根本无法沟通,谁都不能理解对方,常常吵着吵着,小姑父就动起手来。

  事情闹到尽人皆知,两个人自然离了婚,好在当时还没有孩子。

  离婚之后的小姑完全变了,之前那种弥漫在她身上的我以为每个文艺女青年都自带的忧郁感一扫而光。她变得开朗许多,笑容也多了起来,没事就去别的地方旅行,有时候也会顺便带上我。

  她和新的小姑父就是在旅行中认识的。

  那时候,自由恋爱还不算多,小姑离婚后也有很多人做媒,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上一段婚姻以凄惨收场,所以,小姑这一次很坚定,无论如何,婚姻大事都要由自己做主。

  她最终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人,婚后生活甜美幸福。

  新的小姑父和小姑别说打架了,连吵嘴都很少见,他会陪着小姑到处旅行,因为那是两个人共同的爱好,而不会指责小姑浪费钱。当小姑看见春花秋月忍不住卖弄文艺情怀时,他没把小姑当成神经病,而是和她一起在初雪的日子里,买上一瓶好酒,烧上一桌好菜,喊上最好的朋友,把酒言欢。

  每次过年相聚,爸妈看到小姑的容光焕发都会打趣道:这女人嫁得好不好,还真是看一眼就知道啊。

  小姑两段婚姻的云泥之别、幸与不幸,充斥了我的整个青春时期,以至于我无数次问小姑:嫁给不一样的人,人生真的就会如此悬殊吗?

  她给我的回答是:等你长大了你就会明白,婚姻里,选择有时候比爱情更重要,一辈子太长了,两个人日日相处,对方的生活方式,怎么可能对你毫无影响。你选择了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一生都会是向上的,而一旦你嫁给了一个暴戾、颓废的人,你就真的再也潇洒不起来,姑姑,就是最好的例子。

  姑姑让我想起了身边很多朋友,她们有的在婚前恣意飞扬,嫁错了人,后来那些笑容就消失了,她们有的在婚前自卑怯懦,嫁对了人,整个人都明媚起来。

  她们都让我明白,婚姻从来不是随随便便的选择,嫁给一个人便是嫁给一种人生。也许对待爱情,我们可以感性,可以任性,但对待婚姻,唯有理性,唯有认真,才能收获一个安稳的归宿。

  林徽因vs徐志摩,林徽因vs梁思成,便是一个女人淡定选择之后的岁月静好。一个风花雪月、虚无缥缈、离婚再娶的诗人和一个脚踏实地、温厚宽容、名门望族的建筑学家,嫁给哪一个才更有幸福的可能?更何况林徽因汲汲一生,理想之所至,和梁思成一样,都在为中国的建筑业而努力。这根本就是一个爱情、家庭、三观都门当户对的强强联合啊。

  然后再看看赵雅芝和林青霞,如今的尘埃落定,哪一个不是在百转千回后、在最关键的节点,选择得恰到好处。

  杨幂vs刘诗诗,一样的当红,但不一样的婚姻选择,却在狭路相逢时,相对一笑,奔向了不同的人生境遇。

  关之琳vs刘嘉玲vs王祖贤,一样的风华绝代,却因爱情的千姿百态,最终变成不同的模样。

  婚姻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两个人直面相迎、共同捧接出的人生。大多时候,你遇见的那个人,直接锁定了你的命运。

  通常来说,你怎样,你便会遇到怎样的人。天王炸PK四个二,才算势均力敌,但也有一些女人老天发了她一手好牌,她却输得一败涂地,究其原因,不过是选择了一张错牌。

  可究竟怎样出牌,赢面才会更大?我以为,是要把婚姻里的成长看得比男人更重要。

  判断一个男人值不值得嫁,不只是看他对你好不好,也不仅仅看爱得深不深。而要看你们在一起的时候,你是什么模样的?

  是变得更快乐,更自信,更完整,越来越好?还是更悲哀,更怯懦,更残缺,日渐糟糕?

  爱尔兰诗人罗伊·克里夫特的那首《爱》,这么多年以来始终是我心中最好的爱情观。

  我爱你,

  不光因为你的样子,

  还因为,

  和你在一起时,

  我的样子。

  我爱你,

  不光因为你为我而做的事,

  还因为,

  为了你,

  我能做成的事。

  我爱你,

  因为你能唤出,

  我最真的那部分。

  我爱你,

  因为你穿越我心灵的旷野,

  ……

  我心里最美丽的地方,

  被你的光芒照得通亮,

  ……

  好的爱情,能让你抵达更远,而糟糕的婚姻,会毁掉你原有的样子。婚姻是女人的可以选择的二次投胎,也是女人的好学校,我希望每个人都用心来答这个贯穿一生的考题。

  你有价值,你的爱才有价值

  我希望每个人都明白一件事情:爱情是个势利眼。以前看过一句话,说,你有价值,你的爱才有价值。

  当时自然不懂,只觉得成年人的世界很复杂。自认为爱情是最纯粹的,两颗心的悸动和门当户对没有关系,同时深信童话,灰姑娘一定可以和王子厮守终生。

  这般可笑,脸当然早被现实给扇肿了。童话里都是骗人的,灰姑娘遇得到王子,因为她本身就是女神啊,只不过一时鸠占鹊巢、位分颠倒而已。

  有个姑娘对我说:“为什么我爱他低到尘埃里,他却什么都看不到?”

  爱人爱到尘埃里,很骄傲吗?屁咧。没有谁值得你委身尘埃,因为人的欲望不是低头找自卑,而是抬头找希望。

  几年前,Momo迷恋一个男人,她大学时代的学长,人帅气,成绩好,谈吐风趣。其实不止Momo啦,围绕在他身边的女孩,实在太多。

  Momo呢,就很普通,长相至多也就是个清秀,成绩不坏,但也不拔尖,人群中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唯独太过死心眼,用了大学整整四年的时间,和自己喜欢的这个男人耗。什么是爱一个人低到尘埃里,一定就是Momo这个样子,每天为他买早餐,他说一她不敢说二,在他面前永远只有yes,没有no。

  他开心的时候,根本想不起Momo,难过了,或者没钱了,就会想起Momo的迷恋。在我们看来,Momo连备胎都算不上,充其量是个千斤顶,非得他崩坏到无计可施,才轮得到Momo露个脸。

  太爱一个不爱自己的人,会犯贱,但没办法,Momo心甘情愿。

  Momo常对我们说:“我爱他爱得如此深切而卑微,总有一天他会看到我。”当然,你懂,爱到没有灵魂的女孩说的话,你最好别信,因为通常,没什么智商可言。

  一直到毕业,Momo也没有搞定她的男神,她曾鼓起勇气问他:“为什么不是我?”那男孩说:“因为从始至终,我压根不了解你是怎样的一个人。除了对我好,我对你一无所知,我凭什么喜欢你?”

  虽然我觉得那男孩挺渣的,但我得说,他说的都是实话。

  是啊,你爱得那么卑微,他凭什么喜欢你?你匍匐在地上,完全没有展现自我的机会,他怎么去爱你?你爱得低到尘埃里,是要让他跪到地上去找你吗?

  也要看别人愿意不愿意,趴在地上去爱一个同样趴在地上的人。

  Momo彻底醒了。她一直以为,自己在寻找爱情,到头来发现,其实自己根本没有给别人任何爱的机会。

  自己是可爱的,还是优雅的?是聪慧的,还是坚强的?NO!NO!NO!别人从你身上找不到一个爱你的理由,你让他爱个毛啊!

  别再为爱匍匐于地,毕竟人类进化那么多年,为的都是直立行走。人有人样,卑微给谁看?

  《青蛇》里说:“你要坚持直立,不再到处寻找依凭;你要辛勤忙碌,不再懒惰……否则交换不到什么回来。”

  其实,青蛇活得最明白。就是这样子的,你倾心的人根本看不起你一无所有的样子。

  学会爱人,不如先学会修炼自己吧。

  Momo明白过来之后,开始用心对待自己。毕业之后一心扑在工作,工作供我们吃喝,帮我们添衣,多劳即多得,理应善待。不出几年,Momo也算小有所成,一次出差,偶然见到曾经男神。看到他坐在她面前,她愕然:怎么搞的,他什么时候长出这样大的肚腩,又什么时候一张脸黯淡无神?当年我爱得六神无主的男神,怎么会是这个样子?

  对方也一愣,笑着说:“没想到Momo你是这样的精干爽利,容颜秀丽。”

  呵。用了四年,期待他有那么一点好感,他却正眼瞧她都觉困难。如今,只不过用心做回自己,她的好,他竟然一眼看到。

  所以,别为一个男人放弃所有自尊,你失去自己的那一刻,什么也得不到。真正懂爱的人,都懂得不断地提升自己,而不是让自己越来越低。

  《连环》里林湘琴始终懂得经营自己,被拒绝后,愈加优秀,即使是在自己深爱的人面前,从不低看自己一等,像一棵树一样,白天黑夜,都活得丰盛,最终,那人对她说:“湘琴你是不一样的女孩子。”你看,得到爱,根本不用苦苦哀求男人。

  所以舒婷的《致橡树》始终是我的最爱,你有你的牛逼,我有我的骄傲,谁他妈稀罕蹲在你脚下。

  亲爱的,别再问:“为什么我爱他低到尘埃里,他却什么都看不到?”就是因为你太低太渺小,才看不到啊,没人闲得慌,会时时刻刻带着显微镜,到尘埃里找真爱。

  你只需要活得丰盛、热烈,给他一个看到你的机会。爱到尘埃里,根本就开不出花,而只会零落成泥,被人狠狠踩过。

  千万不要去听难堪的话,一定不去见难看的人。

  敢于撕掉标签的女人,都活得很精彩

  最近看到一部由SK-II和《国家地理》合拍的大片,邀请来自不同国家的四位女明星,去探索地球上自然环境最为恶劣的四个地方。大片中,冰天雪地藏匿起生命的痕迹,零下三十度的极致低温,让人不得不敛去所有表情。

  但一度不敢笑的四个女孩,最终完成了极限挑战,在凛冽风霜中,笑靥如花。残酷的环境,终究败给了温暖的心境,冷暖交织的那种美,诚然惊心动魄。

  你有试过,在最想流泪的时候,勇敢去笑吗?你有想过,直面人生荒野,仍然艰难跋涉吗?

  面对人生起起伏伏,我们总是习惯说不,但其实,你能抵达的远比你想象中更远。

  在我人生最无望的时候,在我每一次想要轻易放弃自己的时候,我都会先让自己缓一下,然后去看亦舒的小说,去看海蒂·拉玛的人生。

  再然后,我从脚趾尖儿,到头发丝,都像是被打满了鸡血,从此,在四面碰壁的困境中,重新推开了一扇窗——原来女人是可以这么活的,原来女人的人生不必千篇一律,甚至可以远超想象。

  亦舒是什么样的女子?

  十几岁在香港文坛出道,和她的哥哥倪匡以及著名的武侠作者金庸,并称为香港最著名三大作家。

  一生经历三段婚姻,前两次皆以悲剧结束。

  十八岁为爱生子,受尽世人冷眼,自以为为爱不顾一切,到头来以草草离婚收场。连她的侄子倪震亦这样感慨:凡事都必须付出代价,姑姑多年来都有阴影。

  第二次,仍然爱得如痴如醉,到头来,却是伤了自己,也伤了别人。

  亦舒的一生,感情路,实在算不上顺遂。但不管老天赐予她何种命运,她对文字的钟爱从未被磨灭,哪怕最为爱伤神之际,她仍奋笔疾书,不肯在自己的事业上懈怠一分一毫。她非常热衷于工作,在她的观念里,工作才是她安身立命的本事,男人,并不可靠。

  她在文字中最常提及的一句话是:都市女子,哪儿有资格伤春悲秋,头天晚上,哭得再惨,天一亮,照样上个妆,当作什么事也没发生,开开心心上班去。

  亦舒所代表的乃是整整一个世纪的新女性:独立、自爱,有自己喜欢并能做得好的工作,不在任何一个男人面前卑躬屈膝。

  她的作品,影响了很多女性,因此被称为师太。比如我,就是在遇到亦舒之后,才发现原来女人未必非要依傍男人而活,一个女人的人生,完全可以不依靠男人,也可以比很多男人更出色。

  那么海蒂·拉玛的人生又怎样?呵,貌似更酷。和亦舒所提倡的独立不一样,海蒂·拉玛的一生显然是更高级的玩法。她的人生从不设限,足以让人相信,勇敢的灵魂,可以横跨南北两极。

  她是一个家境优渥的白富美,爸爸是银行家,妈妈是钢琴家,按照常理应该成为名媛一类。但她偏偏跑去当了女明星,而且是历史上第一个靠拍全裸戏出道的好莱坞明星。然后按照常人的思路,她再往前走,也不过是成长为一个更大腕的女明星。

  可是偏偏,她再次挑战大家的认知,跑去搞男孩子更擅长的通信工程,而且一不小心就发明了跳频技术,也就是现在被广泛应用的Wi-Fi技术,因此而成为美国著名发明家。

  她的一生仿佛永远在撕标签,你以为她是个白富美的时候,她做了演员,你以为做个演员就够了,她却跑去当了发明家,会跳舞,会弹琴,情商高、智商高,有文艺天分,数理化也格外好,人生短短数十年,她活出了千军万马的人生。

  她永远在突破,在挑战自我,她用极其灿烂的一生告诉你:人不止于此,女人,亦不止于女人。很多时候,你多往前走一步,就看到了山河湖海、漫天星斗。

  亦舒和海蒂·拉玛,拔高了女人的身份,也改变了我的认知,从前,我一直以为,女人的人生,不过就是结婚、生娃、抱娃,一抬眼,望尽后半生。

  可当我像她们一样去生活的时候,我终于发现,对于一个女人,最重要的不是男人,不是家庭,而是自我的提升。比起与男人的撕扯,每一天,我都想看见一个不一样的自己,那会让我从井底跳出来,看到一个新大陆。

  这些年来,我始终热衷极限运动,考过潜水证,跳过最高蹦极,骑着自行车,横穿半个中国,新的梦想是,可以学会海上冲浪。是因为极限运动好玩吗?不,而是我享受那种战胜畏惧、突破自我的感觉。

  只有当你敢于不断更新自己,你才能摆脱别人给你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那是比嫁入豪门爽一百倍的事情。

  我总是在最害怕的那一刻最勇敢,也总是在豁出去的那一刻才明白:女人,最输不起的从来不是男人,而是视野和心境、勇气和底气。

  往前闯,碰到的,除了男人之外总还有别的

  追了一个多月的《那年花开月正圆》终于结束了,这部我曾经超级期待也拍手叫过好的电视剧,最终还是走上了一条“大女主”外衣、“玛丽苏”内核的不归路。

  就在昨天,有读者问我说:“剧中深爱周莹的五个男人,如果是你,你会选谁?”

  一个女首富的一生,最终,给人留下印象的,竟然,仍然,只是男人。恍惚间又想起张爱玲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借佟振保之口嘲讽的那一句:“往前闯,你碰到的无非是男人。”

  此际,娇蕊淡淡回应:“年纪轻、长得好看的时候,大约无论到社会上做什么事,碰到的总是男人。可是到后来,除了男人之外总还有别的。”

  当下,王娇蕊被这句话一照,照出一个女性灵魂的丰富,扬眉女子才有底气说出这一句:“女人,不只是有男人。”

  可是,时光这么一晃,过去半个多世纪,到了如今的电视剧里,女性反倒退步了,完全没有独立风姿,心心念念、来来回回仍不过是男女之事。

  以独立女性姿态出现的《我的前半生》,玩的是从一个男人走到另一个男人身边的套路,只不过后者社会阶级更上一层,颜值更让少女心动,所以更梦幻。

  到了《那年花开月正圆》,有过之而无不及,玩的是另一种玛丽苏:我遇见的男人都爱我,我身边的女人都恨我。

  抛开周莹秦商女首富的身份,整部电视剧的节奏,真的极其言情风。

  吴聘死之前的剧情还挺好,沈、吴两家之间的商业竞争,朝廷的暗中插手以及吴家东院开办经商学堂,都非常有时代特色,而且嗅得出人情世故,仿佛晚清的市井民俗缓缓铺陈在眼前。

  于是我们都好奇:一个女人,在这样的时代里,凭什么赢得瞩目?我相信你想看到的一定不只是男人。

  周莹的一生,原本可以给我们一个答案。

  尤其是吴聘之死,这是整个电视剧的转折点,我相信亦是真实历史中周莹的命运转折点。

  当一个女人的附丽被命运无情剥夺,面对丧夫失子之痛,她该如何撑起多舛人生,又该如何抵御那绵绵无绝期的孤寂。

  通常而言,命运之手推一个女人至流离纷乱的尘世,她有两种选择:

  一、就此落败,归心低首,甘为庸妇。

  二、心有猛兽,逆流而上,博一个扬眉吐气。

  周莹的选择必然是第二种,所以她才成为故事里的传奇女性,那些曾经伤过她但打不死她的经历,最终也不过成为垒砌传奇的基石。

  电视剧的选择表面来看也是第二种,所以《那年花开月正圆》的的确确也可以称为“大女主戏”。

  然而,遗憾的是,那些真实发生在周莹逆袭之路上的狠厉与残忍,在电视剧里被一笔带过。就连最应该被体现出来的女主在商战中的杀伐决断、开阔格局也总是被轻描淡写。

  囤棉布、开办机器织布局这种剧情刚有点商战味,女主刚开始立boss人设,然后编剧一个急转弯又拐到男男女女的事情上。

  然后整个故事真的就完全落入了“全世界男人都爱我,而他们的女人都恨我”这样的俗套里。

  整个剧情的推进靠的是:女人在使坏,男人在解救。

  整部剧中,其他女性角色几乎全是用来反衬女主角的。大家闺秀胡咏梅,原本德才兼备,只不过因为爱慕吴聘,遇见周莹后,整个人就完全变了,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看周莹死;原本待周莹情深义重如姐妹的吴漪,因为一个男人赵白石,就修养、体面全不要了,转而以最卑鄙的手段迫害周莹;至于吴家三婶、沈府老太太那也全是来添乱的。

  唯一让人感慨女性之间也可以互帮互助的大概就是小丫鬟春杏,但也是以依附者的姿态出现,并没有在周莹的进阶之路上起到多大作用。

  至此,我们看到的是女性群体的集体沦陷。

  周莹被塑造成一个站在男性群体中的女性,她的每一次成功,每一次脱离困境,都无法摆脱男人的影子,她人生的每个拐点处,都站着一个送她到远方的男人。

  而且,他们站在周莹身边,并不是因为男女之间平等的较量,也不是利益权势的博弈,而是一个极其梦幻的理由:爱情。

  真的怨不得观众吐槽,试想想,我本来想看一个“神奇女侠”的故事,却看了一个“霸道总裁爱上我,然后我得到了全世界”的故事。这并不是在鼓励女性独立,而是在鼓励女性靠撩汉换取现实利益啊。

  如果所谓“大女主”是这样的打法,那和所有的宫斗剧又有什么区别?翻云覆雨的命运背后,主宰一切的仍然是男人,女人们心心念念算计的仍然是男人。

  而真正的传奇女人应该是怎样的呢?

  我想,她一定要比那些男人更努力,也比他们做得更好,甚至,她是工于心计的,有城府的,但保有底线的。她在别人看不到的时光里,默默吞咽下数不尽的酸楚,用一个筹码去换另一个筹码,在得到与失去间循环往复。

  吟风弄月,男欢女爱,不是她的进阶基石,而是绊脚石。

  她的人生摊开来看,必然是一片血淋淋中谋得那一点荣光。

  但她仍然迎头兜住,这份孤勇和狠心,以及对女性命运的谅解,才是她泥沙俱下的人生里,那最难得的支撑点。

  以女性的坚韧聪慧,抵抗男权社会的霸权,这才是所谓的独立女性。当下社会里,混成商业巨头的女性,靠的可不是各行首富都爱我。

  什么是大女主呢?就是你终于发现,你心心念念的不只是男人,你往前走,遇到的也不只是男人。

  总还有点别的,也许是和另一个女人结成的深厚友谊,也许是男人都未曾抵达的新世界。

  比起“男人都爱我,女人都恨我”的庸俗剧情,我更希望看的是“男人都怕我,女人都爱我”的新格局。

  为什么胡咏梅不能和周莹联手,拼出一个前所未有的秦商神话呢?为什么吴漪不能放下情爱偏见,始终和周莹患难扶持、不离不弃呢?

  女性的独立,往往是从内部开始的。什么时候当我们看到女性之间不再互相撕扯,而是彼此谅解、守望相助,那才是电视剧大女主时代的到来。

  女性格局真正的开阔,不是囿于男女情爱斗争,把两个女人设置为对立面,而是最后我们都明白:女人是同路人,要彼此携手抵抗命运的无常,解开传统赋予我们的枷锁。

  是敢于相信:男人不是唯一的选项,得失成败有着更高级的意义。

  如果所有的“独立”都是为了遇见更好的男人,那“爱情”也许就真成了张爱玲笔下那一句:“根本在你看来,那不过是长期卖淫。”

  爱对人,是一种了不起的才华

  爱对人,就是一种了不起的才华。

  身边有一闺密,十多年来,一直过着那种令人羡慕的生活:和自己老公大学时相恋,一路彼此扶持,而后结婚生子,自始至终感情都很好,两个人又勤勤恳恳,经济条件蒸蒸日上。

  要爱有爱,要钱有钱。

  于是,常常有人这样评价她的婚姻:不就是运气好,爱对了人吗?

  特别是年轻的时候,我看到那些在婚姻中被成全的女子,也会有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她可以有这样的好运气?

  然后对照自身际遇,难免怨天尤人,把自己遇到渣男受到的伤害,简单粗暴地归结为:运气不好。

  这是我们对爱情的误解,一直到现在仍有很多人停留在这个误区里,她们把爱对人这件事当成老天格外开恩,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但其实,当我们从爱错人的糟糕境遇里挣扎出来,遇见自己的白马王子,你就会承认:爱对人这件事,从来拼的不是运气,而是视野和格局。

  你能爱对人,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才华。

  首先,勇气要有。

  我相信很多女孩子都碰到过一段不合适的感情。我从前的一个同事,在刚刚二十岁的时候,遇到现在的男朋友,然后天雷勾动地火,爱得一发不可收拾。

  然而,告别了心动时的轰轰烈烈,陡然跌落至琐碎生活后,两个人的矛盾越来越多。她嫌他好吃懒做不思进取,他怨她不够温柔体贴总是咄咄逼人,事情发展到最后,他开始酗酒,有那么一次他在酒后打了她。

  她失望至极,向我诉苦。

  我说:“纠缠了这么多年,你早该分手了。”

  她却迟迟做不了决定。原因是已经和他在一起太多年,一来舍不得,二来如果分了手,这些年的付出就全被辜负了。

  一直到我离开那个公司,她仍然没有勇气和过去告别。纵然她心知肚明,这段关系将给她带来无穷无尽不快乐的记忆。

  她仍然舍不得。

  可那些爱对了人的姑娘会怎么做?

  她会狠心甩掉这段令她潇洒不起来的纠缠,和过去做彻底的一刀两断,然后斩钉截铁地奔赴一个全新的世界。

  若不信,请细数你身边的朋友,看看那些生活得很美好的女子,是不是都有一颗勇敢的心。这份勇气,不单单是敢于和过去告别,更不会轻易被伤害摧毁,仍然有力量从废墟中站起,去重建新的爱情,只是下一次,她会有经验,懂得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

  一直爱错人的姑娘,会怨怼老天待自己薄情,而最终爱对了人的姑娘,会把当年的是是非非当成经历,以此开阔视野,所以从此,她明心见性,不再轻易走到岔路。

  其次,那些爱对了人的姑娘,足够理性,非常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越长大越难爱上一个人?点赞最高的回答是:因为越来越知道自己究竟爱什么人,也越来越能分辨清楚什么是爱。

  我发现那些总是遇到渣男的姑娘,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拎不清。比如《欢乐颂》里的邱莹莹,她一不懂自己对白渣男到底是不是爱,二来也看不清白渣男十分拙劣的套路。

  这说明两个问题,邱莹莹既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对方。所以关于爱情的价值观,她非常摇摆,通常是别人说什么她就信了,这种姑娘特别容易被渣男的花言巧语所欺骗,最终爱得遍体鳞伤。

  可另有一些姑娘,她知道自己手里有多少筹码,也知道这些筹码能换回什么。所以她认认真真经营好自己,然后拿自己手里的牌,去赌胜算最大的那一局。

  她知道自己的性格比美貌更有优势,所以,她会自动远离那些以貌取人的男性。

  她看重婚姻稳定胜过爱情,那么她会自动筛选更利于婚姻稳定的选项,比如三观相合、门当户对等等。

  她本身做不了相夫教子、任劳任怨的那一种女性,那么她就会选择更懂得包容和尊重的伴侣。

  罗振宇在《奇葩说》里有一句话说:“成年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去做大概率事件。”

  千万不要以为只有职场需要理性,其实爱情同样需要理性,奋不顾身地爱,当然看起来很梦幻,但相信我,如果你想爱对人并拥有所谓的岁月静好,这样大概率的事件就是:请对爱情保持足够理性。

  也许会因此而被人说太世故吧,那又何妨,谁苦谁知道。

  我自己从来就不是那种活得虚无缥缈的人,当年和老冯在一起,除了爱他,很重要的原因是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理性地看到了两个人三观足够相合,性格足够互补。那些年轻时别人嗤之以鼻的关于家庭环境、生活习惯、父母人品的考量,原谅我现实,我都认真思考过。

  好处就是:当年的理性,换来了如今浪漫的婚姻生活。

  那些很多人结婚后才日渐显现的关于三观相悖、兴趣相逆的问题,在我和老冯这里统统因为婚前的那一点理性而避免。

  所以,我们才不会互相怨怼,以致终成怨偶。

  你看,感情和职场有时候异曲同工,只要你有心提升能力又足够努力,完全可以避过一个又一个坑。原谅我说一句很伤人的话:你总遇到渣男,说到底要么是你心甘情愿,要么是你情商太低。

  在年轻的时候,我们不会把爱上一个值得爱的人当回事。那时候,觉得生命在于折腾,爱情在于轰轰烈烈,一切更像青春剧里那一句:“爱对了,是爱情;爱错了,是青春。”

  可终有一天,当你累了倦了,你才会幡然醒悟:那些爱对了人的背后,藏着一个女子怎样的取舍,而取舍,从来和运气无关,和能力有关。

  她要比别人更清醒,才能在爱情中拿回那么一点经验值;她要绕过所有的花团锦簇的表象,用足够强大的灵魂接受爱情里的自私,谅解男女人性中的那一点凉薄,才能学会理性地对待婚姻、感性地享受爱情;她要比别人更勇敢,才能在受伤后,狠心砍断那一点痴念,用更利落的姿态,重新接纳世界。

  所以啊,爱对了人,从来都是一种了不起的才华,那藏着一个女性的坚韧、勇气、果决,所以她才能体面地来、体面地走。

继续阅读:第五章 独立,但不过分标榜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你需要超越的,是属于过去的自己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